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85014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780024884.2
申请日:2007-04-1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10),其具有包含活性物质粒子(12a)的活性物质层(12)。粒子(12a)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锂化合物形成能较低的金属材料(13)包覆。并且在用金属材料(13)包覆的该粒子(12a)彼此之间形成有孔隙。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为15~45%。金属材料(13)优选在遍及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整个厚度方向存在于所述粒子的表面。活性物质粒子(12a)优选由硅系材料制成,而且在活性物质层(12)中相对于该活性物质粒子(12a)的重量,含有1~3重量%的导电性碳素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716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80030408.2
申请日:2005-06-30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10),其具备含有活性物质的粒子(2a)的活性物质层(2)。在活性物质层(2)中,通过电镀而析出的金属材料(4)浸透到粒子之间。负极(10)具有大量纵向孔,该纵向孔在负极的至少一个面开孔形成且沿活性物质层(2)的厚度方向延伸。还具备与电解液相接触的一对集电层(3a,3b),在集电层(3a,3b)之间夹持配置有活性物质层(2)。在负极(10)的表面开孔形成的纵向孔(5)的开孔率优选为0.3~30%。一对集电层(3a,3b)的至少一方厚度优选为0.3~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0508249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03809367.7
申请日:2003-04-21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0402 , H01M4/0404 , H01M4/043 , H01M4/0435 , H01M4/0438 , H01M4/045 , H01M4/0452 , H01M4/0471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7 , H01M4/405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在集电体表面上形成着包含锡、锡合金、铝或铝合金的第一被覆层,在其上面形成着包含锂化合物的形成能低的金属的第二被覆层。也可以进一步在第二被覆层的上面形成第一被覆层。也可以进一步形成包含铜等的被覆层作为最上层。通过用热处理形成各被覆层,就能够得到期望的性能。由于热处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故成本价值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180761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580049810.5
申请日:2005-12-0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2 , H01M4/405 , H01M4/626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使隔膜介于包含硅类材料的部件和正极之间,并且使金属锂层介于隔膜和所述部件之间,在该状态下进行规定时间的老化,使锂嵌入硅类材料中。优选进行嵌入,使硅类材料中的锂量相对于硅的初期充电理论容量为5~50%。正极具有含锂的正极活性物质,还优选进行锂的嵌入以满足下式(1):4.4A-B≥C;式中,A表示包含硅类材料的部件中的硅的摩尔数,B表示含锂的正极活性物质中的锂的摩尔数,C表示被嵌入的锂的摩尔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