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3088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157519.2
申请日:2010-04-28
IPC: C07D311/32 , C07D3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高效诱导的方法,利用水解酶作为诱导子高效提取落叶松加工剩余物中紫杉叶素的方法。以废弃的落叶松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加入水解酶,在一定温度和pH的条件下,诱导一定时间,固形物经过负压空化提取。通过以上酶诱导提取方法,可将废弃的落叶松加工剩余物中紫杉叶素的含量提高60.65%。此外,本发明所用原料为废弃的落叶松木屑,既做到了不破坏生态资源,又能充分地利用废弃物高效提取得到具有多种用途的活性物质紫杉叶素。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绿色环保,适于工业应用,对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991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710144535.6
申请日:200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简便安全经济高效地从木豆枝叶中提取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木豆新鲜或干燥枝叶为原料,采用匀浆萃取技术、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超声波振荡絮凝技术、负压空化混悬液液萃取技术、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技术、ODS-C18反相中压硅胶柱层析技术以及低温析晶和重结晶技术相结合,得到纯度均达到90%以上的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其提取率分别为0.17%和0.13%以上。本发明所用原料为在农业生产中大都被废弃的新鲜或者干燥木豆枝叶,既不破坏植物生态平衡、不影响农业生产,又能得到高纯度的木豆功能性成分。而且该方法经提取、初步除杂及再纯化,简单易行,目标化合物损失少。适用于工业应用,对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054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10071468.9
申请日:2009-03-03
IPC: C07D311/16 , A61K31/37 , A61P9/00 , A61P17/18 , A61P17/16 , A61P39/06 , A61P25/28 , A61P9/10 , A61P9/12 , A61P7/02 , A61Q17/04 , A61Q19/08 , A23L1/30 , A61K36/48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木豆叶中提取分离新的香豆素类活性成分-木豆内酯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见图1。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以农业废弃物木豆叶为原料,经溶剂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并分散于水中,采用超声波振荡絮凝技术、气泡柱式萃取技术以及正相硅胶中压柱层析分离技术,再结合低温析晶和重结晶技术得到所述成分,其纯度达95%以上。该化学成分经DPPH模型、β-胡萝卜素-亚油酸模型,组织中SOD酶模型及体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模型和对苯肾上腺素诱导主动脉收缩模型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及对心血管疾病作用。结果显示该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内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同时,本发明中木豆内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短周期内即可获得高纯度、高收率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适用于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可进一步研制开发为新型抗氧化剂,用作药物、食品以及化妆品添加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654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072218.7
申请日:2009-06-09
IPC: A61K36/48 , A61K31/192 , A61P35/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从木豆叶超临界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木豆芪酸,包括木豆芪酸Ⅰ-Ⅵ,在抗肿瘤方面的新用途。木豆芪酸加入不同的赋形剂后可加工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木豆叶中超临界提取物及木豆芪酸,包括木豆芪酸Ⅰ-Ⅵ,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木豆资源丰富,采集方便,提取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88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57503.1
申请日:2010-04-28
IPC: C07D311/32 , C07D3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树脂富集、硅胶柱层析,对落叶松加工剩余物粗提物中的紫杉叶素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以落叶松加工后剩余物的粗提物为原料,利用AB-8树脂对其中的活性成分紫杉叶素进行特异性富集,再将富集后的粗产品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进行纯化,最后获得了纯度为94.35%的紫杉叶素,收率为72.46%。本发明对落叶松中重要活性成分紫杉叶素进行高效分离纯化,对森林剩余物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应用,对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71468.9
申请日:2009-03-03
IPC: C07D311/16 , A61K31/37 , A61P9/00 , A61P17/18 , A61P17/16 , A61P39/06 , A61P25/28 , A61P9/10 , A61P9/12 , A61P7/02 , A61Q17/04 , A61Q19/08 , A23L1/30 , A61K36/48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木豆叶中提取分离新的香豆素类活性成分—木豆内酯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见图1。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以农业废弃物木豆叶为原料,经溶剂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并分散于水中,采用超声波振荡絮凝技术、气泡柱式萃取技术以及正相硅胶中压柱层析分离技术,再结合低温析晶和重结晶技术得到所述成分,其纯度达95%以上。该化学成分经DPPH模型、β-胡萝卜素-亚油酸模型,组织中SOD酶模型及体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模型和对苯肾上腺素诱导主动脉收缩模型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及对心血管疾病作用。结果显示该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内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同时,本发明中木豆内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短周期内即可获得高纯度、高收率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适用于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可进一步研制开发为新型抗氧化剂,用作药物、食品以及化妆品添加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384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44533.7
申请日:2007-11-01
IPC: C12P17/02 , C07D3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鲜磨匀浆方法,利用酶、紫外照射、以及氧作为诱导子高效生产红豆杉枝叶中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巴卡亭III、三尖杉宁碱及紫杉醇的方法。以红豆杉新鲜枝叶为原料,进行鲜磨匀浆后加入酶,通入氧气,然后在紫外线下照射,固形物经过80%乙醇超声提取。通过以上生物诱导方法,可将红豆杉枝叶中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巴卡亭III、三尖杉宁碱及紫杉醇的含量平均分别提高超过了17%,23%,74%,23%。本发明所用原料为可再生的红豆杉新鲜枝叶,既做到了不破坏生态资源,又能高效提取得到红豆杉有效成分及其生物半合成前体物质。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应用,对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299704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03132444.4
申请日:2003-06-18
Abstract: 一种体表防护涂膜剂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本配方的成分为吐温(吐温80)2-10%、杜香油0.5-5%、松针油0.2-6%、甘油0.3-5%、乳酸0.6-5%、无水乙醇2-10%、甲壳素2-8%、乳酸溶液60-90%。制备工艺在常温下进行,不需加热和保温,工艺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耗少,安全可靠,加工成本低。体表防护涂膜剂是将从植物挥发油中筛选出的具有抑杀(SARS)病毒及禽冠状病毒(IBV)并具广谱杀菌功效的活性成分(杜香油、松针油)混溶于甲壳素中制成的中药涂膜剂,能够有效阻止(SARS)病毒直接感染暴露部位体表,弹性强、无毒、无刺激性,且能对体表进行涂膜的轻便、透明生物材料。为医护人员和广大群众提供一种新型自身防护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799335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127355.8
申请日:2005-12-19
IPC: A01H3/04 , C12N5/04 , C07D519/04 , C07D471/18 , C07D471/16
Abstract: 一种提高长春花中长春碱含量的方法,它是将鲜长春花去除杂质后加入培养液和诱导剂进行鲜磨匀浆培养,培养24-60h后,经HPLC检测培养液及固体物料中长春花长春碱的含量提高了45-70%,同时,长春新碱含量也有提高。该方法生产周期短方法,易操作,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724492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10172.8
申请日:2005-07-12
Abstract: 一种从烟草中提取茄尼醇的方法,它是采用含水率50%以下的霉烟、碎杂烟末或采摘剩余烟叶,不经任何干燥过程处理用含醇溶剂回流提取,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加入烃溶剂和碱作皂化反应,反应结束分离出烃溶剂相,再分别用水和80%乙醇洗涤烃溶剂相,萃取后的烃溶剂相浓缩得到产品。本操作工艺的主要特点为原料不需干燥直接使用,能耗少,皂化和萃取同时完成,生产成本低,得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