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62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643792.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介质层金属墙去耦结构,包括:公共接地板上设置有介质基板;两组天线组件对称设置在介质基板上;金属墙垂直贯穿介质基板,并与公共接地板连接,金属墙位于两组天线组件之间;金属墙的两个相对表面对称设置有多个尺寸相同的金属条带;多个金属条带包括:第一金属条带、第二金属条带和第三金属条带,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三金属条带分别位于金属墙的两端,第二金属条带位于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三金属条带之间,每个金属条带的长度方向沿金属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每个金属条带的长度与金属墙的宽度相同;其中,第二金属条带邻近天线组件的微带线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双介质层金属墙去耦结构,既达到了较好的去耦效果又修正了H面的辐射方向图。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7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2554.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SO‑MTD的无线覆盖网络垂直切换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和目标终端感知到的目标网络的实时信号强度,生成备选网络集,构建每个备选网络的每个判决参数对应的隶属度函数矩阵和区域分值评价函数矩阵,然后计算每个备选网络的每个判决参数的定量评价值;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判决参数对应的定量评价值的权重并计算得到综合性能参数,选取综合性能参数最佳的备选网络进行切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从终端节点能够连接的网络中筛选备选网络由此排除部分网络从而大幅度降低计算量,并且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针对性地选取对应业务类型的综合性能参数最佳的备选网络,有效保障网络切换时的业务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7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3800.4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型调频扩频缓解LoRa网络拥塞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将传感器节点进行分区并将每个分区内的传感器节点分为簇首节点和分区内节点,根据缓存占用率判断分区内节点或簇首节点是否发生拥塞,当分区内节点发生拥塞时,调整分区内节点的发送速率,根据分区内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优先级调整数据包的扩频因子和信道竞争次数,当簇首节点发生拥塞时,降低分区内节点向簇首节点发送优先级低于第一阈值低的数据包的速率,并调整簇首节点的扩频因子的数值。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优先级调整扩频因子和数据传输方式,保证整体网络的正常运行,减少重要数据的丢包率,优化LoRa网络资源的分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360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76507.1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WiFi6无线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方法通过基于虚拟化技术和边缘计算,通过虚拟哨兵侦听目标接入点周边的工作信道信息,工作信道信息包括接入点连接信息;根据接入点连接信息,确定非空工作信道;获取目标终端的移动性信息和非空工作信道的资源分配数据;当根据移动性信息和资源分配数据确定触发切换时,切换目标终端的网络连接为非空工作信道对应的目标网络,采用本申请的方案,通过虚拟哨兵精确地捕捉到周边工作信道,确定出非空工作信道后,在进行网络切换时,只需扫描非空工作信道即可,缩短了扫描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网络切换的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74745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08585.X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无线接入网通信协作波束赋形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信息接收机传输速率模型和能量接收机能量模型,建立5G智能电网系统模型;确定电力节点功耗模型和前传链路功耗模型,建立系统功耗模型;基于5G智能电网系统模型和系统功耗模型,建立优化问题模型;对优化问题模型进行转换和求解,得到系统功耗最小化的最优解。本发明设计的波束赋形,能实现通过逐次凸逼近和平滑逼近技术来寻找近似最优解,同时遵守数据速率、前传容量和每个远端射频单元发射功率的约束。收敛速度快并且计算复杂度低,取得了较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6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43802.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向图修正的立体结构,包括:公共接地板,所述公共接地板上设置有介质基板;两组天线组件,两组所述天线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上;金属墙,所述金属墙垂直贯穿所述介质基板,并与所述公共接地板连接,所述金属墙位于两组所述天线组件之间;所述金属墙的两个相对表面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尺寸相同的金属条带,两个所述金属条带邻近设置,其中一个所述金属条带位于所述金属墙远离所述天线组件的馈电端的一端,且两个所述金属条带上均设有缝隙。本发明提供的方向图修正的立体结构,不仅达到了较好的去耦效果而且还修正了天线的H面辐射方向图。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9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56740.6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力需求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区域某一时间跨度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作为预测数据集;将预测数据集输入负荷预测模型中,确定目标区域待测时间段内的电力需求负荷预测结果;其中,所述负荷预测模型是基于目标区域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训练得到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负荷预测模型,采集目标区域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确定目标区域范围内用户的需求对电力能耗的影响,以此提高预测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以使得根据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发电时能够有效的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优化电力资源管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494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274930.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管廊空间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将第一信号输入预先构建的第一位置估计模型中,获得预测的第一位置估计;将第二信号输入预先构建的第二位置估计模型中,获得预测的第二位置估计;提取第二信号的信号特征;将信号特征输入预先构建的传输条件模型中,获得预测的视距传输概率和非视距传输概率;根据第一位置估计、第二位置估计、视距传输概率和非视距传输概率,确定定位结果。本实施例的定位方法能够实现狭长区域的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223534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0937388.3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67/568 , H04L67/10 , H04L67/60 , G06Q40/04 , G06Q3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主动式缓存交付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分发网络缓存交付模型,构建用于内容交付市场的联盟区块链模型;基于所述联盟区块链模型与智能合约技术,将内容交付网络内容预取,并在交付过程中进行自组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内容交付市场的联盟区块链模型,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对内容交付网络的内容预取和交付过程的自组织,并实现对内容交付网络主体的可信审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449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274930.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管廊空间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将第一信号输入预先构建的第一位置估计模型中,获得预测的第一位置估计;将第二信号输入预先构建的第二位置估计模型中,获得预测的第二位置估计;提取第二信号的信号特征;将信号特征输入预先构建的传输条件模型中,获得预测的视距传输概率和非视距传输概率;根据第一位置估计、第二位置估计、视距传输概率和非视距传输概率,确定定位结果。本实施例的定位方法能够实现狭长区域的精确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