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骶椎置钉多功能导向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118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64412.1

    申请日:2017-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7076 A61B17/88 A61B201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骶椎置钉多功能导向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一侧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插接在滑块的插孔内,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固定齿条,所述活动块内转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旋钮,所述螺栓螺接在活动块内,所述活动齿条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内螺接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导向管的上端一侧设有手柄。该骶椎置钉多功能导向器,转动第一旋钮,可纵向移动导向管,转动第二旋钮,可横向移动导向管,导向管螺接在内螺纹筒内,可竖直调节导向管,而且采用齿轮齿条的方式进行调节,使调节更加准确,提高后续置钉的准确性,非常实用。

    一种生物医用β-钛合金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72476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311198.4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β-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合金制备;B)表面涂覆;C)热锻开坯;D)热轧;E)冷轧成形;F)热处理。本发明的β-钛合金采用高真空电弧熔炼加多次搅拌、浇铸、测相变点、真空加氩气保护均匀化、涂覆、热锻、热轧、冷轧、固溶、水淬、人工时效、水冷后,将材料加工成2mm厚的板材,制备出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β钛合金生物医用材料。本发明是一种能提高材料强度、耐磨性和抗蚀性,降低材料弹性模量,保持材料良好加工成形性能的生物医用β-钛合金的制备工艺。

    一种铍铜母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8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9407.5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铍铜母合金的制备方法,根据待制备铍铜母合金中铜、铍含量,称取铜粉和氧化铍粉末;称取石墨粉;对所述氧化铍粉末进行包膜处理后,将氧化铍粉末、铜粉和石墨粉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再对混合粉进行压制处理,获得板坯;然后对板坯进行轧制,获得碎块后,进一步破碎,获得粒径不超过1mm的坯料粉;将坯料粉于250‑310℃条件下退火0.7‑1.5h后,添加石蜡粉,混合均匀,再压制成型,获得柱状生坯;再对柱状生坯进行加压烧结,获得工作电极;然后将工作电极装入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获得铍铜母合金。本发明容易实现高铍含量的铍铜母合金的制备,且制备成功率高。

    一种获得铝合金轴向梯度力学性能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1107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70917.4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4 C22F1/002

    Abstract: 一种获得铝合金轴向梯度力学性能的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保温层、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加热系统与冷却系统之间通过保温层连接,所述保温层上设有供容置待处理工件的容槽,工件一端处于加热系统中,另一端处于冷却系统中;其方法是将铝合金工件,插入保温层上设置的容槽,然后,分别控制加热介质及冷却介质的温度,使铝合金工件两端的温度至少相差20℃,进行保温,获得轴向梯度力学性能的铝合金。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能使淬火敏感性不高的铝合金工件和薄壁管材结构的工件获得明显的轴向梯度力学性能,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及材料的应用。

    一种宽幅钛板阳极氧化液及氧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7574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99610.2

    申请日:2011-10-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宽幅钛板阳极氧化液及氧化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纯钛板或钛合金板为阳极,纯钛板为阴极,在温度为15-30℃的由H3PO4,H2C2O4,C6H11NaO7,H2O2及水组成的阳极氧化溶液中进行恒电压阳极氧化着色,得到彩色的表而氧化着色膜。本发明获得的表面氧化着色膜表面无孔,光泽美观,与基体附着紧密,耐污耐蚀性能提高。本发明优点是产品尺寸规格大、表面质量优良,采用的化学品成本低,腐蚀性小,环保性好,工艺质量稳定、设备简单、实用,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生物医用β-钛合金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1081311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35285.2

    申请日:2007-07-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β-钛合金材料,其合金成分范围以质量百分比计为:Ti-Nb(25%~30%)-Zr(1%~5%)-Fe(0.2%~1%)-Ta(10%~15%)。本发明的β-钛合金采用高真空电弧熔炼加多次搅拌、浇铸、测相变点、真空加氩气保护均匀化、冷轧、固溶、水淬、人工时效、水冷后,将材料加工成2mm厚的板材,制备出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β钛合金生物医用材料。材料性能指标分别如下:弹性模量(GPa):40-60;断裂强度:600-910;屈服强度(MPa):480-650;伸长率(%):14-18;断面收缩率(%):40-52。本发明是一种能提高材料强度、耐磨性和抗蚀性,降低材料弹性模量,保持材料良好加工成形性能的生物医用β-钛合金材料,使钛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使用性能。其生产工艺简单可靠。

    一种接触载荷稳定的弹性体滚动导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277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62399.6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滚动电接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接触载荷稳定的弹性体滚动导电结构,包括内导电环、弹性体和外导电环,所述弹性体通过预变形和接触式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内导电环和所述外导电环的轨道上,所述内导电环在旋转运动时,所述弹性体会自转和公转,将所述内导电环的电流或信号旋转传输至所述外导电环。弹性体是依靠自身的变形,在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轨道之间,产生接触压力,保证弹性体与内导电环、外导电环的稳定电接触,能够适应补偿由制造及环境因素带来的误差,确保弹性体与内导电环、外导电环的稳定电接触,具有传输功率大、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