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渣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34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80083113.X

    申请日:2016-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碎渣机,具有:以与炉渣落下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形成有多个开口部的筛网;在筛网的上表面侧面对面配置的至少两个撑板;以及对撑板进行支承而使其在与撑板对置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撑板移动机构,撑板具有:配置于对置面的多个突起部;以及配置在对置面下端且沿撑板宽度方向延伸、并朝向其他撑板突出的下部突起部,下部突起部在与对置位置的其他撑板最接近的状态下,不与对置的下部突起部面接触,且与对置的下部突起部之间的距离在撑板整个宽度方向上小于开口部的开口尺寸。

    气化装置、控制装置、气化复合发电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036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7361.5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过使含碳固体燃料气化而将生成气体生成的气化装置(14)具备:内部供生成气体流通的气化炉(101);设置在气化炉(101)的内部且与生成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节煤器(134);对节煤器(134)进行支承且使从供水管(157)供给的供水的至少一部分流通的悬吊管(103);使从悬吊管(103)流出的供水向节煤器(134)的流入侧流通的节煤器流入管线(156);从供水管(157)分支且使向悬吊管(103)供给的供水的剩余部分向节煤器流入管线(156)流通的旁通管(161);设置于旁通管(161)的旁通阀(162);以及与气化炉负荷相应地对旁通阀(162)的开度进行控制从而调整向悬吊管(103)和旁通管(161)供给的供水的量的控制装置(105)。

    气化炉冷却结构、气化炉及气化炉的环形部扩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4500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80074130.8

    申请日:201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76 C10J2300/1884 Y02E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化炉冷却结构,其能够将炉壁结构的复杂化抑制在最小限度,且尽可能维持生成气体的冷却性能的同时提高集流管及联络管的配置性,还能够实现压力容器形状的最佳化。所述气化炉冷却结构中,将碳质固体燃料进行气化的生成气体通过形成于圆形截面的压力容器内的炉壁(22)内而流动,通过与在设置于炉壁(22)内的多个热交换器(30)的传热管内流动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冷却生成气体,炉壁(22)为通过倾斜面(23)连结相互正交的面与面之间的多边形结构,且为倾斜面(23)的边比相互正交的各自的边短的截面形状。

    吹灰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8507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80018247.8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在压力容器(100)的内部配置有热交换器的传热管、并从设置成能够向压力容器(100)的内外移动的喷射管(5)朝向传热管喷射清扫用的蒸气的吹灰装置中,具备:筒状的壳体(1),其包围供喷射管(5)插入的压力容器(100)侧的插入孔(100a)并向压力容器(100)的外侧延伸地设置,喷射管(5)穿过壳体(1)的内部;支承部(7),其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引导喷射管(5)的移动,并且确保壳体(1)与喷射管(5)之间的气密性;以及第一供气装置(30),其配置于支承部(7)的附近且在喷射管(5)向压力容器(100)侧突出的部分产生气体(氮气)的喷流。由此,防止附着于用于吹灰的喷射管的表面的炭被带入到密封件的情况。

    碎渣机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83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680083113.X

    申请日:2016-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碎渣机,具有:以与炉渣落下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形成有多个开口部的筛网;在筛网的上表面侧面对面配置的至少两个撑板;以及对撑板进行支承而使其在与撑板对置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撑板移动机构,撑板具有:配置于对置面的多个突起部;以及配置在对置面下端且沿撑板宽度方向延伸、并朝向其他撑板突出的下部突起部,下部突起部在与对置位置的其他撑板最接近的状态下,不与对置的下部突起部面接触,且与对置的下部突起部之间的距离在撑板整个宽度方向上小于开口部的开口尺寸。

    吹灰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50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18247.8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在压力容器(100)的内部配置有热交换器的传热管、并从设置成能够向压力容器(100)的内外移动的喷射管(5)朝向传热管喷射清扫用的蒸气的吹灰装置中,具备:筒状的壳体(1),其包围供喷射管(5)插入的压力容器(100)侧的插入孔(100a)并向压力容器(100)的外侧延伸地设置,喷射管(5)穿过壳体(1)的内部;支承部(7),其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引导喷射管(5)的移动,并且确保壳体(1)与喷射管(5)之间的气密性;以及第一供气装置(30),其配置于支承部(7)的附近且在喷射管(5)向压力容器(100)侧突出的部分产生气体(氮气)的喷流。由此,防止附着于用于吹灰的喷射管的表面的炭被带入到密封件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