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撇渣功能的圆形缺氧池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924552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0964795.9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撇渣功能的圆形缺氧池,至少包括缺氧池、进水管、回流污泥管、混合液回流管、出水管、排渣管、放空管、推流器、出水堰、驱动电机、浮动螺杆、浮渣收集斗、稳流筒和反吊膜;所述进水管、所述回流污泥管和所述混合液回流管均通过所述稳流筒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缺氧池的内部设置所述推流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浮动螺杆连接所述浮渣收集斗,所述缺氧池的上部设置所述反吊膜。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快速且高效的自动除渣,减少人员工作强度及清除盲区,还可以降低污水厂的经营成本。

    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及防倒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787351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22788038.8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及防倒灌系统,包括进水管、截流井、截污管、第一出水管、除砂井、除砂装置、第二出水管和防倒灌装置;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截污管分别与所述截流井相连通,所述除砂装置设置在所述除砂井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截流井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穿入所述除砂井并与所述除砂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除砂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截污效果好、避免河水倒灌、设置灵活,既能降低初期雨水带来的入河污染,又能有效避免河水通过雨水排口进入污水系统,还能保证雨天排水口出流通畅,最终达到保护城镇水环境和避免城镇内涝的目的。

    集除砂撇渣除油于一体的曝气沉砂池

    公开(公告)号:CN205527818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348938.7

    申请日:2016-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除砂撇渣除油于一体的曝气沉砂池,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曝气沉砂池中设置有沉砂槽和排砂槽,曝气沉砂池的一侧设置有贮砂室,曝气沉砂池的上方安装有双桥式吸砂机,双桥式吸砂机的下方设置有撇渣装置,曝气沉砂池的进水方向安装有精细格栅除污机、螺旋压榨输送机、手电两用升杆圆闸门、电动渠道闸门、砂水分离器,手电两用升杆圆闸门两侧安装有电动渠道闸门,每个电动渠道闸门的外侧安装有一台精细格栅除污机,双桥式吸砂机通过输渣管与螺旋压榨输送机连接,排砂槽通过排砂管与砂水分离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集中除渣除砂、易于管理运行,占地紧凑、能耗低、提高出水水质。

    调蓄管入流消能排气及出流多功能结合井

    公开(公告)号:CN202519784U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20118831.5

    申请日:2012-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蓄管入流消能排气及出流多功能结合井,至少包括井体、进水的调蓄管和排水的出水管,以及出水泵;所述井体内设置有消能坎及整流墙;还包括一入流箱涵,所述入流箱涵包括入流格栅渠及入流整流墙、多组细格栅;所述消能坎设置在所述入流箱涵的出口下方;所述井体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排气阀。本实用新型的调蓄管入流消能排气及出流多功能结合井,能够在保障调蓄管道正常蓄水功能的情况下,稳定入流、减少垃圾进入,具有抗冲击能力强、能够保证管道适应入流流量变化、堆积气体迅速排放,运行管理方便等有益效果。

    污水处理厂一体化预处理工艺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375026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826623.5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处理厂一体化预处理工艺组合结构,组合结构为三层结构;包括在线调蓄池和离线调蓄池,在线调蓄池和离线调蓄池通过溢流孔连通;在线调蓄池位于底层;在线调蓄池内靠近进水管的部分设有进水房;进水房通过进水管获取待处理的污水,并与在线调蓄池连通;在线调蓄池内靠近离线调蓄池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若干水泵,水泵通过水泵出水管将在线调蓄池内的污水泵送至细栅格区;细栅格区与曝气沉砂池连接,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曝气沉砂池。本实用新型由于合建式组合设置,在占地上可节约用地,节约土地资源。

    地下敞开式调蓄池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01774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06706.9

    申请日:2015-0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敞开式调蓄池,包括一池体,所述池体上的一端部导通设置有进水箱涵,另一端部导通设置有出水箱涵,所述池体分为雨水泵集水区和调蓄区两部分,所述雨水泵集水区处于所述调蓄区的上方,所述池体中设置有雨水泵和污水泵,所述雨水泵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水箱涵的一端部上,所述污水泵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水箱涵的一端部的两侧位置上,所述池体的内底面上设置有进水流槽,所述进水流槽由所述雨水泵处向所述污水泵处倾斜下降设置,通过所述污水泵将所述池体内的污水及其沉积物对外进行排出。本实用新型即能截流初期雨水,又不增加雨水泵站原有运行管理的检修工作量,并进一步有效降低池底污染物沉积的程度和清污操作难度。

    垃圾填埋场中集锚固和排水截洪功能的一体化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2755438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416362.5

    申请日:2012-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中集锚固和排水截洪功能的一体化构造,所述一体化构造至少为两层结构,分别为锚固沟和截洪沟,所述截洪沟设置在所述锚固沟的上方。另外,所述一体构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锚固沟和所述截洪沟之间的实土层;所述截洪沟上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中填塞有沥青麻丝;所述截洪沟的内侧面设置有抹面层。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填埋场中集锚固和排水截洪功能的一体化构造在底板与沟槽之间增设填充层,当底板发生相对位移时,底板与沟槽之间受压区的填充层压缩变形,由于填充层压缩模量较小,而其余部分则膨胀将多余空间充满,相当于给予管道变形足够的缓冲,有效减少由于变形产生的内力。

    同时具备在线和离线调蓄及冲洗功能的一体化污水调蓄池

    公开(公告)号:CN212295000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765949.1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同时具备在线和离线调蓄及冲洗功能的一体化污水调蓄池;包括在线调蓄池和离线调蓄池;在线调蓄池内设有进水泵房和进水提升泵组,并通过进水泵房进水,通过进水提升泵组将水输送至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离线调蓄池的底部呈中心标高低于周围标高的锥形,离线调蓄池内包括若干沿宽度方向均布的调蓄廊道;离线调蓄池两端对应每一调蓄廊道均设有存水室;每一存水室与在线调蓄池之间均设有溢流孔;离线调蓄池内设有离线调蓄放空泵,通过调蓄池放空管将离线调蓄池内的水放出至在线调蓄池。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提升泵房合建的在线调蓄池对污水水量进行缓冲调蓄,提高水量稳定性及运行安全性。

    集约式污水厂污泥卸料输送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245386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727861.0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约式污水厂污泥卸料输送一体化系统;包括若干自动对接伸缩机、若干设有污泥箱的电动平车和与之匹配的若干平车轨道;若干自动对接伸缩机沿一直线设置于污泥脱水设施的下面;自动对接伸缩机下方设有电动平车;若干平车轨道互相平行设置,且一端指向污泥运输车;自动对接伸缩机包括污泥输送螺旋输送机和自动伸缩接头;自动伸缩接头在伸出时与相应的电动平车的污泥箱形成无缝连接;平车轨道靠近污泥运输车的一端设有回车转盘;回车转盘用于将相应的电动平车水平旋转;污泥输送螺旋输送机、电机、除尘设施、电动平车和回车转盘与PLC控制站连接,并由PLC控制站控制。本实用新型占地紧凑、自动化程度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集约化生物反应池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76314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064316.2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约化生物反应池,所述集约化生物反应池包括用于导入待处理污水的总进水管和进水渠,以及两结构相同对称布置在中间区域两侧的污水处理区;所述污水处理区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兼氧区、好氧区、脱氧区和管式曝气器,所述污水处理区上部设置有覆土层,所述缺氧区上部设置有臭气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布局合理、水流顺畅、土建结构紧凑、处理效率高、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实现了氧的科学管理,水流流态合理,增强了脱氮除磷能力,顶部集约化布置收集臭气及布置除臭设备,减少了占地,提高生物反应池污泥浓度、混合液回流方便、出水水质好、产泥少、运行管理更方便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