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40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1083468.2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7D401/14 , C07D401/10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33 , G01N21/35 , C08J5/18 , C08L1/02 , C08K5/3432
Abstract: 一种具有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的荧光分子转子和纤维素基荧光薄膜在信息加密中的应用,它涉及一种荧光分子转子及纤维素基荧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防伪材料信息加密高度依赖于发光材料本身,工艺复杂,灵活性低,有机基质难以降解,防伪方式单一和加密程度不高等问题。一种具有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的荧光分子转子的结构式为:一种具有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的荧光分子转子用于制备纤维素基荧光薄膜。纤维素基荧光薄膜在多通道湿度检测中应用。纤维素基荧光薄膜在多级多通道防伪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7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034168.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B15/06 , C08F251/02 , C08F220/54 , C08F8/42 , C08L51/02 , C09K11/06 , C09K1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发波长依赖的多荧光色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在多模式四维防伪中的应用,它涉及一种基于激发波长依赖的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在多荧光色四维防伪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当前防伪研究的领域存在单色发光,不能实现多级编码信息的逐级分层解密,多次加密解密后的信息图案模糊、解密速度缓慢等问题。方法:一、制备TPy‑CHO;二、纤维素改性修饰;三、接枝;四、水凝胶的ATRP聚合。一种基于激发波长依赖的多荧光色纤维素基水凝胶在多模式四维防伪中应用。水凝胶材料对温度响应的光色可逆变化的特性,可实现编码信息读取后的可逆消失和恢复,基于光刺激响应的瞬时解密和加密的功能提高了信息读取后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22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57921.0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长的木材纤维素基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制备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方法生物相容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大孔道木材纤维素为原料,将木材纤维素通过物理浸渍在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所需的前体分子溶液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出木材纤维素基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本发明的木材纤维素基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绿色环保,经济价值高,生物相容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4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068491.2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7D233/64 , C09K11/06 , C09K11/02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有机荧光材料、荧光薄膜及其在神经毒剂检测中的应用,所述材料具有如下结构:单元A是菲并咪唑取代物、菲并咪唑或苯并咪唑,单元B是苯或苯腈,单元C是三苯胺、苯并三苯胺、咔唑或9‑苯基咔唑。本发明提供的荧光薄膜具有刚性主链,且共轭程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同时侧链基团的引入可以构建局域‑杂化电荷转移态分子,从而实现材料对神经毒剂的高灵敏性检测,该类荧光薄膜具有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时间短、荧光变化显著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神经毒剂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成本高且检测时间长的问题,在有机磷酸类神经毒剂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46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68491.2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7D233/64 , C09K11/06 , C09K11/02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有机荧光材料、荧光薄膜及其在神经毒剂检测中的应用,所述材料具有如下结构: 单元A是菲并咪唑取代物、菲并咪唑或苯并咪唑,单元B是苯或苯腈,单元C是三苯胺、苯并三苯胺、咔唑或9-苯基咔唑。本发明提供的荧光薄膜具有刚性主链,且共轭程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同时侧链基团的引入可以构建局域-杂化电荷转移态分子,从而实现材料对神经毒剂的高灵敏性检测,该类荧光薄膜具有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时间短、荧光变化显著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神经毒剂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成本高且检测时间长的问题,在有机磷酸类神经毒剂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58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64405.8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 G01N2021/64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毒气类似物检测的吖啶类荧光材料,它涉及荧光传感技术领域;该类材料由三本胺和吖啶基团组成,通过调节吖啶基团的数量、三本胺基团的给电子能力以及优化分子的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分子的检测性能;进一步通过旋涂的方法制备了荧光薄膜,并将其用于DCP气体的检测;该类荧光薄膜对DCP气体展现出高度的灵敏性、优异的重复性以及快速响应等优点;其检测结果表明该类材料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