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工程用于固定大型阀门的混凝土支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1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8437.9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工程用于固定大型阀门的混凝土支墩施工方法,所述混凝土支墩包括一期混凝土和二期混凝土,支墩本体通过竖向钢筋固定在地板上,一期混凝土为支墩的主体结构,用于阀门安装施工时的支撑;二期混凝土位于一期混凝土的四个角部,每块二期混凝土均有两个侧面和下底面与一期混凝土相邻,另外两个侧面和上表面为临空面,为阀门地脚螺栓的安装和调节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本发明一期混凝土为阀门施工期安装提供了支撑作用,预留二期混凝土为阀门地脚螺栓安装和调节提供了临空面,操作空间大、施工方便;一、二期混凝土结合面方便凿毛,使一、二期混凝土结合紧密,从而使地脚螺栓能够可靠地固定在支墩内。

    一种坝后压坡堆置施工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26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67057.1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坝后压坡堆置施工方法,包括:修建经大坝底部至坝后压坡场地底部的前期坝后压坡施工道路,运送大坝前期开挖弃渣至坝后压坡场地;修建穿过大坝坝肩一侧山体至坝后压坡场地的坝肩施工交通洞,运送大坝中期开挖弃渣至坝后压坡场地;修建从坝肩施工交通洞的出口至上部坝后压坡体顶部设计高程位置的后期坝后压坡施工道路,通过坝肩施工交通洞和后期坝后压坡施工道路,运送大坝后期开挖弃渣至坝后压坡场地。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坝后压坡的堆置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坝后压坡位于河谷地带弃渣堆置施工难度大,开挖出渣道路需要和坝体填筑道路结合布置困难多的难题。

    一种带通气口的无压隧洞检修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89515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28259.3

    申请日:201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5/00 E02B5/08 E02B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通气口的无压隧洞检修通道,在施工支洞末端依次设置检修通道段、通气口段,通气口段与无压隧洞段相交,检修通道段采用口字形承载结构,口字型承载结构上部设置有通道使施工支洞与通气口段之间相通,在通道上设置有通气格栅钢筋网。所述无压隧洞段包括无压隧洞非标准段和无压隧洞标准段,无压隧洞非标准段与通气口段相交处采用半城门洞半矩形断面的直洞段,半城门洞半矩形断面的直洞段与无压隧洞标准段采用半边式渐变段相接。本发明既满足了长距离无压隧洞进洞检修的要求,又具备长距离无压隧洞通气条件;结构布置经济实用,提高了无压隧洞运行的安全度和使用效率。

    一种防止地下泵站与高转速机组共振的抗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330194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0354774.X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地下泵站与高转速机组共振的抗振结构,在地下泵站厂房的上游侧边墙和下游侧边墙外侧的岩壁上开有抗振槽,抗振槽从进水管/出水管的顶部开始延伸到电动机层楼板高程,在抗振槽内设置系统锚杆,系统锚杆一端锚入岩体,另一端通过锚杆端部弯折与边墙钢筋连接,抗振槽内浇筑有混凝土。抗振槽内混凝土与地下泵站厂房边墙混凝土同时浇筑而一体形成。可有效提高围岩和厂房结构的整体性,通过增加厂房结构自振频率,加大与高转速机组转动频率的错开度,从而避开共振区域,保证了地下泵站厂房结构的抗振安全。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复合型沉沙池

    公开(公告)号:CN210905095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1312081.3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复合型沉沙池,包括进水分流系统、沉沙池工作段、集水泄流段和冲排沙系统,沉沙池采用半地下式布置,主体结构位于地面以下,沉沙池顶部布设有固定或活动式的封闭屋顶,沉沙池顶部与外部交通通道衔接。进水分流系统采用梁板结构封闭;沉沙池工作段和集水泄流段采用可重复拆装型轻型保温屋顶封闭;复合型沉沙池在斜板沉沙区采用高耐寒斜板材料。本实用新型结合复合型沉沙池的结构布置和运行特点,进行了经济实用的耐寒保温设计,有利于复合型沉沙池的进一步推广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地下厂房岩壁分层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798794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285321.9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厂房岩壁分层排水系统,包括多个围岩排水孔、布置在岩壁开挖面和喷混凝土之间的排水管,排水管在洞壁高度方向分成独立的若干段,每段排水管的高度与所在地下厂房的每层高度相匹配对应,在各层楼板上分别设置有排水沟,每个楼层内的一段排水管依次与所在高度的若干围岩排水孔相接,排水管的底部穿过喷混凝土层和边墙衬砌混凝土后伸入所在楼层排水沟内,在相邻上下两层排水沟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竖向排水导管。排水管沿洞壁高度方向每层都有出水口,便于在运行期查看围岩的渗水情况,方便排查排水管堵塞的部位,即使堵塞也有条件疏通,大大降低了围岩系统排水失效的概率,为洞室安全提供了保障。

    一种增加过流能力的定期冲洗式沉沙池

    公开(公告)号:CN210728760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311924.8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加过流能力的定期冲洗式沉沙池,包括进水分流系统、水沙分离工作段、集水溢流系统和冲排沙系统,水沙分离工作段分为平流区和表面集水区,水沙分离工作段采用n个池室,每个池室设置2个池厢的2n个池厢的布置形式,水沙分离工作段在各池厢隔墙上悬挑设置纵向人行走廊,共4n道纵向人行走廊,利用池厢横向结构缝处双横梁设置横向人行走廊,2n个池厢在表面集水区各池厢独自设置纵向集水槽,共4n道纵向集水槽,纵向集水槽沿程过流宽度相等,底坡为顺向陡坡设计。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沉沙池及上下游水工建筑物的运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沉沙池的有效过流能力;方便了沉沙池运行期的清淤、冲洗、检修和维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长深竖井中的浇注母线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404646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296341.2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深竖井中的浇注母线安装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绝缘固定套件,每组绝缘固定套件包括两根背对背设置的槽钢,和两根紧固在两根槽钢的端部并使两根槽钢相距一定水平间距的穿心螺杆,浇注母线穿在两根槽钢与两根穿心螺杆围成的空间,并通过卡在两根穿心螺杆上与槽钢背部紧贴的两对固定夹将浇注母线固定,上下两组绝缘固定套件之间通过弹簧螺栓连接支撑,下部的绝缘固定套件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竖井侧壁上。有效提高了大重量的浇注母线在长深竖井中安装的牢固性,避免浇注母线因重力滑落造成人员伤亡。

    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737483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312103.6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包括第一输水通道和第二输水通道,在第一输水通道末端设置有沉沙池,沉沙池末端依次设置有排沙通道和集沙池,沉沙池后半段侧面与第二输水通道相接,第一输水通道和第二输水通道中部有分岔,通过清水旁通通道连通。水源泥沙含量不满足取水水质对含沙量的要求时,经由沉沙池过水;水源泥沙含量较低且满足取水水质对含沙量的要求时,经由清水旁通隧洞过水。沉沙池采用多室多厢交替运行模式。沉沙池经水沙分离后,下部淤积泥沙经由集排沙系统的排沙通道冲排至指定集沙地,也可人工机械清除。大大提高了取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减少了运行期间人工和机械清除沉沙的工作量,且可实现水中泥沙的高效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带通气口的无压隧洞检修通道

    公开(公告)号:CN208733572U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21189639.9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通气口的无压隧洞检修通道,在施工支洞末端依次设置检修通道段、通气口段,通气口段与无压隧洞段相交,检修通道段采用口字形承载结构,口字型承载结构上部设置有通道使施工支洞与通气口段之间相通,在通道上设置有通气格栅钢筋网。所述无压隧洞段包括无压隧洞非标准段和无压隧洞标准段,无压隧洞非标准段与通气口段相交处采用半城门洞半矩形断面的直洞段,半城门洞半矩形断面的直洞段与无压隧洞标准段采用半边式渐变段相接。本实用新型既满足了长距离无压隧洞进洞检修的要求,又具备长距离无压隧洞通气条件;结构布置经济实用,提高了无压隧洞运行的安全度和使用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