双轴承卷线器
    1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2348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1441732.4

    申请日:2017-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56 A01K89/01931 A01K89/05 A01K89/01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轴承卷线器。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防止小齿轮弯曲。本发明的双轴承卷线器(100)具备卷线器主体(2)、小齿轮(63)、第1轴承部件(11)、卷线筒轴(4)、卷线筒(3)以及离合器机构(64)。第1轴承部件(11)支撑小齿轮(63)的第1端部的外周面。卷线筒轴(4)贯通小齿轮内而延伸。离合器机构能够切换为离合器接合状态及离合器分离状态。卷线筒轴(4)具有支撑部。在离合器接合状态下,支撑部(43)支撑小齿轮(63)的第2端部(63b)的内周面。

    双轴承渔线轮
    1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0950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504757.4

    申请日:2014-09-26

    Inventor: 生田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即使卷线时负荷发生变化,也能抑制离合销和卡合部的间歇性接触。离合机构具有:离合销,其沿径向贯穿卷线筒轴;小齿轮,其能够在其与离合销相卡合且能够与卷线筒轴一起转动时的离合器连接位置和其与离合销的卡合被解除时的离合器切断位置间沿轴向移动;第1轴承:其配置在小齿轮的第1支承部的外周面上,将小齿轮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使其能够转动且沿轴向移动;第2轴承:其配置在与第1端部相反一侧的第2端部的外周面上,将小齿轮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使其能够转动且沿轴向移动;间隙调整部:其设置在卷线筒轴的外周面上,在离合器连接状态下,该间隙调整部使得小齿轮内周面和卷线筒轴的外周面的间隙局部较小。

    双轴承绕线轮和双轴承绕线轮的离合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6540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322135.4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和双轴承绕线轮的离合器机构,即使在离合器机构上作用强的载荷,也能够迅速地进行离合器分离操作。离合器机构(13)包括离合器部(20)和小齿轮(32)。小齿轮具有设置于卷筒侧的第一端(32b)且能够与离合器部卡合的卡合部(44a)、和与驱动齿轮(31)啮合的齿轮部(48)。齿轮部具有斜齿,该斜齿使得小齿轮被驱动齿轮朝向卷筒(12)施力。卡合部具有底部(44c)和第一壁部(44d),所述第一壁部从底部朝向第一端相对于卷筒轴(16)向与斜齿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以便在卡合部与离合器部连结而从卷筒向卡合部传递线放出方向的旋转时,利用离合器部对小齿轮向远离卷筒的方向施力。

    双轴承渔线轮
    1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09504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504757.4

    申请日:2014-09-26

    Inventor: 生田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5 A01K89/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即使卷线时负荷发生变化,也能抑制离合销和卡合部的间歇性接触。离合机构具有:离合销,其沿径向贯穿卷线筒轴;小齿轮,其能够在其与离合销相卡合且能够与卷线筒轴一起转动时的离合器连接位置和其与离合销的卡合被解除时的离合器切断位置间沿轴向移动;第1轴承:其配置在小齿轮的第1支承部的外周面上,将小齿轮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使其能够转动且沿轴向移动;第2轴承:其配置在与第1端部相反一侧的第2端部的外周面上,将小齿轮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使其能够转动且沿轴向移动;间隙调整部:其设置在卷线筒轴的外周面上,在离合器连接状态下,该间隙调整部使得小齿轮内周面和卷线筒轴的外周面的间隙局部较小。

    垂钓用绕线轮
    1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265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179738.9

    申请日:2014-04-30

    Inventor: 生田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钓用绕线轮,在垂钓用绕线轮中,防止将手柄臂固定到手柄轴上的螺纹部件松动。该垂钓用绕线轮包括手柄轴(8)、手柄臂(10)、螺母部件(12)和止挡件(24)。手柄轴在前端部具有齿轮部(15)。手柄臂具有与手柄轴卡合的长孔(10c),并能够在沿着长孔的任意位置固定手柄轴。螺母部件具有与手柄轴的外螺纹部(16)旋合的内螺纹部(21c),将手柄臂安装到手柄轴的前端部。止挡件设置于螺母部件,能够获得与手柄轴的齿轮部卡合而禁止螺母部件的向松动方向的旋转的第一姿势、和解除与齿轮部的卡合而允许螺母部件的向松动方向的旋转的第二姿势。

    双轴承绕线轮
    1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579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169903.2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在配置于驱动轴的周围的曳力机构中,能够容易地减弱曳力。双轴承绕线轮(100)的曳力机构(23)对卷筒(12)的向线放出方向的旋转进行制动。曳力机构(23)具有星形曳力装置(36)和摩擦机构(37)。星形曳力装置(36)以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驱动轴(30)的外周面卡合,通过与驱动轴(30)的相对旋转而能够相对于驱动轴(30)沿轴向移动。摩擦机构(37)配置于驱动轴(30),曳力根据星形曳力装置(36)沿轴向的移动量而变化。星形曳力装置(36)通过相对于驱动轴(30)向与手柄(2)的线卷取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旋转,而向曳力增加的方向移动。

    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
    1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3328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10229284.3

    申请日:2010-07-14

    Inventor: 生田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获得操作部件的咔嗒感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卷筒发音机构(8)具有:与卷筒(3)联动地旋转的凹凸部件(60);在与凹凸部件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装配的操作部件(61);摆动自如地装配于操作部件的发音部件(62);对发音部件向凹凸部件的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以及装配于第一盖部件(12a)的长孔(12f)的轴环部件(65)。轴环部件(65)是具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弹性部件制成的部件,该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以两端部的外形沿着长孔的外形的方式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以大致圆形部分在中央部(65c)重叠的方式连通。

    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953329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010229223.7

    申请日:2010-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能够对锁定板和操作捏手顺畅地进行操作。在变速操作机构(7)中,锁定部件(30)的主体部(30a)配置成在其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隙,锁定部件(30)的摆动操作部(30b)设置成:封闭主体部(30a)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摆动操作部(30b)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隙。这里,在锁定部件(30)的主体部(30a)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大间隙,在锁定部件(30)的摆动操作部(30b)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能够进行摆动操作的程度的小间隙。

    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
    1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22976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40153.5

    申请日:2009-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不设置防松构造而将发声部件安装在轮毂部上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杆发声装置(45)是通过绕卷线筒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线轴主体上的卷线筒轴(5)支承用的轮毂部(34)的外周面上的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发声的装置。牵引调节杆绕卷线筒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线轴主体上的卷线筒轴支承用的轮毂部的外周面上。杆发声装置具备发声部件和打击部。发声部件具有越靠卷线筒轴的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和沿着周向形成在锥面上的凹凸部。发声部件在不能旋转且向轴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轮毂部上。打击部安装在牵引调节杆上。打击部弹性地接触在凹凸部上,如果牵引调节杆转动,则反复进行与凹凸部的碰撞。

    两轴承线轴的牵引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22978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140156.9

    申请日:2009-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909 A01K89/0178 A01K89/01931 A01K8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向牵引解除位置的转动操作不易进行,并且使从牵引解除位置的转动操作容易进行的两轴承线轴的牵引调节机构。其具备牵引调节杆、凸轮机构和转动限制部(44)。牵引调节杆绕卷线筒轴在牵引解除位置与最大牵引位置之间转动。凸轮机构具有卷线筒轴方向的高度变化,以将牵引调节杆的转动变换为牵引机构的向卷线筒轴方向的移动的凸轮面(49)。转动限制部设在凸轮面上,具有如果牵引调节杆转动到牵引解除位置的近侧、则限制牵引调节杆的转动的限制突起(44a)。限制突起具有顶点(44b)、从顶点朝向对应于牵引解除位置的第1位置的第1倾斜面(44c)、和从顶点朝向与牵引解除位置相反侧的第2倾斜面(44d),第1倾斜面比第2倾斜面倾斜角度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