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2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80077517.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折射率为1.50~2.00的乙烯基系共聚物(I)100质量份、粒径(D50)1.2~2.8μm的无机粒子(II‑1)2~3质量份、粒径(D50)3.6~6.4μm的无机粒子(II‑2)1~7质量份,上述无机粒子的合计含量为4~10质量份,上述无机粒子(II‑1)与无机粒子(II‑2)的混配比(II‑2)/(II‑1)为0.3以上且小于4.0。
-
公开(公告)号:CN10579335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80062735.5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7/02 , C08G59/3218 , C08G59/686 , C08G59/688 , C08K5/49 , C08L63/00 , C08L63/04 , C08L2201/08 , C08L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滞留稳定性优异,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机械物性和耐热性,进一步长期的耐水解性优异的成型品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本发明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A)热塑性聚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了(B)特定的联苯基芳烷基型环氧树脂或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0.1~10重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0579335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80062735.5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7/02 , C08G59/3218 , C08G59/686 , C08G59/688 , C08K5/49 , C08L63/00 , C08L63/04 , C08L2201/08 , C08L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滞留稳定性优异,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机械物性和耐热性,进一步长期的耐水解性优异的成型品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本发明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A)热塑性聚酯树脂100重量份,配合了(B)特定的联苯基芳烷基型环氧树脂或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0.1~10重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13631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80024039.0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是混配有聚碳酸酯树脂(I)、特定的接枝共聚物(II)、乙烯基系共聚物(III)、无机填充材料(IV)、磷酸酯系化合物(V)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乙烯基系共聚物(III)的重均分子量为110,000以下,乙烯基系共聚物(III)与聚碳酸酯树脂(I)的熔体流动速率之比为7以上且12以下,磷酸酯系化合物(V)的混配量相对于(I)~(IV)的合计100重量份为1~10重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0968978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6262.1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机械特性、耐热性、流动性、尺寸稳定性的平衡优异、并且成型时的滞留稳定性、成型品外观和涂布性也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将聚碳酸酯树脂(I)、接枝共聚物(II)、乙烯基系共聚物(III)、结晶性树脂(IV)和板状的无机填充材料(V)混配而成,上述接枝共聚物(II)由接枝共聚物(II-1)或接枝共聚物(II-2)构成,上述接枝共聚物(II-1)通过在二烯系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使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和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的单体混合物进行接枝聚合而成,上述接枝共聚物(II-2)通过在丙烯酸系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使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和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的单体混合物进行接枝聚合而成,上述乙烯基系共聚物(III)通过将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和氰化乙烯基系单体共聚而成,将(I)+(II)+(III)+(IV)+(V)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I)为50重量%~70重量%、(II)为3重量%~15重量%、(III)为10重量%~25重量%、(IV)为1重量%~9重量%、(V)为10重量%~20重量%,并且相对于(V)100重量%的(IV)的含有比例为10重量%以上且小于50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5572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80022468.3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高压氢接触的成型品用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配合有聚酰胺6树脂(A)和聚酰胺树脂(B),所述聚酰胺树脂(B)的利用DSC测定而得到的熔点为聚酰胺6树脂(A)的熔点+20℃以下,并且利用DSC测定而得到的降温结晶化温度高于聚酰胺6树脂(A)的降温结晶化温度,并且,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聚酰胺6树脂(A),配合有0.01~5重量份聚酰胺树脂(B)。本发明提供可得到即使反复进行高压氢的充填及卸压也可抑制缺陷点产生、且焊接特性优异的成型品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075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60780.1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10 , C08L23/26 , C08L51/06 , C08L77/06 , C08L2205/06 , F16L57/06 , H01M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高压氢接触的成型品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配合有聚酰胺树脂(A)及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所述聚酰胺树脂(A)包含来自六亚甲基二胺的单元和来自碳原子数8~12的脂肪族二羧酸的单元,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是经不饱和羧酸和/或其衍生物改性了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得到柔软性、耐热循环性优异,即使反复进行高压氢的充填、卸压也抑制缺陷点产生的成型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635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31383.8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L67/04 , C08K3/22 , C08K3/40 , C08K5/49 , C08K5/54 , C08L101/00 , C08L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5/521 , C08K3/016 , C08K3/22 , C08K3/32 , C08K3/34 , C08K3/346 , C08K3/40 , C08K5/06 , C08K5/5205 , C08K5/523 , C08K5/5435 , C08K2003/2227 , C08K2003/321 , C08L67/04 , C08L101/00 , C08L101/16 , C08L69/00 , C08L71/02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耐热性、成型加工性、耐冲击性优异,特别是阻燃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手段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A)包含聚乳酸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配合进了(B)阻燃剂10~50重量份、和(C)低熔点玻璃粉末1~20重量份,所述(C)低熔点玻璃粉末在粒度分布测定中的中值粒径(D50)为3~6μm、并且软化温度为60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12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780018566.5
申请日:2007-03-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8J3/20 , C08L7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是包含热塑性树脂(A)以及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树脂(B)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通过透射型电子束断层摄影法观察的该树脂组合物的形态中,具有特定结构、且包含聚酰胺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固体NMR测定的碳核的弛豫时间T1C处于特定范围,该组合物的冲击性与耐热性等相反特性的平衡优异的同时,显著显示出现有的高分子材料中所从未发现过的特异的粘弹性性能,且在高速变形时的冲击能量吸收性能以及振动能量吸收性能显著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121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780018566.5
申请日:2007-03-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8J3/20 , C08L7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是包含热塑性树脂(A)以及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树脂(B)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通过透射型电子束断层摄影法观察的该树脂组合物的形态中,具有特定结构、且包含聚酰胺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固体NMR测定的碳核的弛豫时间T1C处于特定范围,该组合物的冲击性与耐热性等相反特性的平衡优异的同时,显著显示出现有的高分子材料中所从未发现过的特异的粘弹性性能,且在高速变形时的冲击能量吸收性能以及振动能量吸收性能显著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