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传热系数的热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53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9918.7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传热系数的热管装置。包括直筒型的重力式热管(1),重力式热管(1)的底端内部设有液态蒸发段(2),液态蒸发段(2)上设置气态冷凝段(3),重力式热管(1)的顶端与气体控制单元连通,气体控制单元能够将不凝性气体(4)输入重力式热管(1)的顶端内,或将不凝性气体(4)从重力式热管(1)的顶端内抽出,实现重力式热管(1)的重置。本发明能够改变重力式热管(1)的实际冷凝面积,达到调节重力式热管(1)的整体传热系数的目的,可实现重力式热管(1)的快速非能动开启,降低了结构的泄漏率要求,提高了重力式热管(1)的可维护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核电站变风量通风系统试验台架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6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9233.8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变风量通风系统试验台架及测试方法,台架包括:与核电站不同类型场景对应的测试房间;电加热器,用于模拟实际负荷;无极调节风冷冷水机组,用于提供无极调节冷源;空气处理机组及输送设备,用于将处理后送风输送至测试房间,将测试房间排风输出;测试仪表,用于监测状态参数;智能控制器,用于确定电加热器的功率和空气处理机组及输送设备的运行工况,根据实际负荷调整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开度和风机转速,并根据状态参数监控试验过程。本发明能够根据核电站的实际场景对变风量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测试,得到适合的运行控制策略,提高并验证变风量通风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经济性和智能化水平。

    反应堆模型、反应堆通风测试装置与反应堆通风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5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276834.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应堆模型、反应堆通风测试装置与反应堆通风测试方法,所述反应堆模型包括:外壳、堆容器和固定屏蔽部;所述堆容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固定屏蔽部位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堆容器壁面与所述外壳之间保留空隙以形成堆坑,所述堆坑为风流过所述堆容器壁面的通道;所述反应堆模型上设置管道接口,用于连接送排风系统以至少向所述堆坑通风。反应堆模型、反应堆通风测试装置与反应堆通风测试方法,利用反应堆模型模拟反应堆原型,该模型具有与原型较高的相似率,同时试验的可操作性好,模型制作成本低。对应的反应堆通风测试装置与反应堆通风测试方法利用所述反应堆模型进行测试,易于操作,节省了开展反应堆通风测试研究的成本。

    核电站通风房间用无风管通风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28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92249.X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核电站通风房间用无风管通风器,包括通风器本体;一对弹性隔板将通风器本体的内部分隔成上下间隔设置的送风腔和排风腔;送风腔与位于通风房间外的送风管相连通;排风腔与位于通风房间外的排风管相连通;送风风口与送风腔相连通;排风风口与排风腔相连通;压差测控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可转动地设置于一对弹性隔板之间;流量调节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一转动板相连接。本发明将送风管和排风管设置在通风房间外,可以减少房间内通风器本体和风管布置所需的安装空间。此外,通过弹性隔板、压差测控装置、传动组件以及流量调节组件的配合能够实现对通风房间内部压差的自动调节,减少人工参与和对电仪系统的依赖,提高风量调试的精度和可靠性。

    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270864.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测试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堆模型、加热系统、送排风系统和测量系统;所述反应堆模型用于模拟反应堆原型通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模型内,用于加热所述反应堆模型内部,以模拟所述反应堆原型的发热状态;所述送排风系统连接所述反应堆模型,用于向所述反应堆模型通风,并带走所述反应堆模型内的热量;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模型以及所述送排风系统内,用于获取所述送排风系统向所述反应堆模型通风时的通风散热特性测量数据。该装置和方法可以用于对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或对经过模拟计算获得的反应堆通风散热特性进行验证。

    防火板风管及防火板风管的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91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94187.0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火板风管及防火板风管的装配方法,防火板风管包括至少两个防火管段和管段连接件。防火板风管现场安装时,将两个防火管段对接放置,通过管段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两段防火管段,再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管段连接件及其内侧的第一防火板,以将管段连接件固定在防火管段上。防火管段在工厂批量加工制作,防火管段现场通过管段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组装即可,相比原有切割和错位拼接的方式,防火板风管组装快速便捷、节约人力、节省物料,可极大缩短现场安装工期,同时有利于控制现切割粉尘,改善生产环境,保证人员健康。此外,本结构的防火板风管的同一根风管可在不同区域进行多点同时安装,防火板风管方便拆卸和更改。

    一种带正常和应急制冷功能的新型热管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391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29791.3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主控室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正常和应急制冷功能的新型热管空调系统,用于核电厂的主控室或电气设备间房间(18)的制冷,包括设有冷凝段和蒸发段的分离式热管(3);冷凝段设置制冷机(1)用于带走冷凝段的冷凝散热量;蒸发段设有主动式冷梁(10),用于吸收主控室或电气设备间房间(18)内部的热量,主动式冷梁(10)设置在主控室或电气设备间房间(18)内。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热管空调系统通过制冷机(1)的冰蓄冷功能和分离式热管(3)的非能动换热的方式,相比传统空调加应急柴油机的能动模式,有效解决了成本高,可靠性差的问题。且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热管空调系统在正常工况也可运行,降低正常通风系统的设备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