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闭式模锻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及触变挤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1257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054785.1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循环闭式模锻方法、模具以及触变挤压成形工艺。其方法是:借助循环闭式模锻模具对镁合金铸坯进行预变形处理,反复模锻次数为2~6次,将大变形处理后的镁合金坯料加热到固相线温度以上2~5℃,保温5~15min;重熔浆料移入挤压模具,挤压成形。本方法获得预处理坯料组织均匀,细小,半固态触变挤压成形后的零件组织细小、圆整、均匀,机械性能获得提高。

    循环闭式模锻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及触变挤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125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4785.1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循环闭式模锻方法、模具以及触变挤压成形工艺。其方法是:借助循环闭式模锻模具对镁合金铸坯进行预变形处理,反复模锻次数为2~6次,将大变形处理后的镁合金坯料加热到固相线温度以上2~5℃,保温5~15min;重熔浆料移入挤压模具,挤压成形。本方法获得预处理坯料组织均匀,细小,半固态触变挤压成形后的零件组织细小、圆整、均匀,机械性能获得提高。

    回转体类铸件的成型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35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350489.7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体类铸件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浇道设计和浇铸工序,所述浇道设计包括:双重横浇道和双重直浇道设计:大端缝隙直浇道与小端缝隙直浇道之间经第二横浇道相连通,铸件大端和小端采用不同数量的直浇道。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因浇道数量引起回转体类铸件小端过热,从而导致成型得到的回转体类铸件小端出现疏松、缩孔等缺陷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一种用于熔模精密铸造的蜡模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306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866496.9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模精密铸造的蜡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合模(2)配制蜡料:将蜡料加入到压蜡机的保温炉中,将温度升高至90~100℃,待蜡料完全融化后,边搅拌边加入粒度6~14μm、含量3~5wt%的碳化硅颗粒,加入完成后静置20~30min,在压蜡机冷却槽中注入20~25℃的冷却水,将蜡温降至55~60℃待用;(3)压制蜡模:将压蜡机中的蜡料通过注蜡枪在0.3~0.5MPa的压力下注入模具型腔中,待排气孔中有蜡排出时,停止注蜡,然后开启模具水冷系统,流量控制在5~8L/min,当测温热电偶检测到蜡温≤35℃后,打开模具取出蜡模。本发明起到骨架增强提高蜡模的强度的作用,有效减少蜡模的尺寸收缩和变形,制备的蜡模精度可以达到±0.5mm,收缩率稳定在0.40%内。

    一种微合金化铝合金的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709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35826.0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合金化铝合金的铸造方法,包括:熔体充型,将砂型放置于低压铸造机中隔板上,将热电偶末端与测温表连接,将微合金引入装置与低压电加热装置连接,将液位检测器与液位指示灯连接;当低压铸造机内铝合金熔体温度达到680‑710℃时开始充型;电加热,将低压电加热装置的电压控制为24‑36V,电流控制为2000‑2600A,加热时间控制为3‑7秒;冷却,电加热完成后,在微合金引入装置上的中空管内部通入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将压缩空气压力为0.3‑0.4MPa,通气时间为10‑20秒。本发明在铝合金铸造过程中能够通过微合金引入装置从砂型的局部位置引入微合金,进而实现铸造铝合金局部或区域微合金化,使得铸造铝合金局部强韧性好,能够满足海洋装备用铸造铝合金长期服役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