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21483.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E21D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掘进参数的复合地层盾构滚刀磨损计算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S1:基于盾构滚刀的磨损机理,根据掘进参数、地质参数和刀盘刀具设计参数,实时计算滚刀在不同地层下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因数;S2:根据摩擦因数,结合滚刀在掌子面的受力分析,基于能量法实时定量确定盾构滚刀的磨损量。本发明根据盾构掘进参数(刀盘扭矩、掘进速度和刀盘转速)反算出滚刀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因数f,从而使得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可以实时计算出滚刀的磨损高度,根据以往工程施工经验设定磨损高度,当计算出的滚刀磨损高度大于预设定的磨损高度时,及时开仓换刀,保障盾构的安全高效掘进。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62610.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后磊 , 郑雪筠 , 王子成 , 朱国金 , 字林 , 张礼兵 , 李艳伟 , 邓拥军 , 陈亚军 , 唐季 , 党智斌 , 晋良军 , 宋瑞鑫 , 汪国斌 , 夏磊 , 余涛 , 郑帅强 , 杨硕文 , 洪建辉 , 李剑寒 , 李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图形介质的坝基灌浆三维可视化分析系统及建模方法,所述的可视化交互系统包括坝基灌浆系统(100)、展示设备(200);坝基灌浆系统(100)与展示设备(200)连接;所述坝基灌浆系统(100)包括感知设备(101)、数据传输模块(102)、坝基灌浆控制处理模块(103)、数据存储模块(104)和数据发送模块(105),用于对数据的采集、传输、控制、存储、发送。本系统根据钻孔坐标、孔高、钻孔半径自动生成灌浆孔分段注浆孔模型,用颜色深浅表示各段的单位吸灰量大小或透水率的大小,该系统可以直观高效的分析展示坝基灌浆参数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39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294415.9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9/04
Abstract: 水力式表层自动取水装置,涉及水电水利工程。本发明包括钢结构支承框架、浮筒装置、筒型叠套取水管和进水口,钢结构支承框架竖直放置,筒型叠套取水管竖直放置在钢结构支承框架内,浮筒装置与筒型叠套取水管固定,进水口设置在钢结构支承框架底部,钢结构支承框架包括有四根竖直固定的支承立柱,支承立柱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顶节筒型叠套取水管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四组导向装置,筒型叠套取水管通过导向装置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筒型叠套取水管顶部和浮筒装置之间为环形取水口,底部与进水口连接。本发明通过浮筒装置为筒型叠套取水管提供浮力,令取水口漂浮在水体表面,当水体液面发生波动时,可使得取水口跟随水体上下浮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94415.9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9/04
Abstract: 水力式表层自动取水装置,涉及水电水利工程。本发明包括钢结构支承框架、浮筒装置、筒型叠套取水管和进水口,钢结构支承框架竖直放置,筒型叠套取水管竖直放置在钢结构支承框架内,浮筒装置与筒型叠套取水管固定,进水口设置在钢结构支承框架底部,钢结构支承框架包括有四根竖直固定的支承立柱,支承立柱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顶节筒型叠套取水管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四组导向装置,筒型叠套取水管通过导向装置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筒型叠套取水管顶部和浮筒装置之间为环形取水口,底部与进水口连接。本发明通过浮筒装置为筒型叠套取水管提供浮力,令取水口漂浮在水体表面,当水体液面发生波动时,可使得取水口跟随水体上下浮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70405.3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强 , 汪小刚 , 陈念 , 向天兵 , 王玉杰 , 黄青富 , 李振嵩 , 朱国金 , 杨小龙 , 张浩然 , 张翔 , 段志远 , 王伟中 , 王长如 , 朱家赛 , 王盟 , 刘浩阳 , 曹瑞琅 , 姜龙 , 刘立鹏 , 赵宇飞 , 王鑫磊 , 杨仕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地下水分层水力联系监测系统及实施方法。它通过地表深孔及布设在地表深孔内的渗压监测仪器、监测段和封堵段,监测深埋隧洞上方不同地层的外水压力。具体施工方法,即:确定地表深孔的位置、深度、孔径,钻设地表深孔;确定分层监测方案;确定地表深孔各监测段、封堵段材料用量;自下而上分层实施监测方案,如孔内渗压监测仪器的布设、监测段和封堵段的形成;实施自动监测、监测数据的收据和上传。本发明可以实现深埋隧洞从施工前→施工→运行全生命期内地下水分布演化过程的监测,为深埋隧洞施工期的涌水量和运行期的外水压力的准确评估以及隧洞建设对地下水环境长期影响的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93838.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包括:选择具有高差的地形,位于地形高处的多个上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位于地形低处的多个下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其中一个上水库的底部与一个下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发电设备设置于第三连通管的靠近底端位置处。本发明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克服了因地形条件、敏感因素、占地范围大小对抽水蓄能电站布置的制约因素,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灵活性,降低了工程投资和施工难度,是一种更加便利适用性强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056842.8
申请日:2023-01-1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降雨入渗过程试验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野外降雨入渗过程试验系统包括:降雨水管,用于往试验边坡上降雨;含水率监测装置,密封埋设于试验边坡的土体中,用于测量土体的含水率;孔隙压力监测装置,密封埋设于试验边坡的土体中,用于测量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了孔隙气对降雨入渗过程的影响,且不破坏天然边坡的封气边界条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降雨入渗过程中降雨入渗率与试验边坡内孔隙水和孔隙气运移的动态演化规律,为分析研究滑坡降雨入渗机理提供基础,试验结果真实准确可靠,有效解决了现有野外降雨入渗过程试验的结果不准确、易出现偏差失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16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553299.9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7/18 , G06K9/62 , G06N3/0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RU的地下工程支护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支护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GRU智能分析系统、预测预警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布置在支护系统中的监测仪器的数据传输至信号处理系统、GRU智能分析系统,GRU智能分析系统基于GRU门控循环单元方法对隧洞支护系统位移、应力、渗压等参数的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传输给预测预警系统,实现自动、智能的预测预警,提高监测预警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实际工程服务。本发明实施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可以供广大工程施工人员或技术人员使用,不需要使用者具备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易于掌握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8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54069.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N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深度学习的岩石时效变形预测方法及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获取岩石时效变形的已有数据;步骤S200:清洗已有数据后,进行数据集划分,得到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步骤S300:建立时序网络预测模型;步骤S400:在时序网络预测训练模型中输入验证集和测试集,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优化模型,提升优化模型的训练速度,并进行超参数调试,得到岩石时效变形预测模型;步骤S500:在岩石时效变形预测模型中输入实测参数,得到岩石时效变形预测结果。通过对室内岩石流变试验等已有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实现对岩石时效变形结果的有效、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6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16487.4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水系统中倒虹吸结构形式,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异尺寸倒虹吸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通道异尺寸倒虹吸,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倒虹吸通道并列组成,至少有两个倒虹吸通道的尺寸是不相同的,上述多通道异尺寸倒虹吸,通道的断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城门洞形、马蹄形等形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长距离多通道异尺寸的倒虹吸,可以满足倒虹吸在各个运行流量下,进口都有足够的淹没水深,有利于倒虹吸进口水流平稳且不掺入空气带入倒虹吸管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