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604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390921.X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B22F3/10 , B22F3/20 , B22F3/24 , B22F9/08 , C22C1/02 ,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韧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高韧铝合金的成分组成为:Si2.1‑2.7wt%、Mg 1.9‑2.5wt%和Cu 1.9‑2.5wt%,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占高强高韧铝合金的0‑0.8wt%;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高强高韧铝合金的成分组成进行备料,然后通过高压水雾化法制备多角状铝合金粉末,过筛180‑220目筛,取筛下粉末,备用;将所述筛下粉末压制成型后,于惰性气氛或保护气氛下烧结60‑480min后,风冷,获得铝锭;对所述铝锭进行热挤压后,风冷,获得挤压棒;将所述挤压棒于560‑565℃条件下固溶处理60‑180min后,依次淬火、旋锻,获得旋锻件;对所述旋锻件进行双级时效处理,获得高强高韧铝合金成品。本发明的铝合金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强度,且元素组成更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90921.X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B22F3/10 , B22F3/20 , B22F3/24 , B22F9/08 , C22C1/02 ,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韧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高韧铝合金的成分组成为:Si2.1‑2.7wt%、Mg 1.9‑2.5wt%和Cu 1.9‑2.5wt%,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占高强高韧铝合金的0‑0.8wt%;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高强高韧铝合金的成分组成进行备料,然后通过高压水雾化法制备多角状铝合金粉末,过筛180‑220目筛,取筛下粉末,备用;将所述筛下粉末压制成型后,于惰性气氛或保护气氛下烧结60‑480min后,风冷,获得铝锭;对所述铝锭进行热挤压后,风冷,获得挤压棒;将所述挤压棒于560‑565℃条件下固溶处理60‑180min后,依次淬火、旋锻,获得旋锻件;对所述旋锻件进行双级时效处理,获得高强高韧铝合金成品。本发明的铝合金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强度,且元素组成更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0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55276.6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铝合金的成分为:Si1.5‑2.0wt%、Mg1.3‑1.6wt%、Cu1.3‑1.8wt%、Ti0.08‑0.14wt%、La0.06‑0.1wt%和Fe0‑0.5wt%,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的总量为铝合金总量的0‑0.8wt%。本发明的铝合金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强度,可以满足电网配件材料的应用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14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80330.0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F5/00 , C10M105/80 , B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核壳型稀土配合物以硬酯酸稀土盐为核,酰胺化合物通过配位吸附包裹在核外围构成壳;制备方法是先制备稀土盐,再将稀土盐依次与硬脂酸和酰胺化合物反应得到;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制得的核壳型稀土配合物稳定性好,作为润滑剂应用于粉末冶金工艺,具有优秀润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84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44798.9
申请日:2009-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氧化物无铅易切削黄铜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黄铜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铜52.0%-70.0%,铝0.9%-1.2%,锡0.5%-0.8%,锰0.4%-0.6%,磷0.04%-0.1%,铈或镧0.2%-2.4%,锑0.3%-0.9%,其余为锌及总量不大于0.05%的杂质。各种粉末和粘结剂按以下质量分数比配好:稀土氧化物粉末0.4%-2.4%,活化烧结剂Sb含量为20%的Cu-Sb粉2%-4%,粘结剂硬脂酸锌1%,余量为黄铜粉末。行星式球磨架混粉,球料质量比10∶1,混料6小时,混粉后立即压制;然后烧结,烧结工艺为:加热4-6小时至810-830℃的烧结温度,烧结4-6小时,烧结气氛为氢气氛,烧结完后通水冷却到室温。本发明黄铜成分中不含铅,对环境友好,适合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生产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84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044798.9
申请日:2009-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氧化物无铅易切削黄铜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黄铜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铜52.0%-70.0%,铝0.9%-1.2%,锡0.5%-0.8%,锰0.4%-0.6%,磷0.04%-0.1%,铈或镧0.2%-2.4%,锑0.3%-0.9%,其余为锌及总量不大于0.05%的杂质。各种粉末和粘结剂按以下质量分数比配好:稀土氧化物粉末0.4%-2.4%,活化烧结剂Sb含量为20%的Cu-Sb粉2%-4%,粘结剂硬脂酸锌1%,余量为黄铜粉末。行星式球磨架混粉,球料质量比10∶1,混料6小时,混粉后立即压制;然后烧结,烧结工艺为:加热4-6小时至810-830℃的烧结温度,烧结4-6小时,烧结气氛为氢气氛,烧结完后通水冷却到室温。本发明黄铜成分中不含铅,对环境友好,适合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生产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09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42723.7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9/04
Abstract: 一种无铅易切削镁硅黄铜,属金属材料的制造技术领域。黄铜的成分包括铜、锌、硅、镁、铝等合金元素,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铜58.0%~80.0%,镁0.2%~3.5%,硅0.2%~3.5%,铝0~0.6%,但硅和镁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2%~4.0%,杂质总量不超过0.05%,余量为锌。本发明在现有易切削铅黄铜和铋黄铜的基础上,针对黄铜零部件对切削加工的要求,以及成品的使用环境研发。根据国内外对含铅产品的要求,铅黄铜将强制被无铅产品取代。本发明以镁及硅代铅,实现易切削铅黄铜的无铅化。该黄铜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加工性能,无冷脆、热脆现象出现,可以应用于电工电子、水暖卫浴、玩具器件等领域,能替代现有易切削铅黄铜和无铅易切削铋黄铜。
-
公开(公告)号:CN10525199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808290.7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铜包覆铁纳米复合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复合粉为核壳结构,核壳结构内核为纳米铁粉,外壳为纳米铜膜;其制备方法是将乙酸铜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乙酸铜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将纳米铁粉加入乙酸铜溶液中,升温至40~70℃恒温反应后,固液分离,得到核壳结构铜包覆铁纳米复合粉;其应用是将复合粉按粉末冶金常规工艺压制成型,烧结后材料密度≥7.1g/cm3,晶粒尺寸≤5微米。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过程可控,制备的纳米复合粉包覆完全。制备体系含氧量底,制备过程安全稳定,制备的铜包覆铁纳米复合粉性质稳定,抗氧化能力高。能批量化生产,为高性能纳米粉末冶金材料制备提供了合适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251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08290.7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铜包覆铁纳米复合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复合粉为核壳结构,核壳结构内核为纳米铁粉,外壳为纳米铜膜;其制备方法是将乙酸铜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乙酸铜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将纳米铁粉加入乙酸铜溶液中,升温至40~70℃恒温反应后,固液分离,得到核壳结构铜包覆铁纳米复合粉;其应用是将复合粉按粉末冶金常规工艺压制成型,烧结后材料密度≥7.1g/cm3,晶粒尺寸≤5微米。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过程可控,制备的纳米复合粉包覆完全。制备体系含氧量底,制备过程安全稳定,制备的铜包覆铁纳米复合粉性质稳定,抗氧化能力高。能批量化生产,为高性能纳米粉末冶金材料制备提供了合适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14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480330.0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F5/00 , C10M105/80 , B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核壳型稀土配合物以硬酯酸稀土盐为核,酰胺化合物通过配位吸附包裹在核外围构成壳;制备方法是先制备稀土盐,再将稀土盐依次与硬脂酸和酰胺化合物反应得到;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制得的核壳型稀土配合物稳定性好,作为润滑剂应用于粉末冶金工艺,具有优秀润滑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