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739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8687.1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超声波发生器置于盐水中,加入完毕后,超声波发生器继续工作,然后将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开启工作,同时向所述盐水中加入疏水缔合聚合物,然后关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保持温度继续搅拌,使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即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本发明的方法对于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的普适性好。本发明能加速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得到均一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能用于高矿化度条件下的聚合物驱油技术和调剖技术中,使石油的采收率得以提高。

    一种模拟聚合物溶液交替注入的自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955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3624.X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聚合物溶液交替注入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聚合物交替注入实验装置和自动切换控制装置;聚合物交替注入实验装置中平流泵输出端并联连接三个中间容器的输入端,三个中间容器的输出端与岩心夹持器的输入端连接;岩心夹持器输出端底部设置有集液容器,岩心夹持器还连接围压泵。自动切换控制装置中的高压气动阀分别设置在每一中间容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且各高压气动阀均与电磁阀组连接,电磁阀组的工作气源由空气压缩机提供。每一高压气动阀与中间容器的输出端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岩心夹持器的输入端也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信号通过控制箱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相关实验中。

    圆台筒体状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21381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602575.2

    申请日:2010-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台筒体状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圆台筒体与设置在所述圆台筒体小口径端的圆柱筒体组成的圆台状筒体;所述圆台状筒体上设有密封盖A和密封盖B;所述密封盖A位于所述圆柱筒体端,所述密封盖B位于所述圆台筒体端,所述密封盖A和密封盖B上分别设有密封管线接头a和密封管线接头b;所述圆柱筒体腔内设有与之过盈配合的圆环柱体;所述圆环柱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盖B之间设有胶结砂体,所述胶结砂体内设有与所述圆环柱体的内腔相连通的圆柱孔。本发明提供的剪切模拟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工艺中。

    带清洁器和清洁槽的加速聚合物溶胀颗粒溶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4327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9064.2

    申请日:2013-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清洁器和清洁槽的加速聚合物溶胀颗粒溶解装置。它所包括储液腔、拉伸机构和清洁器,拉伸机构和所述清洁器均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拉伸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配合的上定齿盘、动齿盘和下定齿盘;上定齿盘的下表面上设有圆齿圈a,每个同心圆齿圈a由上定齿组成;动齿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同心圆齿圈b,每个同心圆齿圈b由动齿组成;下定齿盘的上表面上设有圆齿圈c,每个同心圆齿圈c由下定齿组成;动齿与所述上定齿和下定齿均可啮合配合,且上定齿和下定齿与动齿相啮合的端面上均设有若干个梯形槽;清洁器设于所述上定齿盘的上部,且固定在传动轴上。本发明的溶解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均一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可用于高矿化度条件下的聚合物驱油技术中,使石油的采收率得以提高。

    一种海上稠油热化学采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534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03967.3

    申请日:2012-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稠油热化学采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高温尾气或燃烧废热加热换热器中的注入水至150℃~200℃;然后由所述注入水在线携带表面活性剂,段塞注入催化剂溶液,二者注入稠油油层进行化学强化热力驱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因地制宜,废热回收,节能利用,在线提升注入水温度实现低温热水驱油,条件更缓和(较传统稠油注蒸汽热力采油),投入和维护费用更低,实现节能增效的海上稠油热化学驱油。

    一种凝胶/聚合物驱交替注入时机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15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82194.5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聚合物驱交替注入时机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产出液含水率和驱油体系的注入量确定交替时机1、交替时机2和交替时机3;所述交替时机1为当产出液含水率达一定值时所对应的时期;所述交替时机2为当驱油体系2注入量为0.05~0.3PV所对应的时期;所述交替时机3为当驱油体系3注入量为0.45PV与所述驱油体系2的注入量的差值所对应的时期。在所述交替时机1改注的所述驱油体系2的粘度大于之前注入的驱油体系1的粘度;在所述交替时机2改注的所述驱油体系3的粘度小于所述驱油体系2的粘度。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实施化学驱的非均质油藏获得不同的驱油效果,提高低渗层的动用程度。

    一种提高聚合物注入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127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69817.0

    申请日:2015-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聚合物注入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注入井中注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作为前置段塞,再注入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聚合物驱,最后进行水驱。采用的牺牲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因CTAB带有阳离子基团,能够与带负电的储层矿物形成强烈的吸附作用;同时,还可以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阳离子疏水基形成静电相斥从而减弱其与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隔离聚合物与储层,降低聚合物在近井地带吸附量的目的,同时,节约了聚合物使用成本,所使用的牺牲剂与地层水及聚合物有良好的配伍性,可广泛应用于与油田聚合物相关的驱油过程中降低聚合物在近井地带的吸附问题。

    一种降低油田驱油用聚合物吸附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366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69957.8

    申请日:2015-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油田驱油用聚合物吸附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注入井中注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作为前置段塞,再注入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聚合物驱,最后进行水驱。采用的牺牲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因CTAB带有阳离子基团,能够与带负电的储层矿物形成强烈的吸附作用;同时,还可以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阳离子疏水基形成静电相斥从而减弱其与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隔离聚合物与储层,降低聚合物在近井地带吸附量的目的,同时,节约了聚合物使用成本,所使用的牺牲剂与地层水及聚合物有良好的配伍性,可广泛应用于与油田聚合物相关的驱油过程中降低聚合物在近井地带的吸附问题。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7260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31180.X

    申请日:201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式Ⅰ中,m为数均聚合度时,为2888~4129之间的自然数,n为数均聚合度时,为7684~27280之间的自然数;m为重均聚合度时,为4393~6397之间的自然数,n为重均聚合度时,为11686~44601的自然数。本发明提供的阳离子聚合物可作为一种有机絮凝剂,具有水溶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解决由于稠油油田产出的含油污水中乳化油、固悬物去除率低的问题。此外,该絮凝剂还具有浮渣生成量少,浮渣中含水率低、含油率高的优点。

    一种热力采油辅助增效化学剂

    公开(公告)号:CN102643636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103721.6

    申请日:2012-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力采油辅助增效化学剂。该化学剂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所述组分A为石油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所述石油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是由原油与脱酸剂经反应得到的;所述组分B为碳酸氢铵、碳酸铵、碳酸氢钠、氯化铵和亚硝酸钠中至少三种物质组成;所述组分C为有机金属盐或离子液体。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热力采油辅助增效化学剂中三种组分皆价廉易得、单一作用互为补充、协同增效,稠油注热、焖井和采油阶段,近井区域油层自生表面活性剂、气体和催化剂都发挥作用,达到稠油乳化降粘、气驱效果和催化改质降粘,远井区域自生表面活性剂和产生气体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稠油溶气膨胀降粘或油层产气增强稠油低温乳化降粘等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