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的连续静电纺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7809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20792.9

    申请日:2007-04-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的连续静电纺丝方法,将共聚物粒子溶解在甲酸中,制得质量百分比10~25%的纺丝液,用平平加O制备浴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纺丝液射流在高压静电场力的作用下,经过失稳鞭动以及多级分裂而形成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纤维,使纤维集束于表面活性剂浴液中,纤维中的残留溶剂在其中扩散,集束后的纤维经卷绕成形获得初纺纱,再经过加热和二次拉伸,即获得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本发明制备得到了由直径为数百纳米的纤维构成的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并且纺丝过程中可以达到连续12小时以上无断头,同时,解决了一般的静电纺丝方法难以通过素材的二次拉伸热定型加工有效地改善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问题。

    一种复合型纳米级蚕丝纤维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7435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38179.5

    申请日:2006-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纳米级蚕丝纤维制品,是由纳米级蚕丝丝素/尼龙6复合纤维构成的无纺织物,复合纤维直径50-300纳米,蚕丝丝素与尼龙6的重量比在9∶1到1∶9之间。其制备方法,先制备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获得无纺织物,再进行后处理,其中,所述纺丝液的制备包括,(1)制备丝素溶液,干燥成膜;将获得的丝素膜溶解于甲酸中,得到再生丝素溶液;(2)将尼龙6切片溶解于甲酸中,得到尼龙6溶液;(3)将(1)和(2)获得的溶液均匀混合,获得所需纺丝液。本发明通过复合的方法和产品的后处理改善了纤维的微观结构,获得的制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能,保证实际使用中对产品的性能和形态稳定性的要求,可用作生物医用材料、防护材料和过滤材料等。

    可再生回收型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6135C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510038319.4

    申请日:2005-0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志娟 徐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回收型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织物,是由纳米级聚乙烯醇纤维构成的无纺织物,纤维直径为50-400纳米,纤维结晶度为20%-50%,其制备方法其是,先将聚乙烯醇微粒溶解于70-80℃的水中,搅拌使之溶解,获得浓度为6%-12%的无色透明聚乙烯醇水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纺制所述溶液,电压6-20千伏,喷丝口到接收屏的距离为10-20厘米,温度为20-30℃,获得聚乙烯醇纳米纤维无纺织物。本发明获得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吸附、阻挡和清洁能力,并完全具有作为吸附、防护或清洁材料所需要的机械性能,且很容易被再生回收利用,为可反复再生循环使用的生态环境材料。

    一种逆水浴循环静电纺丝接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35469U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20039199.8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汪一奇 潘志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水浴循环静电纺丝接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纳米纤维束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纱口,以使纳米纤维经所述导纱口导出,所述接收槽的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浴液进口和浴液出口,以使浴液自所述浴液进口向浴液出口流动,所述纳米纤维的导出方向与所述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至少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可实现快拆、制取的纳米纤维束取向度高、力学性能好。

    一种制备取向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接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7720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309154.X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陈子阳 潘志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取向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接收装置,包括安装架、传动装置及接收装置,传动装置固定在安装架上,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变频器,传动装置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电机的一侧伸出有传动轴,接收装置包括转轴、聚酯套筒和滚筒,转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转轴的中心线与传动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转轴的直径小于传动轴的直径,聚酯套筒和滚筒套设在转轴上,聚酯套筒设置在传动轴与滚筒之间,滚筒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棱柱。通过拆卸卡盘可自由更换不同形态和尺寸的滚筒,收集到不同取向排列程度和宽度的纳米纤维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可切换透光状态的智能窗户

    公开(公告)号:CN209429940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1925170.0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切换透光状态的智能窗户,智能窗户包括透明基板组件、设于透明基板组件上的调节层,透明基板组件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形成有容纳空腔,调节层包括设于容纳空腔内的水凝胶层,水凝胶层具有能够透光的第一使用状态和不能够透光的第二使用状态,智能窗户还包括用于将水凝胶层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或第二使用状态的切换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窗户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且其透光与否的切换完全可以由人为通过切换机构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窗户的透光状态的切换局限较大、不能自由控制的情况,大大提高智能窗户的实用性及适用范围,适于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束的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976994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216580.3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志娟 田龙 李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束的静电纺丝装置,装置中多喷头纺丝板上配置了辅助电极,由于辅助电极的存在,减小了各喷头间的电场干扰,使得多喷电场分布变均匀,从而使所纺纳米纤维束的定向度提高了约25%,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并且所纺纳米纤维束的线密度随喷丝头数的增加而增加,断裂强力也随之增强。此装置制备的纳米纤维束可直接用于纺织加工。其优良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在超轻薄型纺织品、智能纺织品,传感器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新型多功能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机

    公开(公告)号:CN203904512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149253.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机,包括高压发生装置,纺丝装置,支架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并用于放置所述纺丝装置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式接收装置组,以及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正下方的接收装置固定板,所述可拆卸式接收装置组包括可拆卸式浴液盘和可拆卸式接收滚筒,且所述可拆卸式浴液盘和所述可拆卸式接收滚筒以择一方式固定于所述接收装置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既可以纺制连续卷绕的纳米纤维纱,也可以纺制纳米纤维膜,适用范围广。

    一种包芯纱的连续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27139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1437508.8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闫涛 潘志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芯纱的连续制备装置,包括3个传动装置以及沿芯纱直线运行方向依次排列的安装轴a1、张力装置b1、固纱环c1、固纱环c2、张力装置b2、安装轴a2以及位于芯纱直线运行方向一侧、由近及远排列的张力装置b3和安装轴a3,安装轴用于安装纱筒,传动装置用于带动纱筒绕自身中心轴转动,安装轴a1和安装轴a2分别与驱动其绕轴β和轴ε转动的驱动装置e1和驱动装置e2连接,轴β和轴ε平行于水平面同时分别与安装轴a1和安装轴a2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芯纱的连续制备装置,结构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低强力纱线不能作为外层纱包覆的问题,实现了低强力纱线作为外层纱对于芯纱的包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
    1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905851Y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20039707.4

    申请日:2006-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主要由高压供电装置、纺丝液储存罐、接收装置、和至少一组纺丝组件组成,所述纺丝液储存罐通过泵及管路与纺丝组件中的纺丝管连通,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竖直布置在运动机构上的圆筒和环绕设于圆筒外周的金属接收网,运动机构具有转轴平行于Z轴设置的旋转自由度,及沿Z轴方向的平移自由度;每组纺丝组件由纺丝组件架及固定其上的至少2个纺丝管组成,纺丝管内设有导电电极,纺丝管的喷口与金属接收网的距离为5~25厘米;相邻纺丝管喷口之间,设置有隔离电极。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获得的产品的均匀性,避免相邻纺丝管之间的电场干扰,防止了纺丝过程的不稳定、纤维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