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9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24191.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酸岩盐油藏流道调整施工工艺,属于碳酸岩盐油藏流道调整技术领域。所述工艺包括:调流段塞注入步骤和后置段塞注入步骤;所述调流段塞注入步骤指向施工目标井内分段注入流道调整用剂,每注入1次流道调整用剂为1个调流段塞,所述后置段塞注入步骤指:在每个调流段塞后紧跟注入油田水或聚合物溶液;每注入1次油田水或聚合物溶液为1个后置段塞;每个调流段塞的段塞量=流道调整用剂的用量体积+携带液的用量体积;每个后置段塞的油田水或聚合物溶液的用量体积为1‑3倍油管体积。本发明工艺自2016年来调流道已推广实施25井次,累计增油突破4.8万吨,将塔河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提高三个百分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73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9913.5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包括α-烯基磺酸盐、烷基二甲基甜菜碱、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和烷醇酰胺。该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显著地提高了耐温抗盐性,降低在油藏岩石上的吸附,并使体系具有高的驱替效率,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2236.1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F04B15/02 , F04B3/00 , F04B47/00 , F04B53/00 , F04B53/14 , F04B53/16 , E21B43/00 , E21B43/20 , E2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排量串联反馈式抽稠泵,包括:泵筒总成,包括大泵筒、过桥管和外管,外管与过桥管同轴,泵筒总成还包括小泵筒及双通接头,双通接头包括管体和设于管体内的双通件,双通件形成相互独立的进油通孔和注入通孔;柱塞总成,包括大柱塞、出油阀座、出油阀球及小柱塞,小柱塞的下端伸入小泵筒内可在小泵筒内沿轴线运动;固定阀总成,固定阀总成包括阀罩、进油阀座和进油阀球,进油通孔连通泵腔与阀罩的内部,注入通孔连通小泵筒的内部与形成于阀罩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的注入通道。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排量串联反馈式抽稠泵,可在小尺寸套管中下入,还可提高排量,同时可满足稠油井提液、注气和注液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1225170.1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复合凝胶堵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丙烯酰胺单体与单体B复合并发生交联形成凝胶,其具体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酰胺单体、单体聚合物B、交联剂、稳定剂和地层水;其中所述单体聚合物B为丙烯酸‑纤维素磺酸盐或者丙烯酸衍生物‑纤维素磺酸盐。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单体聚合物B的制备:S11)制备生成纤维素枝接丙烯酸或者纤维素枝接丙烯酸衍生物;S12)纤维素枝接丙烯酸或者纤维素枝接丙烯酸衍生物磺化;S2)制备复合凝胶堵剂体系:将水解后的聚丙烯酰胺加入地层水中,加热溶解后,再加入制备而成的单体聚合物B、交联剂、稳定剂,搅拌溶解后,在125℃~140℃条件下成胶,得到复合凝胶堵剂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3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25170.1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复合凝胶堵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丙烯酰胺单体与单体B复合并发生交联形成凝胶,其具体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酰胺单体、单体聚合物B、交联剂、稳定剂和地层水;其中所述单体聚合物B为丙烯酸‑纤维素磺酸盐或者丙烯酸衍生物‑纤维素磺酸盐。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单体聚合物B的制备:S11)制备生成纤维素枝接丙烯酸或者纤维素枝接丙烯酸衍生物;S12)纤维素枝接丙烯酸或者纤维素枝接丙烯酸衍生物磺化;S2)制备复合凝胶堵剂体系:将水解后的聚丙烯酰胺加入地层水中,加热溶解后,再加入制备而成的单体聚合物B、交联剂、稳定剂,搅拌溶解后,在125℃~140℃条件下成胶,得到复合凝胶堵剂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04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510471388.8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缓蚀剂包括:曼尼希碱50~70%,磷酸酯10~20%,异丙醇10~20%,钼酸钠10~20%。该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为:在三口烧瓶中加入N‑甲基苯胺并加热至80℃,用浓盐酸调节pH值到2;将烧瓶加热至95℃,向烧瓶中加入丙酮,加热至150℃;向烧瓶中加入甲醛、苯甲醛,保持温度为150℃,搅拌下回流4小时,得到曼尼希碱;以重量百分比计,将曼尼希碱50~70%,磷酸酯10~20%,异丙醇10~20%,钼酸钠10~20%进行复配,得到缓蚀剂。该缓蚀剂可适用于180℃的高温。在缓蚀剂浓度为100ppm时,N80铁片在180℃下的塔河油田地层水腐蚀6小时后,缓蚀剂的缓蚀率为90.04%。
-
公开(公告)号:CN1115069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0278922.4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井间连通关系的判别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计算在油藏区内的注水井无注水时,采油井的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获取所述采油井在开采期间的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判断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是否小于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若小于,判断所述油藏区内注水的注水井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若超过一个,则判断注水井在注水期间是否发生外溢;若发生外溢,则获取发生外溢的注水井在注水期间与所述采油井的压差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压差变化曲线及所述采油井的能量变化曲线,确定与所述采油井连通的注水井。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方案,可以识别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的井间连通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85242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48000.3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中云 , 赵海洋 , 石鑫 , 叶帆 , 曾文广 , 郭玉洁 , 张志宏 , 刘冬梅 , 梁根生 , 张江江 , 许艳艳 , 甄建伟 , 石锐 , 唐海飞 , 唐照星 , 应海玲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酸盐岩油藏注水结构及其应用方法,包括设置在工作站内的储水罐及原油处理系统,原油处理系统的进油管路与来自采油井的集输管道连通,在集输管道内穿插注水管道,注水管道出水端顺集输管道进入采油井并通至采油井的注水道内,注水管道的进水端由集输管道侧壁穿出,与一注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穿出部位做密封处理;注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设置在工作站内的储水罐出水口连通。本申请根据碳酸盐岩油藏临时注水的特点,通过利用闲置的单井原油集输管道,内穿插承压非金属管和站内配套工艺流程改造,单井集输管道兼具输送原油和反向输水的功能,管道建设费用降低,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密闭注水,井下管柱腐蚀速率得到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04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71388.8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4 , C09K2208/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缓蚀剂包括:曼尼希碱50~70%,磷酸酯10~20%,异丙醇10~20%,钼酸钠10~20%。该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为:在三口烧瓶中加入N-甲基苯胺并加热至80℃,用浓盐酸调节pH值到2;将烧瓶加热至95℃,向烧瓶中加入丙酮,加热至150℃;向烧瓶中加入甲醛、苯甲醛,保持温度为150℃,搅拌下回流4小时,得到曼尼希碱;以重量百分比计,将曼尼希碱50~70%,磷酸酯10~20%,异丙醇10~20%,钼酸钠10~20%进行复配,得到缓蚀剂。该缓蚀剂可适用于180℃的高温。在缓蚀剂浓度为100ppm时,N80铁片在180℃下的塔河油田地层水腐蚀6小时后,缓蚀剂的缓蚀率为90.04%。
-
公开(公告)号:CN11150697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78922.4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井间连通关系的判别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计算在油藏区内的注水井无注水时,采油井的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获取所述采油井在开采期间的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判断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是否小于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若小于,判断所述油藏区内注水的注水井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若超过一个,则判断注水井在注水期间是否发生外溢;若发生外溢,则获取发生外溢的注水井在注水期间与所述采油井的压差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压差变化曲线及所述采油井的能量变化曲线,确定与所述采油井连通的注水井。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方案,可以识别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的井间连通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