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堆内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28.1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部堆内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构件包括压紧筒和隔离筒,压紧筒顶部设有支承板,压紧筒内具有容置空间,压紧筒中还设有隔离板,隔离板沿压紧筒轴向将容置空间分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出口接管连通,第二容置腔与进口接管连通;隔离筒沿压紧筒轴向穿设于容置空间并一端与隔离板相连接,第二容置腔包括隔离筒外侧与压紧筒配合形成的进口冷腔室以及隔离筒内部的出口热腔室;压紧筒径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筒组件,至少两个导向筒组件中至少一个穿设于隔离筒内,其余的导向筒组件穿设于隔离筒外。上述上部堆内构件,可以将进入压力容器的低温冷却剂与要流出压力容器的高温冷却剂隔开,满足双流程流道的分隔需求。

    导向筒及超临界水冷堆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20.5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向筒及超临界水冷堆,导向筒包括外壳和至少一个导向板,外壳内有容置腔,外壳顶部与支承板相连接,外壳底部与堆芯上板或燃料组件顶部相连接,外壳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容置腔连通的流通孔,冷却剂经流通孔进入或流出容置腔;导向板设于容置腔内并沿外壳轴向延伸布置,导向板朝向容置腔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每一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配合管,控制棒插设于配合管内。上述导向筒,外壳内设置导向板和配合管,控制棒沿配合管滑动,如此进入或流出燃料组件的冷却剂在流出或进入上腔室时不会对控制棒产生过大载荷,相较于传统的导向筒,取消了连续导向段,结构更为简单且更节省空间,同时满足控制棒导向和冷却剂流通。

    超临界反应堆
    13.
    发明公开
    超临界反应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719.2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反应堆,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筒体,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堆内构件,堆内构件容纳外围燃料组件和中部燃料组件;压力容器筒体上设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且底部具有下腔室,外围燃料组件和中部燃料组件一端延伸至下腔室或置于下腔室上方;进口接管引入的冷却剂经外围燃料组件流至下腔室并返回至中部燃料组件,以从出口接管排出。本发明通过设置外围燃料组件和中部燃料组件,经进口接管进入的冷却剂经外围燃料组件向下加热,然后再进入中部燃料组件进行加热,采用双流程堆芯设计,实现堆芯快、热谱串联,不仅可以降低堆芯高度冷却剂密度变化,使堆芯高度中子分布更加均匀,而且有利于降低燃料包壳的温度水平,改善燃料循环的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