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41159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80047676.0
申请日:2011-10-06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 , H01L2251/568 , H05B33/0818 , H05B33/0827 , H05B37/03 , Y02B20/32 , Y02B20/3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检测有机EL元件的故障并且提高照明装置的品质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故障检测步骤(S1),根据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气特性,检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故障;短路故障修复步骤(S172),对被判定为发生短路故障的元件施加预定脉宽的短路故障修复脉冲;短路故障修复判定步骤(S174),判定被判定为发生短路故障的元件是否已经被修复;故障元件判定步骤(S175),当被判定为发生短路故障的元件未被修复时,将其作为故障元件,并将包含该元件的识别信息的个体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中;以及点亮控制步骤(S2),根据在故障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故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分布状况,控制发光面的点亮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77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68701.5
申请日:2006-02-14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9K11/025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07 , H01L51/0035 , H01L51/005 , H01L51/0052 , H01L51/0058 , H01L51/0059 , H01L51/0061 , H01L51/0067 , H01L51/0072 , H01L51/008 , H01L51/0081 , H01L51/5016 , H01L51/5048 , H01L51/5072 , H01L51/5088 , H01L51/509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通过湿式制膜法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发光层所用的组合物,即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含有发光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溶剂,发光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均为非聚合型有机化合物,发光材料的第一氧化电位ED+、发光材料的第一还原电位ED-、电荷传输材料的第一氧化电位ET+以及电荷传输材料的第一还原电位ET-的关系为ET-+0.1≤ED-<ET+≤ED+-0.1或者ED-+0.1≤ET-<ED+≤ET+-0.1。
-
公开(公告)号:CN101578719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80001524.5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3 , H01L51/0043 , H01L51/5048 , H01L5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为了抑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恒定电流通电时驱动电压的上升和通电时辉度的降低,并且为了提高驱动寿命,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通过具有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阳极和阴极以及配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2层以上的有机层而构成,并且所述2层以上的有机层的构成中至少包含第1层和第2层,所述第1层是将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所述第2层与第1层邻接设置并且含有聚合反应引发剂。
-
公开(公告)号:CN1930921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7448.5
申请日:2005-03-07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荷输送膜用组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电荷输送膜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组合物能够获得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高空穴注入/输送能力且能够在低电压下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组合物至少包含由通式(1)等表示的离子化合物和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在通式(1)中,R11代表通过碳原子与A1结合的有机基团;R12代表任意基团;R11和R12可彼此结合成环;A1代表长周期型周期表的第17族的第三周期或更高周期的元素;Z1n1-代表反荷阴离子;n1代表反荷阴离子的离子价。)
-
公开(公告)号:CN10460433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80046087.X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96 , C03C17/38 , H01L51/0003 , H01L51/0035 , H01L51/0058 , H01L51/006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51/5088 , H01L51/5092 , H01L51/56 , H01L2251/303 , H01L2251/5392 , H01L2251/558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基材上至少层叠有第1导电层、通过湿式成膜法形成的电荷注入传输层、发光层以及第2导电层,其中,(1)电荷注入传输层包括与第1导电层接触的电荷注入层,(2)电荷注入传输层的膜厚为130~1000nm,(3)电荷注入层含有交联的芳香族胺聚合物。基材为玻璃基材,玻璃基材的第1导电层一侧表面的波纹度正切的最小值为4.00×10‑6以上或波纹度正切的最大值为22×10‑6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14115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180047676.0
申请日:2011-10-06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 , H01L2251/568 , H05B33/0818 , H05B33/0827 , H05B37/03 , Y02B20/32 , Y02B20/3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检测有机EL元件的故障并且提高照明装置的品质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故障检测步骤(S1),根据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气特性,检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故障;短路故障修复步骤(S172),对被判定为发生短路故障的元件施加预定脉宽的短路故障修复脉冲;短路故障修复判定步骤(S174),判定被判定为发生短路故障的元件是否已经被修复;故障元件判定步骤(S175),当被判定为发生短路故障的元件未被修复时,将其作为故障元件,并将包含该元件的识别信息的个体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中;以及点亮控制步骤(S2),根据在故障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故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分布状况,控制发光面的点亮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573965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80004962.8
申请日:2006-02-08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7 , C09D11/30 , C09D11/50 , H01L51/0005 , H01L51/5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成膜用组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组合物使得空穴注入/传输性材料和/或电子接受性化合物的溶解性得到了改善,且具有能稳定地形成均一涂膜的适当的干燥速度,适于空穴注入/传输层的成膜。本发明的成膜用组合物含有空穴注入/传输性材料和/或电子接受性化合物,并含有溶解该空穴注入/传输性材料和/或电子接受性化合物的液体。所述液体主要含有在分子内具有芳香环和/或脂环并具有氧原子且沸点为200℃以上或25℃时的蒸气压为1托以下的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509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880001073.5
申请日:2008-03-06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6 , C08G65/18 , C08G65/22 , C08G65/4012 , C08G75/23 , C08G2261/222 , C08G2261/226 , C08G2261/312 , C08G2261/3162 , C08G2261/41 , C08G2261/512 , C08G2261/76 , C09K11/06 , C09K2211/1433 , H01L51/0003 , H01L51/0035 , H01L51/0043 , H01L51/0052 , H01L51/0059 , H01L51/006 , H01L51/0068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008 , H01L51/0087 , H01L51/5012 , H01L51/5048 , H01L51/5056 , H01L51/5088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器件用组合物、高分子膜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器件用组合物对于得到驱动稳定性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等有机器件是有用的,该组合物含有2种以上的交联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在该交联性化合物之中,至少2种交联性化合物的交联基数目不同。所述高分子膜是将该有机器件用组合物成膜后,使该交联性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基板上具有阳极和阴极、以及配置于该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层,其中,该有机层的至少1层是将该有机器件用组合物成膜后使交联性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486396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580007448.5
申请日:2005-03-07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荷输送膜用组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电荷输送膜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组合物能够获得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高空穴注入/输送能力且能够在低电压下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组合物至少包含由通式(1)等表示的离子化合物和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在通式(1)中,R11代表通过碳原子与A1结合的有机基团;R12代表任意基团;R11和R12可彼此结合成环;A1代表长周期型周期表的第17族的第三周期或更高周期的元素;Zn1-1代表反荷阴离子;n1代表反荷阴离子的离子价。)
-
公开(公告)号:CN101268029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680034628.7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5/14 , C07C13/28 , C07C13/40 , C07C13/48 , C07C13/567 , C07C13/615 , C07C13/62 , C07C15/24 , C07C15/28 , C07C15/30 , C07C15/38 , C07C15/52 , C07C15/54 , C07C25/18 , C07C2601/14 , C07C2602/10 , C07C2602/42 , C07C2603/18 , C07C2603/24 , C07C2603/26 , C07C2603/50 , C07C2603/54 , C07C2603/74 , H01L51/0035 , H01L51/005 , H01L51/0052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 H01L51/5016 , H01L51/5096 , H01L225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化合物、电荷传输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组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新的烃化合物的耐热性、耐光性优异,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好,具有高的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发能级,并且具有宽的电氧化还原电位差。所述烃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部分结构。式(I)中,G表示以下述通式(II)表示的取代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意的烃基。式(I)中,结合有R1、R2和G的苯环除R1、R2和G以外不具有其他取代基。式(II)中,R3~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任意的烃基,以式(II)表示的三联苯基除R3~R5以外不具有其他取代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