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硬质聚氨酯泡沫

    公开(公告)号:CN115490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360454.0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硬质聚氨酯泡沫。本发明的阻燃剂,包括复合添加型阻燃剂和复合反应型阻燃剂;所述复合添加型阻燃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1~80份无机阻燃剂、1~75份磷卤阻燃剂和5~60份有机磷阻燃剂;所述复合反应型阻燃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二(4‑羟丁基)苯基磷酸酯20~100份和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乙二醇脂30~150份;所述复合添加型阻燃剂和所述复合反应型阻燃剂的质量比为100:60~150。本发明的阻燃剂能够在不影响硬质聚氨酯泡沫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效果。

    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硬质聚氨酯泡沫

    公开(公告)号:CN1154909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60454.0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硬质聚氨酯泡沫。本发明的阻燃剂,包括复合添加型阻燃剂和复合反应型阻燃剂;所述复合添加型阻燃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1~80份无机阻燃剂、1~75份磷卤阻燃剂和5~60份有机磷阻燃剂;所述复合反应型阻燃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二(4‑羟丁基)苯基磷酸酯20~100份和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乙二醇脂30~150份;所述复合添加型阻燃剂和所述复合反应型阻燃剂的质量比为100:60~150。本发明的阻燃剂能够在不影响硬质聚氨酯泡沫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效果。

    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215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607286.5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然后基于目标参数,确定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以及预设神经网络。之后,将期望碰撞点速度输入台车运动数据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确定出目标台车脱钩位置以及脱钩点速度。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首先创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通过台车运动数学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预测期望碰撞点速度对应的台车脱钩以及脱钩点速度,提高了碰撞速度的精准度。

    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215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07286.5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然后基于目标参数,确定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以及预设神经网络。之后,将期望碰撞点速度输入台车运动数据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确定出目标台车脱钩位置以及脱钩点速度。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首先创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通过台车运动数学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预测期望碰撞点速度对应的台车脱钩以及脱钩点速度,提高了碰撞速度的精准度。

    轨道碰撞台车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04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07058.3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碰撞台车,包括马鞍形车架、质心调整单元及走行单元,质心调整单元和走行单元安装在马鞍形车架上,质心调整单元用于调整轨道碰撞台车垂直质心高度。在本申请提供的轨道碰撞台车中,由于车架为马鞍形车架,降低轨道碰撞台车空载时质心高度,同时设置质心调整单元实现质心高度调整,进而实现模拟不同车辆的功能,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轨道碰撞台车的试验通用性提高。

    一种防爬吸能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9698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11181429.0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一种防爬吸能装置,包括防爬器模块、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两侧吸能单元模块、端梁模块、车钩安装支撑座、销连接模块;所述防爬器模块与端梁模块焊接在一起,同时由斜支撑梁固定;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一端固定在防爬器模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端梁模块上;两侧吸能单元模块一端与防爬器模块进行固定,另一端固定在端梁模块上;上盖板、下盖板分别与防爬器模块、端梁模块连接;所述车钩安装支撑座与防爬器模块焊接在一起。本装置吸能容量不小于1.22MJ,碰撞力不大于4450kN,能够承受纵向1424kN压缩力,能够同时承受纵向1224kN压缩力及垂向±356kN提升力。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防止车辆垂向爬升,防爬吸能装置参与吸收碰撞动能,保持车体结构完整,减小传递到乘客身上的减速度,防止乘客伤亡。

    基于缺口导向分级触发的轨道车辆端部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2347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14711.4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一种基于缺口导向分级触发的轨道车辆端部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位侧吸能机构、中间吸能机构、二位侧吸能机构,一位侧吸能机构和二位侧吸能机构连接在中间吸能机构的两端构成一个门形结构,中间留有缺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轨道车辆缺口导向多级触发吸能机构设置在车体底架前端,当列车发生碰撞时,通过吸能结构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减少列车的碰撞撞击力峰值及加速度,防止车辆爬起,有限限制车辆司机室及客室的变形,有效保护乘客及司机的安全。经过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吸能结构的吸能行程、碰撞平台力与吸能量的分析及试验对比误差在10%,完全满足轨道客车吸能标准要求。

    一种新型防爬吸能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969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81429.0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一种新型防爬吸能装置,包括防爬器模块、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两侧吸能单元模块、端梁模块、车钩安装支撑座、销连接模块;所述防爬器模块与端梁模块焊接在一起,同时由斜支撑梁固定;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一端固定在防爬器模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端梁模块上;两侧吸能单元模块一端与防爬器模块进行固定,另一端固定在端梁模块上;上盖板、下盖板分别与防爬器模块、端梁模块连接;所述车钩安装支撑座与防爬器模块焊接在一起。本装置吸能容量不小于1.22MJ,碰撞力不大于4450kN,能够承受纵向1424kN压缩力,能够同时承受纵向1224kN压缩力及垂向±356kN提升力。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防止车辆垂向爬升,防爬吸能装置参与吸收碰撞动能,保持车体结构完整,减小传递到乘客身上的减速度,防止乘客伤亡。

    一种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92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6119.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所述测量方法应用于激光测量设备,包括:利用激光发射模块将目标波长对应的飞秒光束发射至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装置,并通过位移机构控制待测透明材料的位置;将飞秒光束进行分射和返回合并得到光路之外位置和一臂光路之中位置对应的合并光束;利用平衡互关探测模块检测合并光束的互相关信号幅值,利用伺服控制器判断互相关信号幅值是否等于预设值,调整激光发射模块的重复频率使其相等,利用计数器记录光路之外位置对应的第一重复频率值和一臂光路之中位置对应的第二重复频率值,计算得到待测透明材料在目标波长下的目标折射率。通过上述方法,提高了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测量准确度和测量效率。

    直线驱动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61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368160.8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碰撞吸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包括直线电机初级、位置调节组件、安装台构件和夹持组件;安装台构件用于设置在两个轨枕之间的安装平面上,安装台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夹持组件与两个轨道相夹持连接;直线电机初级通过位置调节组件活动连接于安装台构件,位置调节组件能够对直线电机初级相对于安装台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使直线电机初级移动至与试验车上的感应板形成预定感应间隙的预定位置。该直线驱动装置,在安装时不破坏轨枕和轨道,便于对直线电机初级的位置进行高精度和批量化调节,便于对直线电机初级进行妥善收纳,延长直线电机初级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