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5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173215.4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快速测算液体折射率的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双芯光纤与毛细管光纤通过光纤粘合剂垂直组合在一起,激光通过双芯光纤的一个纤芯后,光场在双芯光纤的末端经过光纤粘合剂后直接耦合到毛细管光纤内,在其毛细管壁内发生全反射形成倏逝波,最终回到双芯光纤对称的另一纤芯内,由于倏逝波对外界折射率变化敏感,从而达到精确测算样本液体的折射率的目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快速测算液体折射率的方法具有样本液体需求量小、损耗低、构造简单、器件体积小、灵敏度高、易于集成和低成本制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15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213370.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致热效应的微液滴操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测液体滴在载玻片上并放置在微操作平台上;S2、将连接有激光器的光纤探头利用微操作平台水平放置在待测液体内;S3、光纤探头在待测液体中形成光纤光场,并形成加热区域;S4、加热区域吸收能量出现大量蒸汽,热蒸汽流上升遇冷空气凝成微液滴,在伯努利效应的作用下微液滴被悬浮捕获;S5、移动光纤探头,加热区域发生改变,在伯努利效应的作用下实现微液滴的移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致热效应的微液滴操控方法,应用光致热效应和伯努利效应,在光纤光场的照射下,可以实现微液滴的悬浮捕获和操控,具有定点、可控的优势,还具有简单灵活、便于操作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2873.5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R33/032 , G01R33/24 , G01R33/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集成金刚石NV色心的磁场传感器包括激光器光源、磁场光纤传感机构、偏置永磁铁、微波波导机构、第一数据处理机构以及第二数据处理机构;激光器光源通过第一尾纤和环形器与磁场光纤传感机构的一侧相连接,激发磁场光纤传感机构发出荧光,环形器与第一数据处理机构相连接,磁场光纤传感机构的另一侧与第二数据处理机构相连接,荧光分别以耦合的方式进入第一数据处理机构和第二数据处理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2720.7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测量液体折射率传感器及测量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双芯光纤与毛细管光纤直接接触,双芯光纤的末端打磨成多个满足全反射定律的斜面,激光通过双芯光纤的斜面发生多次全反射,其产生的强倏逝波在双芯光纤的末端耦合到毛细管光纤内形成回音壁模式,对外界折射率变化敏感,达到精确测算样本液体的折射率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及测量方法,具有液体样本需求量小,可内外层检测,损耗低,器件体积小,灵敏度高,可在线测量,易集成和低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67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62402.2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液滴的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制备的微液滴的数量、大小以及到液面距离调整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将激光器与光纤的一端进行连接,并将与光纤另一端连接的光纤探头插入样品液体内部,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光纤探头传输到样品液体,发生光热效应‑向样品液体顶部表面两侧分别吹冷空气流和热蒸气流‑直至形成光源加热区‑样品液体温度逐渐升高,样品液体发生液气相变形成蒸气,蒸气遇到低于饱和温度时发生冷凝,形成微液滴。本发明采用上述微液滴的产生方法,实现了在样品液面之上生成悬浮、可调控大小、数量及位置的微液滴,且具有结构简单、对环境要求小、易于实施、抗干扰能力强、制备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197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12480.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245 , B29C64/264 , B29C64/393 , B29C64/268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微纳结构3D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方法,包括:光纤微透镜、光纤、运动平台、光纤耦合器、光纤环形器、可见光源、光电探测器、飞秒激光光源、模式选择模块、光隔离器、支撑结构、光敏聚合物容器池和控制器。本发明利用光纤微透镜替代传统空间物镜实现激光聚焦与结构微型化;光纤输出光场受模式可控,实现高精度与高效率打印;使用光纤进行3D打印加工更加灵活,实现多维度加工,高自由度微纳尺度打印。该系统和方法实现了高精度、跨尺度三维微纳结构的高效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5090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62366.X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类贝塞尔光束生成器件,包括单模光纤和与所述单模光纤同轴熔接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内填充有折射率对温度高度敏感的透明材料,填充有所述透明材料的所述毛细管的横截面具有低‑高‑低的折射率分布。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温控类贝塞尔光束生成器件,单模光纤的基模耦合到毛细管中,在毛细管中激励起零阶径向模式,输出类贝塞尔光束,透明材料在温度控制下折射率改变,影响毛细管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可以控制输出的类贝塞尔光束,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50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546165.9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聚合材料的光纤光栅制作方法,传输光纤的纤芯中传输的激光基模光束入射到空芯光纤的空气孔纤芯中产生模式间的干涉耦合,激发高阶模式光束,光场功率沿光纤轴向周期性变化,高功率激光固化填充在空气孔空芯内的光聚合材料,形成周期性固态的光聚合材料,固态的聚合材料与液态的聚合材料的折射率不同,使空芯光纤的空气孔纤芯折射率发生周期性改变,得到光纤光栅。本发明制作的光纤光栅可用于温度传感、折射率传感、压力传感等,该制作方法具有操作流程简单、制作周期短、重复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370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98433.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束整形的阶梯透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激光整形领域,阶梯透镜结构包括:光纤纤芯和光聚合胶结构,其中光纤纤芯的端面与光聚合胶结构连接;光纤纤芯的端面,用于获取光聚合胶结构;光聚合胶结构,用于调制光纤纤芯传输的光束,出射整形光束,光聚合胶结构采用多段阶梯结构。阶梯透镜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光聚合胶结构生长的光纤基底;基于运动装置,将光纤基底蘸取光聚合胶,得到光纤基底胶滴;获取光纤传输的激光光源;基于激光光源,将光纤基底胶滴进行聚合固化,得到光聚合胶结构,光聚合胶结构采用多段阶梯结构。本发明通过阶梯透镜结构能够实现光束整形,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0683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958557.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光致微马达,包括光纤光源1、光开关2、控制系统3、多芯光纤耦合器4、多芯光纤5、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液体基质7。在多芯光纤5的中心纤芯和某个径向纤芯出射光场的作用下,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受到Δα型光泳力的作用而被稳定地捕获在两束光之间。随着激光在径向纤芯中依次交替输入,在多芯光纤5的出射端引入环形分布、顺序出现的高斯光场,该光场在光纤附近的液体基质7中产生温度场,进而产生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在液体基质7中的转矩,实现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的旋转,通过控制系统3实现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的实时控制与调节。本发明转化效率高、响应时间短、制备简单,能应用于生物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