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3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80130881.6
申请日:2009-02-2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26 , F03D7/0224 , F03D7/0276 , F05B2220/70644 , F05B2270/107 , F05B2270/327 , F05B2270/328 , Y02E10/723 , Y02E10/7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系统电压恢复时的转矩的上升并减少转矩对设备产生的负载。具有控制风车叶片的桨距角的叶片控制部(22),在通过电力控制部(21)停止转换器(14)及逆变器(16)的工作时,叶片控制部(22)控制风车叶片的桨距角,以使发电机(6)的转速成为同步转速或同步转速以上,在通过电力控制部(21)重新开始转换器(14)及逆变器(16)的工作时,叶片控制部(22)控制风车叶片的桨距角,以使其与基于风速、所述发电机(6)的转速及要求输出中的至少任一个决定的目标桨距角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236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880000997.3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13/10 , F05B2240/14 , Y02E10/721 , Y02E10/726 , Y10S416/50 , Y10T29/49316 , Y10T29/496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及风力发电装置的建设方法,其可降低大型风力发电装置的建设费用并且可缓和天气引起的对建设时间的限制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安装有多个风车旋转叶片,通过多个风车旋转叶片受到的风力被旋转驱动的旋翼毂;配置在支柱上,构成用于安装旋翼毂的机舱的前部分割体(11);安装在前部分割体(11)上,构成机舱的后部分割体(21);设置在前部分割体(11)上,在旋翼毂与支柱之间支持作用在旋翼毂上的载荷的前部构架(12);设置在后部分割体(21)上,安装在前部构架(12)上的后部构架(22);覆盖前部分割体(11)周围的前部盖(15);以及覆盖后部分割体(21)周围的后部盖(24)。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856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80100901.6
申请日:2007-12-1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P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0 , F03D7/028 , F03D7/048 , F05B2240/40 , H02J3/1885 , H02J3/386 , H02P23/26 , H02P2201/15 , Y02E10/723 , Y02E10/763 , Y02E40/32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高功率因数调整精度。使用对于各风车分别设定的功率因数校正量来校正互连点(A)的规定功率因数指令值,由此确定与各风车对应的功率因数指令值。
-
公开(公告)号:CN1906409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480040652.2
申请日:2004-11-1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3D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224 , F03D7/0296 , F03D7/043 , F03D9/25 , F05B2260/71 , F05B2260/74 , F05B2260/821 , F05B2260/96 , F05B2270/1021 , F05B2270/309 , F05B2270/334 , F05B2270/404 , F05B2270/807 , Y02B10/30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低成本减少风力发电装置或风车塔架振动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主动式减振方法和风车塔架。利用安装在机舱(13)中的加速度计(17)检测该机舱(13)的振动,在主动式减振器(20)中根据该加速度计算出用来使风车叶片(12)上产生消除机舱(13)振动的推力的该风车叶片(12)的倾角,将此作为减振用翼倾角指令δθ*输出,而在倾角控制器(30)中,计算出用来使输出达到预定值的风车叶片(12)的倾角,将此作为输出控制用翼倾角指令θ*输出,通过减法器(40)使输出控制用翼倾角指令θ*与减振用翼倾角指令δθ*重叠,根据该重叠后的翼倾角指令控制风车叶片的倾角。
-
公开(公告)号:CN1549897A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2816941.7
申请日:2002-12-2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208 , F03D7/0204 , F03D7/0244 , F03D7/0268 , F03D7/0276 , F03D7/042 , F03D9/11 , F03D9/25 , F03D9/30 , F03D9/32 , F03D13/20 , F03D80/00 , Y02E10/723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当吹过强风时发生停电的情况下,仍能够通过避免过大的不均匀载荷沿倾斜方向作用在叶片上以防止叶片发生损坏的逆风型风力涡轮机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在所述具有一个支撑在一个支撑件上用以进行旋转的逆风型风力涡轮发电机中,当检测风速高于预定的切断风速时,该机舱从正常的逆风位置旋转180°至一个顺风位置,并且在该顺风位置中保持备用状态,所述切断风速是用于移至一个怠速操作状态的参考风速。当所述检测风速高于根据最大允许瞬时风速确定的DWSS风速时,机舱从一个逆风位置向一个顺风位置旋转,并且释放该偏向制动器。
-
公开(公告)号:CN1442609A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3110551.3
申请日:2003-02-21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3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1/065 , F03D1/0641 , F05B2240/30 , F05B2250/11 , F05B2250/13 , F05B2250/181 , F05B2250/183 , F05B2260/96 , F05B2280/1021 , F05B2280/10304 , F05B2280/1071 , F05C2201/021 , F05C2201/0412 , F05C2201/0448 , F05C2201/903 , Y02E10/721 , Y02E10/7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对于突发性的大负载也有充分的叶片强度,具备高耐久性,可以实现叶片的薄壁小型化,提高叶片的性能,实现风车的高效率化,同时能抑制起因于卡曼涡街的噪音的风车叶片的结构。在风车叶片中,叶片由金属材料组成的一体叶片构成,或者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叶片本体和与该叶片本体不同的第2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固定在该叶片本体的后部的后部部件组成的分割型叶片构成,同时,在该叶片的后缘部形成齿形部,上述叶片在其后缘部沿叶片长度方向形成三角齿锯齿、梯形齿等的齿形部,该齿形部的齿高度h和叶片表面的叶片面边界层的厚度之比(h/δ)构成为h/δ=1.0~10.0,齿高度h与齿节距p之比(h/p)构成为h/p=0.5~5.0。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334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680048353.2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车叶片的闪电保护装置,包括:具有接收器的尖部接收器组件,所述接收器特别是安装到叶片的尖端部分,在叶片的尖端部分叶片轮廓变得更小,且所述闪电保护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以很容易组装,以及中间接收器组件,所述中间接收器组件具有设置在叶片的外表面处的接收器,以在闪电击中叶片时显示对叶片中的空气压力增加的有效对策,闪电电流从接收器通过例如铺设通过叶片内部、风车主体的引线等连接设备以及旁路电刷而被释放到大地,其特征在于,由导电材料制造且用引线连接到其上的基板嵌入到所述叶片中,且接收器固定和支撑至基板,所述基板在叶片的外表面被暴露。此外,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组装闪电保护装置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13248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80132814.8
申请日:2009-02-2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P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9/007 , F03D7/0224 , F03D7/0284 , F05B2270/10711 , F05B2270/32 , F05B2270/321 , H02H3/093 , H02H7/30 , H02P29/032 , H02P2101/15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系统产生故障时也能够继续进行辅机的运转的风力发电装置。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具备在连接辅机(25)和电力系统(13)的电力线上设置的辅机断路器(40),辅机断路器(40)允许在低电压现象中流过的电流,且具有不超过辅机(25)所具备的电动机的容许电流的范围的耐电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837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80100871.9
申请日:2007-12-1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8 , H02J3/386 , H02J3/50 , Y02E10/725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运转率。在连接发电机和电力系统的电力线上设置第一开关,并且在发电机和第一开关之间的电力线上设置可通过远距离操作进行开闭的第二开关。第二开关在允许低电压现象中流过的电流且不超过发电机的热设定下的电流值的范围内确定其耐电流性能,第一开关在耐电流性能上优于第二开关,并且在不超过发电机的热设定的范围内确定其耐电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17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80100575.9
申请日:2007-12-1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P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48 , F03D7/0284 , H02J3/16 , H02J3/386 , H02P23/26 , H02P2201/15 , Y02E10/723 , Y02E10/763 , Y02E40/34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高无功功率的调整精度。使用对于各风车分别设定的无功功率校正量来校正互连点(A)的规定无功功率指令值,由此确定对应于各风车的无功功率指令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