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2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42212.9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区河道的边坡布置结构。本发明适用于河道整治工程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区河道的边坡布置结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区河道的边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主体,其主体为土壤;支撑框架,设于所述边坡主体的内部,用于对所述边坡主体内的土壤提供内部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32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502648.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池高效脱氮除磷控制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池高效脱氮除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获取反应池系统进水端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体积指数和流量,反应池系统中好氧池的溶解氧浓度,反应池系统中厌氧池的污泥负荷,反应池系统中二沉池的SS浓度;S2、基于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体积指数、流量、溶解氧浓度、污泥负荷和SS浓度控制好氧池的鼓风曝气系统、二沉池的污泥泵、好氧池和厌氧池之间的回流污泥泵、厌氧池前端碳源投加设备、好氧池和厌氧池进水端的流量分配比例调节阀、污泥回流泵的加药设备、二沉池的药剂投加设备和污水提升泵。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26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77925.1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区河道处带消力池的护坡结构,具有铺设在河道两岸上的河道护坡,其特征在于:在河道的河道主槽与河道护坡之间布设有高于河道常水位的游步道,在所述游步道内设有消力结构,消力结构的进水端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通过消力结构消力的雨水通过排水口排到河道内。在排水过程中,雨水流经进水管、导水管、出水管,通过排水结构的变化,分散水流的冲击力,以减缓水流进入消力池的速度和冲击力;水流从出水管排出冲向消力池一侧的消能坎,消力池的消能坎面对水流起到引导作用,减少水流的正面冲击,并将水流反向引导,对后来的水流进行反向冲击,起到一定的水能消能,完成消力工作。本发明适用于生态修复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23177.2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健康河流生态系统构建方法,步骤为:基于目标流域DEM数据,通过ArcGIS水文模块确定目标流域内的各级河流及各级河流对应的流域,并将第i+1级河流流域作为第i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分区基本单位;获取第i+1级河流流域的自然地理驱动因子数据和分区表征指标数据;对目标流域内各第i+1级河流流域的自然地理驱动因子数据和分区表征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第i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上的分区;获取第i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上各分区的流域生态健康指标数据,评价该第i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上各分区的健康状况;基于各分区的健康状况及该分区对应的水生态功能分区级别制定不同级别的生态修复措施,构建健康河流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88211.3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流式光催化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流式光催化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具有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经布水板分隔成位于下方的光催化反应区和位于上方的人工湿地区;所述光催化反应区内置有光催化型填料,光催化反应区外设有发射的光能使所述光催化型填料进行光催化反应的光源,光催化反应区侧壁上设有能使光源发射的光进入光催化反应区内的透光部位;所述人工湿地区内置有人工湿地填料;所述反应容器下部设有所述光催化反应区的进水口,反应容器上部设有连通人工湿地区的出水口。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48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28556.1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区域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滤床,其特征在于在滤床上部还设置湿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种植土和处在底部的覆盖在人工湿地滤床上的土工布,所述人工湿地滤床被暗埋在所述湿地保温层之下;所述滤床的底部设置砂保护层,在砂保护层上铺设滤床的防渗层,且防渗层一直延伸到保温层的种植土所处的高度;所述系统还设置有通气系统,所述通气系统的通气管从人工湿地滤床的生物滤料层通达保温层上方的大气。本发明解决了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区域运行难的技术问题,为人工湿地在低温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我国低温区域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具有较强的市场应用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31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85504.X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生物促生液通入至高压喷枪中,并喷射在河道底泥上,静置1-2天;将反应后的底泥进行混合搅拌20-30分钟;向反应后的底泥表面均匀放置一层修复剂并静置2-4天;将反应后的底泥进行混合搅拌10-30分钟;将生物促生液通入至高压喷枪中,并喷射在河道底泥上,静置1-2天;将反应后的底泥进行曝气1-2小时后,停止曝气,并静置40-60分钟后,将上浮的絮凝物进行去除,即可完成对河湖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能快速络合、吸附水体与底泥中的污染物并絮凝固化,能有效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有效除低水体与底泥中N、P、COD与色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9600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43574.1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93 , C01G30/00 , C08F14/26 , H01M4/926 , H01M8/04156 , C02F1/46176 , C02F1/463 , C02F2101/20 , H01M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水中五价锑污染物的方法及燃料电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外加直流电源的去除水中五价锑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自身产生的电能去除水中五价锑污染物的燃料电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水中五价锑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五价锑污染物的待处理废水的pH值调节至3-6.5后通入到反应器中反应;所述反应容器内为厌氧环境;该反应容器内设有铁阳极,反应容器的侧壁开有一通孔,通孔内密封镶嵌可利用电子和质子将氧气还原的阴极,铁阳极和阴极之间串联电阻。本发明适用于水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578112.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00 , C02F3/32 , E02B3/10 , E02B5/00 , E02B5/08 , E03B3/02 , E03F5/10 , E03F5/14 , E03B3/36 , G06Q50/26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河下游滩区生态结构、生态修复方法。适用于生态修复工程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河下游滩区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黄河下游滩区包括与主河槽衔接的嫩滩区、顶面高程高于所述嫩滩区的二滩区和顶面高程高于所述二滩区的高滩区;所述二滩区内设有二滩生态水系,该二滩生态水系经至少一个第一输水通道连通所述主河槽;所述高滩区内设有高滩生态水系,该高滩生态水系配有能将主河槽内水送至高滩生态水系的补水机构,高滩生态水系经至少一个第二输水通道连通所述二滩生态水系,第二输水通道内设有挡水闸。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54611.0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在河道内对应现状直立式河岸设置仿自然河道形态的驳岸结构,现状直立式河岸和相应的驳岸结构之间形成有从直立式河岸向驳岸结构倾斜的缓坡,该缓坡上种植有植物。本发明通过块石粘结堆砌形成的驳岸结构在河道内勾勒出仿自然河道形态,在驳岸与现状直立式河岸形成的封闭浅水区域内进行植被群落的恢复,改善城市河道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本发明通过河道内地形重塑增加河道结构的复杂度,增加水力条件的多样性,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避难和休息场所,通过植被恢复还可净化河道水质,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构建健康河流水生态系统。本发明适用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