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10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710114445.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3/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共面设计的低压降刚性支撑栅格,其包括支撑栅格侧壁;所述支撑栅格侧壁包括刚性支撑;每个支撑栅格侧壁上纵向设有两个刚凸;所述两个刚凸之间设有开槽;支撑栅格侧壁上的位于纵向上方的刚凸的上端与支撑栅格侧壁之间设有刚凸槽;支撑栅格侧壁上的位于纵向下方的刚凸的下端与支撑栅格侧壁之间设有刚凸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共面设计的低压降刚性支撑栅格,仅设计有刚凸,同一栅格侧壁上两刚凸紧密排列,共用一个开槽,且刚凸和开槽均为梯形,有利于降低压降。刚凸设计为梯形还可在增加刚凸与燃料棒的接触长度的同时,减轻燃料棒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24404.5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首循环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在役的核电厂的运行周期和新建核电厂的首次装料计划,确定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的入堆时间;利用在役的核电厂提供辐照条件,将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经在役核电厂辐照后,装入首次运行的新建核电厂,替代核电厂首次启动时所需的一次中子源。采用更容易获取的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利用在役的核电厂提供辐照条件,将通用型二次中子源组件经在役核电厂辐照后,装入首次运行的核电厂,从而替代核电厂首次运行时所需的一次中子源,从而解决一次中子源的供应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5795.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7/103 , G21C7/14 , G21C15/257 , G21C15/18 , G21C7/28
Abstract: 一种固态堆芯控制转鼓,包括包壳、反射体、吸收体和端塞,包壳具有容纳腔,反射体、吸收体容纳在容纳腔内,端塞设置在容纳腔两端形成封闭;反射体具有沿容纳腔内壁延伸的弧形反射面,吸收体具有沿容纳腔内壁延伸的弧形吸收面,至少一个端塞设置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气室。该固态堆芯控制转鼓能够对反射体、吸收体进行牢固固定与封闭保护,并通过气室容纳辐照产生的嬗变气体,从而避免辐照损伤影响控制转鼓的精度与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管微堆。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6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504867.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比模拟燃料组件,涉及燃料组件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上简化管座、简化格架和简化燃料棒,所述简化格架设计有两层以上,所述简化格架的内部均匀分布有简化导向管,所述简化导向管的顶端安装有上简化管座,所述简化导向管的底端安装有下简化管座,所述简化格架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简化燃料棒。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成本低,操作方便,组件的截面分布于真实产品结构一致,总长不超过1200mm,能够满足燃料棒氧化膜检测、燃料组件池边尺寸检测等相关检测的功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723281.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栅格结构及定位格架,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格架栅元无法应用于细径燃料棒稠密布置的问题,保证了对燃料棒的夹持固定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若干支撑栅元和固定连接单元,所述支撑栅元为异型管结构,若干异型管相互拼接排列组成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周固定一圈外条带,所述固定连接单元间隔设置在方形结构内;所述异型管的管壁沿其环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夹持燃料棒的夹持部,异型管的其余管壁作为连接部与邻近异型管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997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710116625.8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多线性支撑弹簧的增强抗磨蚀性能栅格,其为矩形结构,包括定位栅格侧壁;每个定位栅格侧壁上纵向设有两个刚凸;所述两个刚凸之间设有新型弹簧;所述新型弹簧由至少两级弹簧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带有多线性支撑弹簧的增强抗磨蚀性能栅格,能够降低弹簧对燃料棒的振动磨蚀,提升燃料组件整体安全性,有效防止拉棒时定位栅格弹簧对燃料棒表面产生刮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3014.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棒及控制棒组件。控制棒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塞、包壳管和下端塞,以及位于所述包壳管内的吸收体芯块;所述上端塞和所述下端塞皆包括最大光柱区和装配区,所述包壳管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端塞和所述下端塞的最大光柱区的外径。本发明的控制棒的包壳管的外径尺寸相对常规燃料棒尺寸进行了缩减,增大控制棒与导向管壁间流通面积,达到减少流阻,增减旁通流量的目的;其次,本发明的包壳管外径尺寸相对常规燃料棒尺寸进行了缩减,使得包壳管在下插或提升过程中不易与导向管、驱动机构导向筒发生接触,减少了包壳管表面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369754.X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21C3/33 , G21C3/322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流量堆芯的管座设计方法及燃料组件,包括以下步骤:在不同的设定工况条件下,对管座基体模型进行应力分析,得到最大应力值;根据得到的最大应力值和管座基体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得到管座的最优阻挡面积,进而得到管座最优的结构模型;筛选设定的设计参数并确定其初始值和变化范围,以最大应力值为约束条件,结合得到管座最优的结构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析,得到满足应力要求的最优设计参数,应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管座的燃料组件,能够保证在低流量的情况下燃料组件仍能满足传热、结构完整性等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7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37484.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同位素生产用靶件支架,包括靶筒、两个端盖和两个锁紧环,端盖包括贯穿的通孔,多个能够插入并卡接在靶筒中的插板绕通孔周向设置且其一侧的壁面与通孔壁面成一体,插板表面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卡接部;靶筒内有与卡接部匹配的卡接结构;锁紧环与通孔及插板成过盈配合,在卡接部与卡接结构相卡接后能够从内侧顶紧在插板表面实现锁紧。该同位素生产用靶件支架在一个批次的同位素生产完成后能够进行回收复用,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减少放射性废弃物的产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