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流自构参考量的电流方向纵联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3244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653677.4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的种基于电流自构参考量的电流方向纵联保护方法。该保护方法利用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线路两端的零序或负序自身电流经微分计算、反向计算、垂直向量计算等数据综合处理,获取送端、受端方向致的电流参考量,基于测量零序或负序电流与参考量的比较构建新的方向转换判据。进步,线路两端保护根据本侧方向判断结果与利用纵联信道获得对侧的方向判断结果,利用两端方向的向量和的绝对值与阈值比较构成纵联方向保护判据。该保护原理简洁,仅需要零序或负序电流信息,不需要电压信息,避免高阻接地故障以零序电压作为参考量时保护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基于线路两端电流的比较反映为基于线路两端状态量的比较,应用在工程上容易实现。

    隔离开关开合过程中的VFTO建模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4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69451.9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隔离开关开合过程中的VFTO建模分析方法,全面考虑了隔离开关开合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使得仿真电路更接近实际。其电路图元件包含电源u、电源侧线路内阻Ru、电源侧线路电感Lu、电源端口及电源连接线处对地杂散电容Cu1和Cu2、隔离开关DS、隔离开关左右侧对地杂散电容C1和C2、隔离开关到负荷电容之间连线的等效电阻及等效电感RL和LL、负荷电容的电容值、等效电阻及等效电感值C、R、L、电源侧及负荷电容侧的接地电阻r1和r2、隔离开关开合过程中端口之间的电弧电阻及端口电容r(t)和c(t)等。本发明提供的建模分析方法,其建模仿真结果不仅整体波形与实际测试波形相吻合,且暂态衰减过程的波形也与实际测试结果吻合,从而证实了本发明所提供建模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一种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线校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7744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103857.0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线校验系统,包括电压传感单元、信号转换单元、信号传输单元、校验平台,电压传感单元用于在线获取一次电压信号,其输出作为标准信号,经信号转换单元处理后,通过信号传输单元传输给校验平台。本发明一种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线校验系统,采用环形电场传感阵列作为电压传感单元,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获取一次电压信号。电压传感单元无需与一次导线直接相连,而是通过电磁感应的形式获取一次电压信号,因而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也不存在铁磁谐振的问题。

    考虑时延与流量均衡性的广域保护通信迂回通道重构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188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223246.X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时延与流量均衡性的广域保护通信迂回通道重构算法,以电力通信网络中时延最短和流量均衡为最优目标,全面分析信道时延的构成和影响信道时延的各种因素,综合选择影响发送时延的信道带宽倒数、影响传输时延的信道长度和影响排队时延的信道利用率三个因素加权作为选择最优信道的权重指标,并将该权重指标用于改进的Dijkstra算法中选择最优迂回通信通道。以时延重权指标在可用的预迂回路径表下构建路径总权重,并以总权重最小作为改进Dijkstra算法寻优目标,执行改进Dijkstra算法,实现所选最优路径时延最短且各个链路流量较为均衡的重构选择。该方法重在电力系统通信光纤中断时基于剩余完好网络快速构建一条迂回通信通道以保证广域网通信业务正常进行。

    一种基于横向测量比较阻抗原理的广域保护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766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410674772.3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横向测量比较阻抗原理的广域保护算法,利用节点母线处安装的保护终端设备IED实时采集母线电压以及节点所有相连线路的差电流分别计算各支路横向测量阻抗,当系统不同短路点发生故障时,其横向测量阻抗虚部大小和阻抗相角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本专利以此特征差异作为横向测量比较阻抗保护判据,IED通过各支路保护判据将广域通信的阻抗值转化为保护方向逻辑量。广域保护决策中心将获取区域内所有节点的方向逻辑量构建1×n阶一维行向量矩阵,并根据矩阵的行列式比较一次判断故障区域,并通过广域通信发送给区域内的IED,获取信息的IED结合各支路横向阻抗判据动作结果实现二次判断故障线路。本发明能够大幅降低广域保护对通信量的约束。

    一种微弱电流信号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4176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42204.2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2506 G01R15/181

    Abstract: 一种微弱电流信号监测系统,包括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积分器、电光转换器、光纤、光电转换器、分析平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直接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信号采集,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采用积分器对其进行积分还原,积分后的数据输出经过电光转换器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利用光纤传输至低压端电路中,低压端电路中的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传输给分析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平台用于对被监测电流进行参数计算、趋势预测、数据存储、波形显示,并采用EMD‑HHT时频分析方法提取信号的特征,实现各分量的准确提取。本发明一种微弱电流信号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测量范围广,小电流时可测量毫安级,大电流时可测量百安级电流,精度高,应用广泛。

    一种基于多测量信息的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36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66855.5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测量信息的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各变电站测量单元通过对接收到的故障初始波头进行相模变换解耦得到零模和线模分量,结合训练过的神经网络求得零模波速,针对零模和线模分量到达同一测量单元的时间不同初步估算故障距离。行波定位主站综合每个测量单元估算的故障距离,确立疑似故障线路集合,结合实时网络拓扑结构和故障行波特征定位故障线路。选取距离故障线路最近的未故障线路,计算实时的线模波速;进一步根据双端或扩展双端测距法,精确计算故障点距离。本发明一种基于多测量信息的行波故障定位方法,使用多点数据进行故障测距,有效避免单个装置故障导致测距失败的情况,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一种高精度数字量输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51581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10269085.8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数字量输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高压侧传感单元、低压侧采集传输单元、高压壳体,高压侧传感单元包括两个空心线圈传感器,两个空心线圈传感器位于接地的屏蔽罩中,两个空心线圈传感器通过屏蔽电缆与位于底座中的低压侧采集传输单元连接。本发明一种高精度数字量输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传感单元采用两个空心线圈传感器测量一次导线中的电流,利用两个线圈的综合输出作为互感器最终的输出,有利于降低共模干扰,提高互感器测量的准确度。同时,利用两空心线圈传感器之间的输出差异判断互感器的运行状态,实现了互感器准确度的自诊断,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一种可带电安装与拆卸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5939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37002.3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带电安装与拆卸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开合式传感头、玻璃钢支柱、底座。所述开合式传感头由两个半环构成,每一个半环包括内环、外环两部分,内环为空心线圈,在测量时与一次导线直接连接,外环为金属屏蔽装置,提高空心线圈的抗干扰性能。每一个半环均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结构,将两个半环闭合,合上固定片,即构成一个开合式传感头。本发明一种可带电安装与拆卸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该互感器具有安装与拆卸便捷的特点,在检修或者定期保养时,无需线路停电即可进行带电作业,相对于目前常用互感器的安装拆卸以及校验流程,所需要的操作工序要简化的多。

    一种新型高效率电脑键盘
    1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1703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81207.7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高效率电脑键盘,包括主键盘区、字符键、功能键、控制键,主键盘区的上排10个位置布置的字符按键,从左往右分别为:“K”键、“Q”键、“X”键、“G”键、“D”键、“J”键、“M”键、“O”键、“R”键、“L”键;主键盘区的中间排的10位置布置的字符按键,从左往右分别为:“I”键、“W”键、“N”键、“S”键、“E”键、“T”键、“A”键、“Z”键、“U”键、“H”键;主键盘区的下排的10位置布置的字符按键,从左往右分别为:“P”键、“B”键、“F”键、“V”键、“C”键、“Y”键、“,”键、“.”键、“;”键、“/”键。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率电脑键盘,有着左右手负荷均衡、中间排的负荷大、两手顺序交替的频率高、相同手指的频率低的优点,明显改善了现有电脑键盘的操作速度和舒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