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14968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680030323.2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1S41/16 , F21S41/37 , F21S41/63 , F21W107/10 , F21W102/13 , F21Y115/30
Abstract: 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其发出光;会聚光学元件,其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所述光转换成会聚光并出射;以及投射透镜,其投射所述会聚光,所述会聚光的会聚位置位于所述会聚光学元件与所述投射透镜之间,使所述会聚位置沿与所述投射透镜的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所述会聚位置与所述投射透镜的焦点位置一致。或者,所述会聚光学元件以与会聚光学元件的光轴垂直的第1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或者,所述会聚光学元件沿与会聚光学元件的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另外,照明装置具有透过元件,该透过元件透过所述会聚光透过,被支承为能够以与所述投射透镜的光轴垂直的第2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603040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80009755.0
申请日:2015-02-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3B2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208 , F21V3/00 , F21V5/04 , F21V7/00 , F21V9/08 , F21V13/14 , F21V17/02 , F21V23/003 , F21Y2115/30 , G02B27/141 , G03B21/2013 , G03B21/204 , G03B21/2066
Abstract: 光源装置(2)具有光合成元件(70)和荧光体元件(40G)。光合成元件(70)透射第1激励光而反射第2激励光。荧光体元件(40G)接收第1激励光和第2激励光而发出荧光。从光合成元件(70)出射的第1激励光的出射角和由光合成元件(70)反射的第2激励光的反射角不同,由此,透射过光合成元件(70)后的第1激励光到达荧光体元件(40G)的位置(400a)和由光合成元件(70)反射后的第2激励光到达荧光体元件(40G)的位置(400b)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68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380046739.X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13/08 , F21V9/08 , F21V9/14 , F21V13/14 , G02B27/102 , G03B21/2013 , G03B21/204 , G03B21/2073 , G03B21/208 , G03B33/12 , H04N9/3111 , H04N9/3158 , H04N9/3164
Abstract: 为了提高光利用效率,光源装置(4)具有第1单色光源组(1000a)、第2单色光源组(1000b)、偏振选择/波长选择元件(14)、第1荧光体层(16a)和第2荧光体层(16b)。第1单色光源组(1000a)射出具有固定的偏振方向的第1偏振光。第2单色光源组(1000b)射出具有固定的偏振方向的第2偏振光。第1荧光体层发出第1波段的光。第2荧光体层发出第2波段的光。偏振选择/波长选择元件(14)通过使第1偏振光透过而使第1偏振光入射到第1荧光体层,通过反射第2偏振光而使第2偏振光入射到第2荧光体层,反射从第1荧光体层发出的第1波段的光,使从第2荧光体层发出的第2波段的光透过。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48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80005636.3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64 , F21S2/00 , G02B5/0263 , G02B19/00 , G02B19/0047 , G02B19/0061 , G02B27/0927 , G02B27/0994 , G02B27/30 , G02B27/48 , G03B21/14 , G03B21/16 , G03B21/2013 , G03B21/208 , G03B33/00 , H04N9/3152 , H04N9/3161
Abstract: 投影型显示装置(1)具备光源组(100B)、平行化透镜(107)、会聚光学系统(95、112)以及光强度均匀化元件(113)。光源组(100B)具有发出作为投影光的第1光的多个第1光源(110B)。平行化透镜(107)使各个第1光成为平行光束并射出。会聚光学系统(95、112)入射平行光束并射出会聚光束。光强度均匀化元件(113)从入射端面入射会聚光束并作为提高了光强度分布的均匀性的光而射出。平行光束对于会聚光学系统(95、112),在相对于会聚光学系统(95、112)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上向彼此不同的位置入射。会聚光束在会聚光学系统(95、112)的出射面上的出射位置与该会聚光束在光强度均匀化元件(113)的入射端面(113i)上的入射位置相对于会聚光学系统(95、112)的光轴位于相反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92963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011504.3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9/08 , G03B21/142 , G03B21/204 , G03B33/08 , H04N9/3114 , H04N9/3158 , H04N9/3164
Abstract: 一种光源装置及投影仪,能够使投影到屏幕上的影像的明亮度稳定。光源装置具有:荧光轮2),在圆板状的基材上呈环状配置有荧光体1),该荧光体(1)用于根据激励光而发出荧光,成为规定颜色的激励光源,而且荧光体(1)在环状的一部分具有不连续部(3);轮电机(4),其驱动荧光轮(2)旋转;激励光光源,其发出对由轮电机(4)驱动着旋转的荧光轮(2)发出照射环状的荧光体(1)的通过位置的激励光;用于生成投影影像的合成光所需的、颜色不同于规定颜色的光源;光源光学系统,其对光源及激励光光源的光进行合成;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光源及激励光光源的发光,使它们与不连续部(3)相对于激励光的照射位置的位置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01825834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010002141.9
申请日:2008-06-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型显示装置,其容易进行连续的光量调节,使根据影像信号照射到光阀上的光不产生照度不均,从而可一直显示足够对比度的影像。本发明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阀(2);光源(3a),其产生照射到光阀(2)上的光;积分透镜(4),其配置在光源(3a)和光阀(2)之间的光路上,使从光源(3a)照射到光阀(2)上的光的照度分布均匀化;和光量调节系统(9),其配置在光路上,具有一对用于调节从光源(3a)照射到光阀(2)上的光的光量的、以左右对开门的方式转动的转动机构(9a),转动机构(9a)形成为在前端部削成刃形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655655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66605.7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55 , G02B27/281
Abstract: 一种投影式显示装置,能够根据影像信号容易地连续进行光量调节,始终显示对比度充足的影像,不产生光的照度不均。投影式显示装置具有:光阀(2);产生照射向光阀(2)的光的光源(3a);集成透镜(4),其配置在从光源(3a)到光阀(2)的光路上,具有第1透镜阵列(4a)和第2透镜阵列(4b);和光量调节机构(9),其配置在光路上且配置在第1透镜阵列(4a)和第2透镜阵列(4b)之间,光量调节机构(9)具有一对呈左右对开的两扇门状转动的遮光体,该遮光体在前端部上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形成在与第2透镜阵列(4b)的和光轴邻接的透镜单元对应的区域,与第2透镜阵列(4b)的和光轴邻接的一个透镜单元对应的该开口部的区域呈三角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03040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755.0
申请日:2015-02-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3B2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208 , F21V3/00 , F21V5/04 , F21V7/00 , F21V9/08 , F21V13/14 , F21V17/02 , F21V23/003 , F21Y2115/30 , G02B27/141 , G03B21/2013 , G03B21/204 , G03B21/2066
Abstract: 光源装置(2)具有光合成元件(70)和荧光体元件(40G)。光合成元件(70)透射第1激励光而反射第2激励光。荧光体元件(40G)接收第1激励光和第2激励光而发出荧光。从光合成元件(70)出射的第1激励光的出射角和由光合成元件(70)反射的第2激励光的反射角不同,由此,透射过光合成元件(70)后的第1激励光到达荧光体元件(40G)的位置(400a)和由光合成元件(70)反射后的第2激励光到达荧光体元件(40G)的位置(400b)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425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80005291.7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3B21/14 , F21S2/00 , G03B21/00 , H04N5/74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K9/56 , G03B21/2013 , G03B21/2073 , G03B33/12 , H04N9/3152 , H04N9/3164 , H04N9/3167
Abstract: 光源装置具有:第1光源,其发出第1偏振光;以及第2光源,其发出偏振方向相对于第1偏振光相差90度的第2偏振光。合成第1偏振光和第2偏振光而得到的光的波段是第1波段。光源装置还具有:第3光源,其发出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波段的第3偏振光;以及第4光源,其发出偏振方向相对于第3偏振光相差90度的第4偏振光。并且,合成第3偏振光和第4偏振光而得到的光的波段是与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光源装置还具有:反射元件,其反射第1偏振光;第1选择透射元件,其基于光的偏振方向,使第1偏振光透射并反射第2偏振光;第2选择透射元件,其基于光的波段,使合成第1偏振光和第2偏振光而得到的光透射,并基于光的波段反射第3偏振光;以及第3选择透射元件,其基于光的波段,使合成第1偏振光和第2偏振光而得到的光透射,基于光的偏振方向使第3偏振光透射并反射第4偏振光。透射过第3选择透射元件的第1偏振光、第2偏振光和第3偏振光,与被第3选择透射元件反射的第4偏振光朝同一方向行进。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48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80005636.3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3B21/14 , F21S2/00 , G02B19/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64 , F21S2/00 , G02B5/0263 , G02B19/00 , G02B19/0047 , G02B19/0061 , G02B27/0927 , G02B27/0994 , G02B27/30 , G02B27/48 , G03B21/14 , G03B21/16 , G03B21/2013 , G03B21/208 , G03B33/00 , H04N9/3152 , H04N9/3161
Abstract: 投影型显示装置(1)具备光源组(100B)、平行化透镜(107)、会聚光学系统(95、112)以及光强度均匀化元件(113)。光源组(100B)具有发出作为投影光的第1光的多个第1光源(110B)。平行化透镜(107)使各个第1光成为平行光束并射出。会聚光学系统(95、112)入射平行光束并射出会聚光束。光强度均匀化元件(113)从入射端面入射会聚光束并作为提高了光强度分布的均匀性的光而射出。平行光束对于会聚光学系统(95、112),在相对于会聚光学系统(95、112)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上向彼此不同的位置入射。会聚光束在会聚光学系统(95、112)的出射面上的出射位置与该会聚光束在光强度均匀化元件(113)的入射端面(113i)上的入射位置相对于会聚光学系统(95、112)的光轴位于相反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