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断面结构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88461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624892.7

    申请日:2016-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它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它包括综合仓、燃气仓、雨水仓、初期雨水仓和清水仓,综合仓一侧设置有燃气仓、清水仓,燃气仓设置在清水仓上方,清水仓的上层还设置有初期雨水仓,初期雨水仓的上层设置有雨水仓,雨水仓末端设置有河道连通口以及净化处理装置连通口,雨水仓通过净化处理装置与清水仓连接,清水仓的内部设置有可将内部清水提升至地面浇洒的清水提升泵,综合仓内部布置有污水管、通信管、电力管、给水管及预留管,综合仓一侧布置的污水管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初期雨水仓中的污水提升泵连接。本实用新型功能强大,清理维护方便,保证管线正常运行,且具有海绵城市中的蓄、净、用、排功能。

    采用检修车巡检的污水输水隧洞主洞和支洞交汇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0216636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625753.X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用检修车巡检的污水输水隧洞主洞和支洞交汇节点,包括敷管主洞和敷管支洞,敷管主洞内设有车行架空板,并籍由车行架空板分割为上层与下层;上层与敷管支洞连通;车行架空板包括水平部,以及倾斜部;倾斜部与水平部连接处为最高处;下层内设有最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污水输水管,且每两根相邻的污水输水管之间均设有污水输水连通管;污水输水管均与透气管连接;污水输水管均设有两个连通闸阀,位于两个连通闸阀的前段和后段的管道均设有管道检查口;污水输水连通管均设有检修闸阀;车行架空板对应连通闸阀、管道检查口和检修闸阀均设有人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检修车巡检、采用双侧压力污水输水总管敷设,便于管道安装和日常车行巡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各功能舱人员出入的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14399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0827106.8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各功能舱人员出入的节点结构,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包括下部的功能舱室部分,以及位于功能舱室部分上方的人行通道部分;功能舱室部分包括通用舱室和特殊舱室,特殊舱室与通用舱室之间通过隔门连通,通用舱室内设有楼梯与位于通用舱室上方的人行通道部分连通;人行通道部分对应楼梯设置多道防火墙,多道防火墙将楼梯位于人行通道部分的出入口围起,形成独立的封闭空间,每个封闭空间的防火墙均设有防火门与人行通道部分连通;人行通道部分设有连接地面的通道入口。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在地下廊道内的移动速度,同时完全的杜绝各种因不同舱室之间连通,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人员出入的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062992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828276.8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人员出入的节点结构,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包括设有燃气管路的燃气舱。燃气舱设置于管廊主体的最下层,燃气舱设有人行通道连通地面,位于燃气舱内的燃气管路与人行通道之间设有防火墙间隔,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人行通道的上端突出地面形成通道入口,通道入口的四周包括三面挡水墙,一门;三面挡水墙的下部是挡水部分、上部是支撑部分,支撑部分上设有屋顶;门下部的两侧门框设有防淹闸槽,防淹闸槽配置有挡水板;当雨季水位较高时,挡水板设于防淹闸槽,用于挡水。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改造,将燃气管路进行隔离,杜绝因燃气泄漏而导致的爆炸隐患;优化通道入口的结构,减小占地面积。

    廊内污水管无跌损交汇的地下综合管廊十字交叉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062991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828274.9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廊内污水管无跌损交汇的地下综合管廊十字交叉口结构,包括互相交叉的上层管廊和下层管廊,所述上层管廊、所述下层管廊内均设有污水管,所述上层管廊、所述下层管廊在交叉位置均向下凹陷,所述上层管廊上的所述凹陷位置设有一十字形污水管廊,所述上层管廊、所述下层管廊内的污水管于所述污水管廊内互相交叉,所述污水管廊内对应所述污水管互相交叉的位置设有污水管交汇井;所述污水管交汇井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上层管廊、所述下层管廊内的污水管分别从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污水管交汇井。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方便的对污水管在廊内进行检修及更换,实现廊内污水管之间的无跌损平接,便于廊内污水管的安装和排气冲於。

    能够实现不停水检修的双管压力污水输水系统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0216637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626157.3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能够实现不停水检修的双管压力污水输水系统节点,包括节点外壳,以及互相平行设置的两根污水输水管。其中,每一所述污水输水管均设有两个检修闸阀;两根所述污水输水管之间籍由污水输送连通管连通;所述污水输送连通管与两根所述污水输水管连接的位置均位于相应所述污水输水管的两个所述检修闸阀之间,并设有连接闸阀。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压力双管污水输水系统,实现了集约化组合布置便于检修、连通设置保持输水能力、不带水作业确保检修人员安全、检修时污水零排放保护环境生态等重要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分支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8993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28279.1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分支口结构,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内铺设有燃气管道,在地下综合管廊上方对应燃气管道需要设置燃气支管、支管阀门的位置设有燃气分支口舱室;燃气支管、以及支管阀门均设置于燃气分支口舱室内,燃气支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燃气分支口舱室侧壁接入需要供气的单位;燃气分支口舱室上面设有散气通道,散气通道的另一端直达地面,散气通道的另一端端口设有通气防盗盖板;燃气分支口舱室的底部设有集水坑,在位于集水坑的最低点设有一凹槽,用于暂存积聚在燃气分支口舱室内的水。本实用新型将燃气支管,以及支管阀门集中设置,并通过散气通道将可能泄露的燃气排出,能够完全杜绝因燃气泄漏而造成的爆炸隐患。

    带通风口、逃生口的地下综合管廊T字交叉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88006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27760.9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通风口、逃生口的地下综合管廊T字交叉口结构,包括互相交叉呈T形的三条管廊,其中两条管廊共线,第三条管廊在与另两条管廊相交的位置被截止。两条共线的管廊之间,位于第三条管廊的截止点设有管廊延伸结构;管廊延伸结构内设有与三条管廊相配的燃气舱、综合舱、电力舱。综合舱、电力舱上方设有另一端均伸出地面的综合舱及电力舱逃生通道、综合舱及电力舱通风口。燃气舱上方设有另一端均伸出地面的燃气舱逃生通道、燃气舱通风口。本实用新型籍由在交叉点的截止位置设置一个管廊延伸结构,并且对燃气舱单独设置用于排出燃气的通风口,将管廊内可能泄漏的燃气排出,杜绝因结构缺陷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用于连接地下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的通用型联络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88008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28258.X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连接地下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的通用型联络节点结构,包括管廊主体,所述管廊主体包括联络通道、以及若干舱室,所述管廊主体下方设有中转室;所述中转室的一端与所述联络通道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所述舱室分别连通;所述中转室与若干所述舱室之间均分别设有防火门;若干所述舱室内的输送线路均在所述中转室汇集成总线,所述总线延伸入所述联络通道内;所述中转室的底部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抽水泵连接,将所述中转室内的积水排出。本实用新型籍由在现有的地下管廊下方设置一条与管廊各个舱室分别连接的中转室,使地下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用于连接地下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的特殊型联络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88007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27772.1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连接地下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的特殊型联络节点结构,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之间设有联络通道,地下综合管廊的高度高于联络通道;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综合舱、电力舱,综合舱内高出联络通道的空间内设有给水管、通讯光缆,综合舱内靠近底部的墙角处设有热力管;电力舱内高出联络通道的空间内设有电力电缆;给水管、通讯光缆、电力电缆籍由联络通道铺设进入控制中心。本实用新型籍由在地下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之间设置一联络通道,并将现有的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加高,解决工作人员在地下综合管廊和控制中心之间的移动问题,同时便于从地下综合管廊将通讯、电力、给水线路接入控制中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