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1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53789.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38/0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金属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孔金属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包括切割成预设形状作为整体骨架的多孔金属A、颗粒状的多孔金属B和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C,所述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浆体C包括胶凝材料和预湿轻骨料、纤维、水、减水剂、功能外加剂,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水泥40~60%、硅灰15~25%、轻质漂珠10~20%、空心微珠15~30%,所述水泥、硅灰、轻质漂珠、空心微珠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多孔金属组成的复合材料抗压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其极限应变提升1倍以上,将其用于防撞结构时其吸能效率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2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86412.9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超细活性分析粉磨包覆和机械‑化学活化法将金属尾矿制备为超活化尾矿粉,用于替代水泥;随后通过颗粒整形、表面强化和级配分选,对尾矿粒径和形状进行整形制成尾矿砂,用于替代石英砂;最后,采用超声雾化的方式使胶体二氧化硅均匀锚固在纤维表面,以提升纤维表面粗糙度。将由水泥、粉煤灰、超活化尾矿粉组成的胶凝材料与由石英砂、尾矿砂按照比例进行干混,待混合均匀后加入拌合水、减水剂搅拌为均匀浆体,最后加入预处理纤维,待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9328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25663.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广西大学
Inventor: 张鸿 , 刘可心 , 张文杰 , 曹擎宇 , 陈正 , 张国志 , 肖蓟 , 陈飞翔 , 魏凯 , 金浪 , 秦明强 , 刘旷怡 , 尤琦 , 明鑫 , 文青 , 王伟光 , 冷勇 , 王松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智能控裂防裂系统,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以采集各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养护装置,其为加热养护装置,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外周;控制装置,其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和所述养护装置连接,用以接收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的温度数据,计算混凝土抗拉强度与表面拉应力,并根据混凝土抗拉强度与表面拉应力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养护装置调整养护温度。本发明能够在混凝土浇筑前期智能控制养护装置,提供具体且经济合理的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同时降低混凝土养护的能源消耗,避免过度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06287.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矿化反应制备多尺度纤维增韧喷射UHP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称取水泥、粉煤灰漂珠、硅灰、超细石灰石粉、微丝钢纤维、拌合水、纳米文石、多孔骨料;步骤S2:将多孔骨料浸泡于氯化镁溶液中,捞出沥干后得到预湿多孔骨料,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制备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步骤S3:采用温度为60℃~80℃、含二氧化碳浓度为50~70vt%的工业废气,泵送步骤S2所得的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得到喷射UHPC试件并进行养护。本发明通过采用高温二氧化碳喷射UHPC、多孔骨料预吸附氯化镁、纳米晶核诱导,达到多尺度增韧的效果,同时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工业废气。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48866.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用多功能减缩自膨胀流变剂,包括复合流变组分,膨胀组分及防腐减缩组分;其中,复合流变组分为65~87份,膨胀组分为10~30份,防腐减缩组分为3~5份。本发明能够利用复合流变组分、膨胀组分和防腐减缩组分制备多功能减缩自膨胀流变剂,用于提高UHPC触变性、收缩性能以及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07838.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87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Q50/08 , G16Y10/25 , G16Y10/30 , G16Y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品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信息化平台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进行选取,以实现混凝土原材料选取的控制;步骤二、基于信息化平台对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智能化设计,获取待施工项目对应混凝土所需的各原材料配合比;步骤三、基于信息化平台通过混凝土智能工厂结合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拌和制备,并同时对制备混凝土品质进行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步骤四、基于信息化平台采用拌合制备的混凝土进行智能化施工。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控制实现混凝土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直到结构物服役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07997.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16C20/90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历史工程项目数据建立混凝土性能基因库;S2、通过Bolomy公式得到胶水比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线性关系式:将混凝土性能基因库中的数据带入所述线性关系式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不同区域内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a、b值,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新回归系数基因库;S3、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与工作性能设计目标;S4、计算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S5、确定胶水比、单位体积混凝土中各胶凝材料用量和用水量;S6、汇总得到具体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本发明不仅能满足设计需求,原材料中骨料和粉料的比例更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经济性更强,还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13968.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狼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混凝土孔隙率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多组混凝土样品;对多组混凝土样品进行孔隙率测试,得到多组混凝土孔隙率性能数据;S2、建立样本数据;S3、对样本数据进行初始化预处理;S4、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S5、采用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模型;S6、调用train函数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S7、将实际的混凝土原材料数据作为输入向量输入经过训练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混凝土孔隙率的预测值。本发明采用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模型后再通过train函数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更高效、更准确的对混凝土的孔隙率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05773.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环境适用的隧道洞渣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水泥、硅灰、微珠粉、石粉、膨胀剂、机制砂、机制碎石、减水剂、I型引气剂、II型引气剂和水;其中机制碎石采用隧道洞渣制得的二级配碎石,机制砂为隧道洞渣通过干法破碎、筛分制得的连续级配砂,石粉采用隧道洞渣制砂过程中的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707838.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87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Q50/08 , G16Y10/25 , G16Y10/30 , G16Y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品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信息化平台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进行选取,以实现混凝土原材料选取的控制;步骤二、基于信息化平台对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智能化设计,获取待施工项目对应混凝土所需的各原材料配合比;步骤三、基于信息化平台通过混凝土智能工厂结合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拌和制备,并同时对制备混凝土品质进行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步骤四、基于信息化平台采用拌合制备的混凝土进行智能化施工。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控制实现混凝土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直到结构物服役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