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0461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64173.6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定向进化构建高效转化白藜芦醇生产松芪的ROMT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易错PCR等诱变技术改造酶的基因,然后根据特定的改造目的,筛选有价值的可以定向进化构建高效转化白藜芦醇生产松芪的ROMT突变体。本发明通过定向进化构建的高效转化白藜芦醇生产松芪的ROMT突变体,由葡萄来源的VvROMT基因,运用易错PCR方法,通过多轮重组和随机突变,经定向进化而获得的ROMT突变体。本发明酶活力的提高可以用表达突变型ROMT工程菌转化白藜芦醇生产松芪的效率表示,表达突变型ROMT工程菌产松芪效率的提高,即代表了突变型ROMT转化白藜芦醇产松芪活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6172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35302.2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B01J27/18 , B01J35/00 , B01J37/04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1817 , B01J35/004 , B01J37/0036 , C02F1/30 , C02F2101/34 , C02F2101/36 , C02F2101/38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银/溴化银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发明过程是将Ag3PO4和NaBr在常温下按照一定摩尔比在球磨机中转速200‑300r/min条件下研磨10‑20分钟,固体粒子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gBr,用去离子水溶解多余的NaBr,得到Ag3PO4/AgBr复合光催化剂。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球磨机转速和研磨时间,可以制备出不同摩尔比的Ag3PO4/AgBr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Ag3PO4/AgBr复合光催化剂,球磨机在低转速、短时间条件下研磨,即可以实现,具有易操作、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867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27989.X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1M8/16 , H01M4/88 , H01M4/86 , H01M8/0276 , C02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超声波预处理产电微生物的回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电极的制备、阳极活性污泥、阴极施式假单胞菌培养液的培养、超声波预处理、阳极活性污泥的固定化、阴极施式假单胞菌培养液的固定化、阳极液、阴极液的制备和回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的构建与运行等步骤,其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性能可靠,能够在实现对废水连续处理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电池产电性能,产电速率高,废水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86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7989.X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70/56 , H01M8/16 , C02F3/34 , H01M8/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超声波预处理产电微生物的回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电极的制备、阳极活性污泥、阴极施式假单胞菌培养液的培养、超声波预处理、阳极活性污泥的固定化、阴极施式假单胞菌培养液的固定化、阳极液、阴极液的制备和回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的构建与运行等步骤,其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性能可靠,能够在实现对废水连续处理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电池产电性能,产电速率高,废水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04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193029.1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利用碳纤维毡固定化铜绿假单胞菌处理含氮废水的方法,对碳纤维毡进行处理,用于固定化铜绿假单胞菌,将得到的200~600块长宽均为4mm,厚度为5mm的固定化铜绿假单胞菌的碳纤维毡小块加入到含氮废水中,对含氮废水进行连续处理,上述含氮废水水质如下:硝酸盐NO3-:0.5~3.5mg/L,化学需氧量COD:350~460mg/L,溶解氧量:6.5mg/L;控制含氮废水连续进水,进水流速为1mL/min;于温度20℃,连续处理含氮废水240h,每隔24h检测含氮废水的硝酸盐NO3-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含氮废水的硝酸盐NO3-去除率最高达到95.1%,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0.9%。铜绿假单胞菌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具有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脱氮效率高,所需水处理空间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272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459063.X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三级连续式废水脱氮处理方法及装置,其特点是:经阳极板的制作和预处理、恶臭假单胞菌的固定化,将得到的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新型阳极,固定到处理氨氮废水的阳极室中,将制作和预处理的阴极板固定到处理硝态氮废水的阴极室中,流速均为0.4~0.8mL/min,于15~35℃下连续处理15天,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在线监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每隔24h测定氨氮废水中氨氮和硝态氮废水中硝氮含量的变化,电池输出电压始终在1.583v~1.867v,氨氮废水的氨氮去除率始终为55.6%~64.7%,硝态氮废水的硝氮去除率始终为84.6%~92.3%。所涉及的恶臭假单胞菌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246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051379.3
申请日:2008-10-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细菌纤维素膜做载体固定化白腐真菌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白腐真菌的分离及其孢子液的制备、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细菌纤维素膜的改性处理和固定化细胞的制备。细菌纤维素膜用环氧氯丙烷、无水乙醇和高氯酸等处理后,以得到的改性细菌纤维素膜为载体与25%戊二醛溶液反应,经反复洗涤等处理,与白腐真菌孢子液混合,密封,4℃过夜,再反复洗涤,即得细菌纤维素膜固定化白腐真菌,经对木糖醇生产废水中有机物及色度连续3批处理试验表明,其处理效果未见明显下降,具有显著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5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29368.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味精废水共培养微生物生产谷蓝‑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属于生物处理废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味精废水,通过锥形瓶动态培养的方法,将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木醋杆菌与生产谷蓝的圆红冬孢酵母工程菌(谷蓝生产菌)进行共培养,获得功能化细菌纤维素膜的利用味精废水共培养微生物生产谷蓝‑细菌纤维素的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将谷蓝生产菌种子液和木醋杆菌种子液转接入味精废水,谷蓝‑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在味精废水中的合成,谷蓝‑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纯化处理。本发明将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蓝色素,即谷蓝掺杂到细菌纤维素中,获得一种具有一定抗菌性能、颜色鲜艳以及绿色安全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并为谷蓝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3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04911.3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香草醛及其类似物制备姜黄素的方法,属于化工和生物工程结合技术领域。本发明步骤是:香草醛及其类似物化学合成制备生物发酵底物,对生物发酵底物进行生物发酵制备姜黄素。本发明结合化学合成与生物转化途径,利用廉价原料制备姜黄素,不仅仅实现了姜黄素的快速安全合成,更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化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04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252751.1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豆油废水处理并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红冬孢酵母同时利用大豆油废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产生微生物油脂,即能够大幅度提高大豆油废水中油脂含量的去除率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大豆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大豆油废水处理并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1)红冬孢酵母菌悬液的制备;(2)巨大芽孢杆菌制备微生物絮凝剂;(3)红冬孢酵母菌悬液对大豆油废水进行处理并资源化利用;(4)微生物絮凝剂进行絮凝。本发明利用红冬孢酵母对大豆油废水进行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微生物油脂产量保持在3.12~3.52g/L;再利用巨大芽孢杆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红冬孢酵母进行絮凝,红冬孢酵母的絮凝率保持在95.51%~96.37%,废水油脂和COD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2.09%~94.02%和80.72%~84.8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