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纱的连续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34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23463.4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闫涛 潘志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芯纱的连续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方法为:在芯纱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围绕自身中心轴转动的过程中,将低张力主动输送的外层纱与芯纱联结,通过芯纱的转动带动外层纱包缠在芯纱表面制得包芯纱,低张力为1~40cN;装置包括传动装置d1、传动装置d2和传动装置d3以及沿芯纱直线运行方向依次排列的安装轴a1、张力装置b1、固纱环c1、固纱环c2、张力装置b2、安装轴a2以及位于芯纱直线运行方向一侧、由近及远排列的张力装置b3和安装轴a3。本发明的一种包芯纱的连续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结构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低强力纱线不能作为外层纱包覆的问题,实现了低强力纱线作为外层纱对于芯纱的包覆。

    基于碳纳米纤维纱织物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009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144355.6

    申请日:2018-02-12

    Inventor: 闫涛 潘志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16 D03D13/00 D03D15/00 D06C7/04 D10B23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纱织物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首先将聚合物溶液或液态聚合物均匀铺展后干燥得到基体薄膜;再把碳纳米纤维纱织物与引出电极连接,用聚合物溶液或液态聚合物浸润后,置于基体薄膜上且干燥处理;在碳纳米纤维纱织物的表面涂抹一次聚合物溶液或液态聚合物,干燥得基于碳纳米纤维纱织物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最终产品包括:碳纳米纤维纱织物、两个与碳纳米纤维纱织物连通的引出电极和覆盖碳纳米纤维纱织物上、下表面的聚合物薄膜;其在伸长率从0到5~12%之间进行循环拉伸时敏感系数为30~200;其在伸长率9%以下进行拉伸时其线性相关系数≥0.99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束的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93376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178328.2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志娟 田龙 李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束的静电纺丝装置,装置中多喷头纺丝板上配置了辅助电极,由于辅助电极的存在,减小了各喷头间的电场干扰,使得多喷电场分布变均匀,从而使所纺纳米纤维束的定向度提高了约25%,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并且所纺纳米纤维束的线密度随喷丝头数的增加而增加,断裂强力也随之增强。此装置制备的纳米纤维束可直接用于纺织加工。其优良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在超轻薄型纺织品、智能纺织品,传感器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调温型绢丝混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806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259369.4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绢丝/Outlast混纺织物以及其制备方法,将Outlast短纤维以20%~60%混纺干重比与绢丝纤维混纺制成线密度为83.3dtex和166.7dtex的绢丝/Outlast混纺纱单纱,再将两根单纱并合加捻得到166.7dtex和333.4dtex绢丝/Outlast混纺纱股线;采用所述的绢丝/Outlast混纺纱股线作经纱和纬纱,配置经纱密度为300~600根/10cm,纬纱密度为120~300根/10cm,配置织物组织为2枚~4枚,制成织物坯布,再经精练、四道水洗和烘干定型制成织物成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织物在20℃~40℃的升温速率和20℃~10℃的降温速率明显低于纯绢丝织物,具有良好调温功能,使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不易感到热,在低温环境下不易感到冷。同时,该类织物还具有吸湿性好、透气透湿性好、柔软舒适等优点,是一种功能性绢纺织物。

    一种组合式提花机目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717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86370.8

    申请日:2016-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C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提花机目板装置,涉及到用于电子大提花机的组合式装造组件——目板装置,装置包括采用特种工程塑料制成的基板及与基板连接的托板,在所述的基板上设置目板通丝孔,在所述的托板上设置带有弧度的立柱状十字槽,所述的立柱状十字槽高度、外径与所述的基板上目板通丝孔的高度、内径一一对应,确保精准叠加组合及方便拆卸。本装置适用于多种门幅及多品种织物大提花织造要求;可提高目板穿通丝数的2-4倍密度,装置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成本低,可降低提花织机的生产成本;运行稳定、拆装方便,能做到快速更换品种,提高生产效率。

    应变传感性纳米纤维纱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6330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426131.1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变传感性纳米纤维纱,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直径在100~1000nm的纳米级聚合物纤维构成,纤维内部定向排列有SWNTs,并构成导电网络,纳米级聚合物纤维的电阻随其应变而变化,电阻变化率与应变之间呈线性关系,所述SWNTs为单壁碳纳米管。本发明纤维纱中由于SWNTs的添加,提高了此类复合纳米纤维纱的电学性能,且随着SWNTs质量百分数的增大,复合纳米纤维的电导率提高,其阈值为0.7~1wt%。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纤维纱的制备方法,其简便、经济、有效地通过浴液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纳米纤维,并将沉积在负极浴液表面的纳米纤维经热烘干后卷绕在收集辊上,该方法可提高纤维纱的力学和电学性能。

    一种改性丙纶无纺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65929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87546.8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丙纶无纺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丙纶无纺布浸渍于含有接枝单体、交联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光敏剂的接枝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接枝聚合,得到一种改性的丙纶无纺布,可作为过滤材料广泛应用于对染料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含无机阴离子酸根的化工废水等进行吸附分离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丙纶无纺布,具有力学强度高、水通量大、饱和吸附量大的特点,同时,吸附后的过滤材料经在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乙醇溶剂解吸液中进行再生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一种芳纶1313/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7152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0214.9

    申请日:2012-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志娟 何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纶1313/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获得接枝上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多壁碳纳米管;采用超声波处理将接枝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到溶剂中,获得含有多壁碳纳米管的溶液;获得含卤化物的溶解体系,将芳纶1313纤维加入到溶解体系中,搅拌溶解获得含有芳纶1313纤维的溶液;将两种溶液混合,获得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获得纤维呈定向排列的纳米纤维毡;采用热拉伸处理,获得强化后的纳米纤维毡。本发明获得了芳纶1313/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纤维,提高了芳纶1313的取向度,提高了纤维毡的拉伸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

    一种复合型纳米级蚕丝纤维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7435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610038179.5

    申请日:2006-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纳米级蚕丝纤维制品,是由纳米级蚕丝丝素/尼龙6复合纤维构成的无纺织物,复合纤维直径50-300纳米,蚕丝丝素与尼龙6的重量比在9∶1到1∶9之间。其制备方法,先制备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获得无纺织物,再进行后处理,其中,所述纺丝液的制备包括,(1)制备丝素溶液,干燥成膜;将获得的丝素膜溶解于甲酸中,得到再生丝素溶液;(2)将尼龙6切片溶解于甲酸中,得到尼龙6溶液;(3)将(1)和(2)获得的溶液均匀混合,获得所需纺丝液。本发明通过复合的方法和产品的后处理改善了纤维的微观结构,获得的制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能,保证实际使用中对产品的性能和形态稳定性的要求,可用作生物医用材料、防护材料和过滤材料等。

    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1437C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510038320.7

    申请日:2005-0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志娟 许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蜘蛛包卵丝或牵引丝溶解于六氟异丙醇中,室温下放置5小时以上,经过滤获得再生蜘蛛丝溶液,溶液浓度为重量百分比1.0%-4.5%;(2)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对步骤(1)获得的纺丝溶液进行纺丝处理,采用导电性金属网作为接收屏,电压为7-20千伏,喷丝口到接收屏的距离为8-20厘米,温度为20-30℃,经纺制获得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的无纺织物;(3)用甲醇或丙酮对获得的无纺织物进行后处理,处理时间为0.5-1.5小时,获得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纤维。本发明可以采用比较容易得到的蜘蛛包卵丝为原料,获得的产品结构和颜色稳定、力学性能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