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沉井侧壁摩阻力计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97267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138207.6

    申请日:2012-05-04

    Abstract: 一种密闭式沉井侧壁摩阻力计,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具有收容空间;固定面板,形成在所述保护盒的第二挡板处;受力面板,与所述固定面板呈面向设置;导轨,具有导轨滑动卡槽,并呈面向平行设置在所述受力面板之临近所述收容空间一侧;第一靠板,设置在所述固定面板和所述导轨之间;第二靠板,与所述第一靠板平行设置,并位于所述固定面板和所述导轨之间;以及应力计,具若干导线,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靠板与所述第二靠板之间。本发明密闭式沉井侧壁摩阻力计适于实际工程监测,不仅监测工作受施工影响较小,精度较高,而且所述密闭式沉井侧壁摩阻力计存活率相当高,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较强的适用性。

    一种多偏移距微阵列板波成像的地连墙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6140.4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偏移距微阵列板波成像的地连墙检测系统及方法,其中,多偏移距微阵列板波成像的地连墙检测系统包括:微型弹性波传感器阵列、激发震源、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终端;微型弹性波传感器阵列包括多个传感器组件,每一传感器组件间隔第一预设间距排列,微型弹性波传感器阵列用于接收来自地连墙内的弹性波;激发震源与微型弹性波传感器阵列间隔第二预设间距排列,激发震源用于在地连墙内激发弹性波;数据采集模块一端与微型弹性波传感器阵列、激发震源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终端连接;控制模块与终端连接。通过本公开,实现对地下工程的无损施工缺陷检测,精准防控施工风险,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一种橡胶薄膜外包加载板的刚柔复合真三轴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4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80874.3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薄膜外包加载板的刚柔复合真三轴加载装置,包括:滑动加载部件和橡胶薄膜;滑动加载部件包括四个刚性加载板;四个刚性加载板上分别设有加载活塞,加载活塞向刚性加载板施加载荷;四个刚性加载板分别朝四个方向彼此搭接围成一个具有中央容置空间的边框,边框的中央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夹持岩土试样;橡胶薄膜包裹于边框及岩土试样的外部,柔性薄膜沿垂直于边框两侧的方向向岩土试样施加载荷。本发明将橡胶薄膜设置在刚性加载板之外,通过与刚性加载板相连的加载活塞施加荷载,可以直接测得孔隙水压,并且可实现剪切时土样在该方向上所受压力小于围压室内水压,可以进行0~360度的任意Lode角试验。

    一种机械式水下震源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4434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61543.3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水下震源,包括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的壳体;导向腔设于壳体内部,导向腔第一端设有前端开口,导向腔第二端设有后端开口,前端开口的边沿与第一开口内侧边沿密封连接;鼓膜,设于后端开口,覆盖部分或全部后端开口;电磁击打部,设于壳体内部,电磁击打部包括击打锤、电磁继电器,击打锤包括活塞杆和锤体,击打锤设于鼓膜远离所述导向腔的一侧,并且击打锤与鼓膜之间设有击打间隙;电磁继电器用于控制击打锤朝向鼓膜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对鼓膜的周期性击打;活塞杆穿设于电磁继电器中,导向腔腔壁为振动波反射壁,击打锤周期性击打鼓膜产生的振动波经导向腔传输。该震源能量散发快、转化率高、体积小、安全可靠、适用性强。

    松散介质中圆筒侧压力测试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108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441214.6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松散介质中圆筒侧压力测试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精确控制位移方向的定向底盘、T形弧片拼接圆筒结构、中段设置倒置圆台的中心控制轴、用于封盖缝的橡胶带以及用于减小接触面摩擦的滑动滚轮;所述方法基于所述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以较小的竖向加载力产生N倍竖向加载值的水平推力,且保证沿径向均匀分布;可以将微小的径向位移放大N倍进行测量;可以测取较大直径圆筒结构的主动、被动极限土压力,验证松散介质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可以模拟圆形基坑、矿山立井、公路立井等圆筒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土压力变化规律,为工程设计与支护提供依据。

    可同时监测管片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264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689684.5

    申请日:2015-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监测管片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感应管片外部土压力的土压力感应板,用于测量管片土压力的土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管片上的孔隙水压力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用于传导孔隙水的空心圆管、金属管,用于控制孔隙水压通道的三通金属管,用于密封空心圆管和金属管的塑料盖,用于土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相连的导线。本发明安装简便且易于操作,可同时监测管片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

    一种外侧壁土压力盒旋进式埋设装置及埋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764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330055.3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侧壁土压力盒旋进式埋设装置及埋设方法,该装置包括钢套筒、止水垫、阻隔塞、土压力盒、螺旋顶进器和钢底座;使用时利用螺旋顶进器使土压力盒与阻隔塞一起向前移动,随着顶管或沉井继续移动,阻隔塞会由于摩擦力自动脱离土压力盒表面,利用螺旋顶进器上标注的刻度控制土压力盒位置,使土压力盒受力面刚好与顶管或沉井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即可测读数据;在测读数据完成后螺旋顶进器后退带回土压力盒,打开钢底座,取出螺旋顶进器和土压力盒,及时密封钢套筒,防止水流渗透。本发明广泛用于混凝土顶管和沉井等施工风险评估和土压力监控量测时的埋设;埋设位置不受限制,定位准确,安装成本低,可反复使用。

    颗粒材料的空心圆柱体各向异性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063237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26916.4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材料的空心圆柱体各向异性测试仪,包括:气压源、空压控制系统、气缸传力系统、围压室、体变量测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四组空压控制系统、气缸传力系统和体变量测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接用以传输模拟信号,四组空压控制系统的进气端均与气压源相连接,两组空压控制系统的出气端分别与气缸传力系统的接入端相连接,气缸传力系统的输出端和另外两组空压控制系统的出气端与围压室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颗粒材料在剪切过程中轴力、扭矩和内外围压四个参数耦合加载,适用于颗粒材料的定向剪切和主应力轴旋转等试验,可用以研究颗粒材料的各向异性对其力学性状的影响,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种外侧壁土压力盒液压式埋设装置及埋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91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30076.5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侧壁土压力盒液压式埋设装置及埋设方法,包括钢套管、止水垫、阻隔塞、土压力盒、千斤顶、钢底座;使用时给千斤顶施加油压,利用千斤顶的顶进使土压力盒与阻隔塞一起向前移动。随着顶管或沉井继续移动,阻隔塞会由于摩擦力自动脱离土压力盒表面,利用千斤顶的顶程或设置限位器的方法使土压力盒受力面刚好与顶管或沉井外表面在同一平面,测读数据;在测读数据完成以后,千斤顶后退带回土压力盒,打开钢底座,取出千斤顶和土压力盒,及时密封钢套筒,防止水流渗透。本发明广泛用于混凝土顶管和沉井等施工风险评估和土压力监控量测时的埋设;埋设位置不受限制,定位准确,安装成本低,推进方便快捷,机械化程度高,可反复使用。

    盾构隧道上浮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7766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6184.4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上浮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用于盛放试验土体的主体土箱、隧道模型管片、用于密封和连接隧道模型管片的乳胶膜、用于测量隧道上浮量的位移计、用于固定位移计的位移计支架、用于模拟开挖土体的隧道内部重物、用于固定乳胶膜的乳胶膜固定板、用于箍住乳胶膜的橡皮圈。本发明可以模拟在隧道土体开挖情况下研究隧道上浮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能够获得不同土体、不同覆土深度以及不同开挖长度时隧道的上浮规律,使模型试验结果达到有效准确的反应现场施工工况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