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仓库
    1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21320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21878308.0

    申请日:2019-11-02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立体仓库,其厂房内包括厂房立柱、设备、顶部输送车、物品、立体仓库和轨道,设备和立体仓库均位于轨道的下方,顶部输送车包括行走装置和车体,车体包括车架、立柱、空腔、升降起重装置和取放装置,开口朝下的空腔是车架内的底部空间,立柱位于车架的四个角部,行走装置位于立柱的底部,升降起重装置固定在车架上,取放装置安装在升降起重装置的底部,通过升降起重装置实现取放装置的升降运行;立体仓库包括立体货架、巷道、堆垛机和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利用输送车增加顶层出入库的通道,通过在立体货架内设有输送装置直接出入库,使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更通畅,高效;实现物品从仓库直接输送至设备处,减少转运环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U型泊位的集装箱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208265646U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21230725.5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用于U型泊位的集装箱起重机,其集装箱起重机1包括集装箱2的输送小车3、输送小车3运行的轨道4、大车5、大车5运行的轨道6、U型泊位7和U型泊位7上的构件8;底边7X的长度大于集装箱船9的宽度,U型泊位7的竖边7Y的长度大于船9的长度,船9上的集装箱2长度方向平行于船9的长度方向,行走装置3‑1位于框架3‑3的下部,吊具及起重装置3‑2位于框架3‑3的上部,框架3‑3是底部开口的空腔,吊具及起重装置3‑2的吊具装置3‑2‑1将框架3‑3下方的集装箱2吊挂至框架3‑3的空腔内。优点:船9靠泊在U型泊位7内,不需要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利用大车5上的输送小车3把集装箱2吊至框架3‑3的空腔内,在空中轨道上运行,可实现全覆盖物流输送,容易实现自动化作业,效率高。

    一种装配式地下建筑接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727624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0316307.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装配式地下建筑接口结构,其装配式地下建筑接口1采用凹凸型嵌入式结构,接口1由凸台1-1和凹槽1-2组成,凸台1-1的最大厚度处的厚度大于凸台1-1尾端与墙2连接处的厚度t,凹槽1-2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凸台1-1最大厚度处的厚度但大于凸台1-1尾端与墙2连接处的厚度t,凸部1-1嵌入凹部1-2的槽内;墙2的底部和侧面设有运行链刀4的轨道5,施工时轨道5上装有链刀4,链刀4工作时仅挖掘墙2底部的岩土,由下向上运行的链刀4将墙2底部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墙2和底部链刀4同时向下运行。优点:接口是凹凸型嵌入式的结构,接口稳定可靠,密封防水;墙和桩自身带有挖掘其底部岩土的链刀,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分块或者整体下降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物流装置
    1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26188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230659.1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输送装置,其物流装置1包括运载小车2、运载小车2运行的空中轨道3、载物小车4、载物小车4运行的轨道5和立柱构件6;运载小车4在区域7内运行,区域7包括区域7X或区域7Y;载物小车4在区域7内运行,包括行走装置4-1、起重装置4-2和框架4-3,行走装置4-1位于框架4-3的下部,起重装置4-2位于框架4-3的上部,框架4-3是底部开口的空腔,起重装置4-3的吊钩装置4-3-1将框架4-3下方的物品吊至框架4-3的空腔内,物品的底面高于轨道5的上平面,载物小车4通过轨道5在不同的运载小车2间进行转换。优点:自带动力的载物小车把工件吊至框架4的空腔内在空中轨道上运行,可以自动取放工件,若干载物小车利用运载小车的轨道和固定立柱的轨道实现X、Y方向的行走,可实现全覆盖物流输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岸边基础的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419515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0267249.8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用于岸边基础的施工装置,其基础1的施工装置2包括施工船3、连接机架4、岸上辅助支撑装置5、起重装置6和基础施工装置7,岸边基础1是底部带有挖掘刀的螺旋筒形基础1A或施工时底部带有链刀的基础1B,挖掘刀仅挖掘螺旋筒形基础1A底部环状面积内的岩土,链刀仅挖掘基础1B底部的岩土;连接机架4的一端支撑在施工船3上,另一端支撑在装置5上,连接机架4上安装有起重装置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基础施工装置的全部组成部分在施工船内,整体在水上移动,方便快捷;不需要构筑围堰,施工简单;基础分段或整体预制在现场分段或整体下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一种用于岩土挖掘装置的链条

    公开(公告)号:CN207045486U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20581020.1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用于岩土挖掘装置的链条,其岩土挖掘装置(1)包括机架(2)和链条(3),链条(3)由链片(4)和销轴(5)组成;链片(4)包括普通链片(4-1)和含挖掘刀(6)的挖掘链片(4-2)两种结构,普通链片(4-1)和挖掘链片(4-2)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链条节距的两倍,使通过普通链片(4-1)和挖掘链片(4-2)进入的岩土颗粒度能控制在设计值内;链条(3)在宽度方向的链片(4)是密布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链片和销轴上都可以带有挖掘岩土的刀具,提高效率;2)链条可以空间弯曲;3)进入链节内的岩土颗粒度能控制在设计值内,内嵌的岩石不影响驱动链轮驱动与链条的啮合,以利于链刀挖掘岩土的动力传递。(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下隧道的工程船

    公开(公告)号:CN206752553U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20064275.0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用于水下隧道的工程船,其工程船由后段、中间段和前段组成,工程船的上部高于水面;后段既是工程船与隧道密封止水段也是混凝土灌注段,止水时防止水从隧道与后部接缝进入中间段,使混凝土充满隧道底板和两侧板与岩土间的空间,尾端开口的截面与隧道管节截面相同;中间段是隧道施工段,在中间段的后部舱室进行管节施工,完成与原有已施工管节的连接,中间段的前部安装有顶推装置;前段是挖掘岩土段。优点:土方开挖量小,由于工程船前段在半敞开式的U型舱内挖掘岩土,施工方便,由于U型舱的两侧墙对基坑的支护作用,所以土方开挖量小;施工快捷、安全,所有施工操作都在工程船内完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建造隧道的沉管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42443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0879215.5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建造隧道的沉管施工装置1,其结构在于包括沉放室2、基础处理装置3,沉放室2的两侧和前部安装挡板,沉放室2的前部安装基础处理装置3,沉放室2的顶部敞口,隧道管节5可从沉放室2的顶部进入沉放室2内进行沉管的安装作业。优点:可有效阻挡泥沙或淤泥进入沉管安装处,挖掘的土体较少。

    移动式围堰体
    1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0956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198768.4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王燏斌

    Inventor: 王燏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移动式围堰体,其结构包括施工体、拆除体和建造体,其中施工体、拆除体和建造体两侧面是侧隔断,施工体与拆除体之间是A仿形端面隔断,施工体与建造体之间是A全端面隔断;施工体由侧隔断、A全端面隔断和A仿形端面隔断围成;施工体包括施工体后段和施工体前段,施工体后段和施工体前段之间是Ⅱ型板桩,侧隔断由数个I型板桩和/或Ⅱ型板桩拼接组成;拆除体由施工体左边的侧隔断、A仿形端面隔断和B仿形端面隔断围成;建造体由施工体右边的侧隔断、A全端面隔断和B全端面隔断围成。优点:缩短隧道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在宽水域不影响航路通行;实现长距离、超长距离隧道施工;开挖面积更小,挖掘的土方量更少,对环境影响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