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6664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44603.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7D405/06 , C09K8/58 , C09K8/524 , F17D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凝稠油沥青质分散剂,该沥青质分散剂由高级脂肪醛和环氧溴丙烷先反应生成中间体,然后再将吡咯与中间体反应生成最终产物,所述的高凝稠油沥青质分散剂,其分子式如下:式中n为自然数,9≤n≤15。所述的高级脂肪醛、环氧溴丙烷以及吡咯摩尔比1:1~1.5:1~1.25,优选为1:1.2:1.1。本发明的沥青质分散剂在作业过程中不需再添加水,因此不存在后续破乳脱水的问题;具有用量少,经济效益显著,当用量为200ppm时,可使凝固点高于40℃的高凝稠油沥青质的溶解度达到40%以上;同时抗温耐盐性能好,耐温达150℃,耐矿化度达200000mg/L;具有普遍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的高凝稠油。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现场高凝稠油开采及输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09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61564.3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9K8/524 , C07D207/4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蜡稠油蜡晶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蜡晶分散剂以马来酸酐和高级脂肪胺为原料按照摩尔比为1∶1~1.8经反应后再进行脱水制备而成,所述的高级脂肪胺为十四胺、十六胺、十八胺和二十胺中的一种。本发明的蜡晶分散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过程清洁无污染,产物易于获得和运输保存;本发明的蜡晶分散剂抗盐性能好,耐矿化度达210000mg/L;同时本发明的蜡晶分散剂可以与多种降凝剂复配使用,效果显著,在与降凝剂复配的条件下,用量为100ppm时,可使含蜡稠油的凝固点降低值与单一降凝剂相比多4℃以上,从而提高了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因此,本发明的蜡晶分散剂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含蜡稠油井的降凝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340B9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0973586.2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剂,具体是一种用于稠油热采的高效水溶性降粘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洗油剂由甲苯二异氰酸酯与聚甲基硅氧烷反应生成中间体,随后再与聚氧乙烯醚反应生成。所述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聚甲基硅氧烷和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1:0.4~0.5:1~1.2,优选为1:0.45:1.05。本发明的降粘洗油剂兼具高效洗油和乳化降粘的双重作用,在1000ppm浓度下可降低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的粘度>98%,静态洗油率>50%;同时具有耐盐耐温性能强,适合稠油热采开发,耐盐达到100000mg/L以上,耐温达到320℃以上,完全能够满足常规热采稠油油藏现场应用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8335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044314.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胺‑烷基酯用于高凝稠油的沥青分散剂。该沥青分散剂由主剂和溶剂组成,所述的主剂是一种带有多个酰胺基、酯基以及胺基官能团的树枝状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如下:式中:所述的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和三甲苯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沥青分散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过程清洁无污染,产物易于获得和运输保存;本发明的沥青分散剂具有用量少,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抗温耐盐性能好,耐温达220℃,耐矿化度达230000mg/L;本发明的沥青分散剂普适性好,对沥青质具有较好的分散作用,当用量为100ppm时,可使高凝稠油的粘度降低85%以上。因此,本发明的沥青分散剂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凝稠油井的降粘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336480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705111.1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2/06 , C08F226/06 , C08F220/56 , C10L10/14 , C10L1/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高含蜡稠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添加剂,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该添加剂由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和2‑乙烯基咪唑按照摩尔比为1:0.05~5:0.5~6的比例共聚,然后加入直链脂肪胺反应而成,分子量6000~50000g/mol。本发明的添加剂耐温抗盐性能好,耐温达140℃,耐矿化度达220000mg/L;同时降凝效果好,用量低,在用量为100ppm条件下,可使含蜡量为30~40%稠油的凝固点降低7℃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含蜡稠油井的降凝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4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44311.1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7C309/42 , C07C303/32 , C09K8/58 , C09K8/524 , F17D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4 , C07C303/32 , C07C41/16 , C09K8/524 , C09K8/58 , F17D1/16 , C07C309/42 , C07C43/2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蜡稠油蜡晶、沥青质分散剂,该分散剂由长链烷基酚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中间体,然后再用氯磺酸磺化得到最终产物,该分散剂是一种含有非极性的烷基官能团以及极性的醚基和苯磺酸基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如下:式中n为自然数,8≤n≤14。本发明的分散剂的耐温性能好,耐温达160℃,克服了以往蜡晶、沥青质分散剂耐温性能差的缺点;同时本发明的分散剂对蜡晶和沥青质均具有很好的分散效果,当用量为200ppm时,可使含蜡量高于20%的高含蜡稠油的凝固点降低8℃以上,可使高含蜡稠油沥青质的溶解度达到40%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现场高含蜡稠油开采及输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18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61022.6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7D239/90 , C09K8/524 , C09K8/58 , F17D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90 , C09K8/524 , C09K8/58 , F17D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凝稠油的蜡晶、沥青质分散剂。该分散剂是一种含有油溶性的长碳链脂肪烷基官能团和极性的酯基、酰胺基、苯基以及胺基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本发明的分散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过程清洁无污染,产物易于获得和运输保存;本发明的分散剂抗盐性能好,耐矿化度达220000mg/L;同时本发明的分散剂可以与多种降凝剂复配使用,效果显著,在与降凝剂复配的条件下,用量为150ppm时,可使高凝固点的原油相比仅添加降凝剂多降低3℃以上,粘度相比单一降凝剂降低了55%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凝稠油井的降凝、降粘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24327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04281.8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2/04 , C08F218/08 , C08F226/06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高凝稠油流动性能的多元共聚物,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该多元共聚物由单体富马酸酐、2-乙烯吡啶和乙酸乙烯酯按照摩尔比为1∶0.1~10∶0.5~6的比例共聚而成,分子量4000~40000g/mol。本发明的多元共聚物耐盐性能好,耐矿化度达200000mg/L;同时降凝降粘效果好,在高凝稠油凝固点温度和用量为100ppm条件下,可使粘度大于50000mPa·s的稠油粘度降低95%以上,使凝固点为60~70℃的高凝稠油凝固点降低8℃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凝高粘稠油井的降凝降粘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93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2121.5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中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化学冷采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选定油层深度1500~2800m,渗透率≤50×10-3um2,油层总厚度≥3.0m,净总厚度比≥0.3,油层孔隙度≥0.10,渗透率变异系数≤0.8的中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向选定的油层挤注微乳液降粘体系+液态二氧化碳,微乳液降粘体系与液态二氧化碳以段塞的形式交替注入,经过关井焖井、开井防喷后,下泵连续采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微乳液将原油剥离成表面亲水的油珠,稠油在体系水溶液表面自发扩散;二氧化碳具有降粘增能作用,并扩大微乳液降粘半径,提高回采水率,通过协同作用,提高中深层低渗透稠油产量及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209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57493.9
申请日:2009-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公开了通式I所示的酰胺基磺酸或其盐在降低原油粘度中的用途,包含该酰胺基磺酸或其盐和选自三乙胺、木素磺酸盐或通式II所示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苯酚醚的化学试剂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在降低原油粘度中的用途,以及使用通式I所示的酰胺基磺酸或其盐或其组合物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通式I中R 1 -R 3 和M均如本文中所定义;通式II中R和a/b均本文中所定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