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653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222950.8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8F220/58 , C08F222/0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元共聚高吸水树脂,由以下比例的组分组成:单体,单体占所述反应预聚液总质量的质量浓度为15%~45%,所述单体由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组成;引发剂占单体质量的百分比为0.05%~0.6%;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占单体质量的百分比为0.01%~0.08%,其余为水。该产品成本有所降低,且亲水基团间产生协同效应,明显提高了其吸水性能和耐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153977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058853.7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9J163/00 , C09J11/06 , C09J11/08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潮湿/水中固化防渗堵漏环氧胶粘剂,是按照一定的质量份配比将环氧树脂、自增韧酚醛胺改性固化剂T31、稀释剂、石油磺酸、偶联剂、促进剂二乙烯三胺、填料水泥、辅助填料氧化钙混合在一起,复配而成。本发明的在防渗堵漏环氧胶粘剂施涂胶后能在水中直接固化,且固化后粘接强度提高,耐久性好,在无需另加增韧剂的情况下胶层韧性提高,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用万能电子试验机上测试钢-钢干态涂胶时剪切强度可达15.0~22.0MPa左右,干态涂胶水中固化后粘接强度达18.0~21.0MPa,湿态涂胶水中固化时粘接强度为4.0~7.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3113544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36101.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8G14/073 , C08G59/62 , C09J16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酚醛改性胺类固化剂,该固化剂由混合酚、多聚甲醛和混合胺通过Mannich反应缩聚制得;制备方法是先于35~45℃的条件下加入苯酚、壬基酚和间甲酚混匀后,依次加入己二胺和三乙烯四胺,再在逐步升温至70~80℃的过程中分批加入多聚甲醛反应,多聚甲醛加完后于70~80℃下继续反应,反应完成后,即得;该固化剂在水中可直接固化且具有一定韧性,固化效果良好,通过该固化剂固化的环氧树脂具有较强的干态剪切粘接强度和水中固化剪切粘接强度;该固化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397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59344.6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9J163/00 , C09J163/02 , C09J11/06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新材料或高分子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室温固化耐热环氧胶粘剂的配方,由组分A和组分B复配组成,组分A包括环氧树脂和偶联剂,组分B包括固化剂和耐热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为:环氧树脂90-100份,偶联剂3-7份,固化剂25-40份,耐热填料25-140份;所述固化剂为:酚类物质、醛类物质和胺类物质按照酚类物质∶醛类物质∶胺类物质=1∶(0.6-1.2)∶(1-1.6)的质量份配比在70℃-100℃的温度下采用一步法反应1.5h-3h合成的固化剂。该环氧胶粘剂耐热剪切强度和室温剪切强度均满足结构胶粘剂要求并达到或超过现有牌号的耐热胶粘剂的性能,并且原料都是市场上常见的产品,简单易得,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15373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59330.4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8G59/62 , C08G8/28 , C08G8/08 , C09J16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新材料或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温固化耐热环氧树脂固化剂。该固化剂由酚类物质、醛类物质和胺类物质组成,酚醛胺的摩尔比为1∶0.6~1.2∶1~1.6;其中酚类物质为苯酚、间甲酚或双酚A;醛类物质为多聚甲醛、糠醛或甲醛;胺类物质为乙二胺、1,6-己二胺或二乙烯三胺。本发明的固化剂能形成具有一定链长的柔性链和酚醛骨架。该类固化剂与EP混合后酚醛骨架可以提供较高的耐热稳定性,柔性链可以在大大提高环氧固化物韧性的同时还可以形成环扣式结构,大大增加耐热体系的“伪交联点”使环氧胶粘剂耐热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4469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539518.1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2 , C02F1/28 , C08F289/00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2/3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吸附树脂,以吸附剂BLPAS为原料,将原料进行以下处理制备得到:(1)取5g吸附剂BLPAS置于150‑250mL浓度为0.5‑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于10℃~40℃下浸泡1‑3小时,得混合浸泡物;(2)然后将所述混合浸泡物加热到70‑100℃反应0.5‑2.0h,过滤得到反应产物,用蒸馏水冲洗,直到洗涤流出液呈中性;(3)将所述反应产物在65℃~75℃下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得到复合吸附树脂。通过以上处理方法可以协调改性木质素基吸附剂结构中螯合基团与离子交换基团的比例,显著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4469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39518.1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2 , C02F1/28 , C08F289/00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2/38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5 , B01J20/3208 , B01J20/3285 , C02F1/285 , C02F1/288 , C02F2101/20 , C08F289/00 , C08F220/56 , C08F2220/585 , C08F222/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吸附树脂,以吸附剂BLPAS为原料,将原料进行以下处理制备得到:(1)取5g吸附剂BLPAS置于150‑250mL浓度为0.5‑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于10℃~40℃下浸泡1‑3小时,得混合浸泡物;(2)然后将所述混合浸泡物加热到70‑100℃反应0.5‑2.0h,过滤得到反应产物,用蒸馏水冲洗,直到洗涤流出液呈中性;(3)将所述反应产物在65℃~75℃下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得到复合吸附树脂。通过以上处理方法可以协调改性木质素基吸附剂结构中螯合基团与离子交换基团的比例,显著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61749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58856.0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8G59/62 , C08G8/28 , C08G8/08 , C09J16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新材料或建筑胶粘剂固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增韧环氧树脂固化剂,由壬基酚、多聚甲醛和乙二胺组成,各组分所占摩尔比例为:壬基酚1.2mol~1.8mol;乙二胺1.5mol~2.2mol;多聚甲醛0.6mol~1.2mol。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自增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方法,具体步骤为:a)按上述摩尔比将壬基酚加入反应釜;b)加入上述摩尔比的乙二胺,室温搅拌4-6分钟;c)然后边升温边加入上述摩尔比的多聚甲醛,升温到75-85℃,保温1.5-2.5小时左右。冷却降温到20-25℃得自增韧环氧树脂固化剂。该自增韧环氧树脂固化剂剪切粘接强度、拉伸强度和耐冲击强度都有增强,且无需脱水操作,一步完成,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94468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541761.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吸附剂,该吸附剂采用接枝共聚法由木质素磺酸钠(LS‑N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过硫酸钾(KPS)、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膨润土制备得到。本发明的复合吸附剂去掉了原来的两种主要成分壳聚糖和马来酸酐,引入一种新的成分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之后,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94468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41761.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吸附剂,该吸附剂采用接枝共聚法由木质素磺酸钠(LS‑N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过硫酸钾(KPS)、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膨润土制备得到。本发明的复合吸附剂去掉了原来的两种主要成分壳聚糖和马来酸酐,引入一种新的成分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之后,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