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7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01682.X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搜索式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的电气信号测量方法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气参数采样值,并根据电气参数采样值确定电气参数状态变量,以及根据电气参数状态变量确定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基于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通过由卡尔曼强追踪因子更新后的卡曼增益矩阵追踪计算得到电气参数,从而实现电气信号测量。本发明能够克服强追踪因子选取困难问题,可降低试验和调试成本,并便于提高电气参数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2934.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省间省内耦合关系的交易量校核方法及系统,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分析省间交易通道与省间物理联络线的耦合关系;通过梯度提升树预测方法选取阻塞可能性较大的省内输电断面作为计算约束;进行省内输电断面的建模与参数提取,通过灵敏度分析技术,计算不同省间物理联络线的对省内输电断面潮流的分配比例。这一方法使电力系统调度机构能够更准确地估算省间交易通道的最大可用输电容量,以便更好地调整和管理电力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5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847806.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技术,具体涉及考虑风机低穿特性的连锁故障关键线路辨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新能源机组低穿特性和线路可靠性的连锁故障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获取辨识所需的故障链数据;基于状态故障网络计及线路失负荷严重性和线路失负荷不均匀性分别定义了失负荷风险指标和不均匀风险指标;基于电气介数提出考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脆弱结构指标;考虑电网的网络结构和状态转移特性,采用模糊熵权法定义综合风险指标,以衡量线路开断的综合影响。该方法能实现基于新型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数据的关键线路辨识,降低了新能源机组大规模接入后对连锁故障关键线路辨识的难度,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56)对比文件张颖;顾雪平;王涛;刘雨濛;秦晓辉.考虑薄弱成因的电网脆弱线路分类与类别辨识.电测与仪表.2020,(第15期),76-84.岳贤龙;王涛;顾雪平;李凯;张尚;王铁强.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电网脆弱线路辨识.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第15期),24-32.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35947.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多晶硅生产任务时序优化需求响应模型的方法,考虑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工序限制和生产要求,建立多晶硅生产过程模型,通过调整各项任务的启停时间,实现企业购电成本最小。该策略针对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过程,分析工序与物料、设备之间的交互关系,利用状态任务网方法建立考虑多晶硅厂生产过程的经济调度模型,在尽可能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前提下实现错峰、避峰生产,参与电网需求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04152.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电耦合系统态势感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管道气压波动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使用代数表达式体现了管道气压随时间变化规律,生成管道气压序列。然后通过联机算法提取出序列中所有波动幅度大于0.05kPa的子序列,子序列的起始时间、最大值最小值之差即为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可以快速地预测出流量的快速调节将会使管道气压在何时产生多大程度的波动,基于可解析表达式计算出管道气压的波动幅度以波动出现的时刻,为气‑电耦合系统的实时状态感知、安全预警提供支撑。并真实地模拟了天然气管道的流量调节过程,结果曲线能够体现出管道压力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刻及波动幅值,与仿真结果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48809.2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海油新能源二连浩特风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轮储能阵列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风电场功率波动时,飞轮储能阵列应输出的功率;建立飞轮储能阵列的一致性指标;确定飞轮储能阵列中各飞轮单体的运行约束条件和飞轮储能阵列的功率平衡约束条件;基于一致性指标和各飞轮单体的运行约束条件和功率平衡约束条件进行一致性算法迭代运算,直至各飞轮单体的一致性指标达到一致时,根据迭代后达到一致的一致性指标确定各飞轮单体的出力值,以实现飞轮储能阵列的协调控制。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飞轮储能阵列协调控制,还能提高飞轮储能阵列协调控制可靠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1551.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基于MPC的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获取采样间隔的系统输出和系统状态值的测量值;然后在预测时域内预测输出信号,具体是将预测输出作为未知控制信号的函数,将已有输入、控制信号及量测输出作为已知量,根据系统模型在控制时域内进行计算;最后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对控制信号的目标函数进行在线优化;利用最优化过程获得第一个控制信号控制系统,直至获得新的量测值后在下一个采样时刻重复优化过程。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MPC控制相比传统PID控制,可以省去多个PID控制进行耦合和PID系数难以整定的问题,实现在多个约束条件下对于非线性被控对象的最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28521.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31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8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统一网路的电热综合能源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及介质,首先输入热力网络中各节点的热功率,根据统一电路形式的电热系统模型中的热力系统模型,输出各节点热功率,根据获取的热电比,输出所有CHP端口的电功率,根据统一电路形式的电热系统模型中的简化电力系统模型,输出所有节点电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平衡节点裕度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重复输入热力网络中各节点的热功率直至满足条件。本发明将含有多种元件的复杂电网等值为简单电网,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各类分析与控制技术提供方便;将热网系统等值为电路形式,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各模块的建模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36681.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30/0202 , G06Q40/04 , G06Q10/20 , G06Q10/10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能效行业市场化评测方法,在基于公共服务流程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信息采集和能耗基础分析,将分析结果结合能效提升措施应用于客户,包括电能替代措施,综合能源评价和需求相应措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整个能效措施的智能运维阶段,最终和用户进行结算服务并对评测方法进行反馈和评价。既能效公共服务业务之后,市场化服务流程完善和补充了能源评估的手段与方式,提升了能源评估的效果,打开了能源评估的市场,能够挖掘潜在的用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72683.1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3/04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电压‑功率耦合特性模型的在线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设计了面向稳态与暂态控制应用的两种调节特性模型结构;然后,当模型参数需要更新时,利用调压装置对馈线施加时域小幅值、频域宽频谱的电压扰动信号,在线激发馈线负荷的电压‑功率耦合特性,实时获取负荷电压‑功率耦合特性的有效数据;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利用增广最小二乘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本发明将馈线负荷电压‑功率耦合特性从传统的静态负荷拓展到综合负荷,构建了1阶与3阶的馈线负荷电压‑功率耦合特性双模型体系,同时,采用基于广义最小二乘算法的馈线负荷电压‑功率调节特性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馈线负荷电压‑功率调节特性的全面辨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