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式光催化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55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88211.3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流式光催化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流式光催化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具有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经布水板分隔成位于下方的光催化反应区和位于上方的人工湿地区;所述光催化反应区内置有光催化型填料,光催化反应区外设有发射的光能使所述光催化型填料进行光催化反应的光源,光催化反应区侧壁上设有能使光源发射的光进入光催化反应区内的透光部位;所述人工湿地区内置有人工湿地填料;所述反应容器下部设有所述光催化反应区的进水口,反应容器上部设有连通人工湿地区的出水口。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低温区域人工湿地系统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48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28556.1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区域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滤床,其特征在于在滤床上部还设置湿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种植土和处在底部的覆盖在人工湿地滤床上的土工布,所述人工湿地滤床被暗埋在所述湿地保温层之下;所述滤床的底部设置砂保护层,在砂保护层上铺设滤床的防渗层,且防渗层一直延伸到保温层的种植土所处的高度;所述系统还设置有通气系统,所述通气系统的通气管从人工湿地滤床的生物滤料层通达保温层上方的大气。本发明解决了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区域运行难的技术问题,为人工湿地在低温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我国低温区域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具有较强的市场应用和推广前景。

    一种河湖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1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85504.X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生物促生液通入至高压喷枪中,并喷射在河道底泥上,静置1-2天;将反应后的底泥进行混合搅拌20-30分钟;向反应后的底泥表面均匀放置一层修复剂并静置2-4天;将反应后的底泥进行混合搅拌10-30分钟;将生物促生液通入至高压喷枪中,并喷射在河道底泥上,静置1-2天;将反应后的底泥进行曝气1-2小时后,停止曝气,并静置40-60分钟后,将上浮的絮凝物进行去除,即可完成对河湖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能快速络合、吸附水体与底泥中的污染物并絮凝固化,能有效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有效除低水体与底泥中N、P、COD与色度。

    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54611.0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在河道内对应现状直立式河岸设置仿自然河道形态的驳岸结构,现状直立式河岸和相应的驳岸结构之间形成有从直立式河岸向驳岸结构倾斜的缓坡,该缓坡上种植有植物。本发明通过块石粘结堆砌形成的驳岸结构在河道内勾勒出仿自然河道形态,在驳岸与现状直立式河岸形成的封闭浅水区域内进行植被群落的恢复,改善城市河道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本发明通过河道内地形重塑增加河道结构的复杂度,增加水力条件的多样性,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避难和休息场所,通过植被恢复还可净化河道水质,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构建健康河流水生态系统。本发明适用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