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27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127324.7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射线生成装置、岩心容纳组件、驱油实验系统及方法,该X射线生成装置用于设置在一岩心容纳组件中,且该岩心容纳组件用于对岩心进行X射线扫描;该X射线生成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一端设有通孔;X射线球管,该X射线球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耐压窗,该耐压窗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卡接并完全遮挡所述通孔,所述X射线球管的X射线发生面与该耐压窗相对设置以使所述X射线球管发出的X射线仅从该耐压窗射出。本发明能够在提高驱油实验系统的耐压耐温性能的基础上,提高X射线生成装置的密封性及可靠性,以有效提高对岩石孔隙结构及内部流体识别的准确度和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2592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1031150.3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气分散体系驱油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微气泡生成装置、气源、超声波振荡控制器、保护筒、支架;所述保护筒顶端开设有第一开口,用于供内部装置进入及提出,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端盖进行密封;所述保护筒侧壁开设有与注水管线连通的第二开口,用于流体的进入以及流出;所述微气泡生成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保护筒内;所述气源通过气体管线与所述微气泡生成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微气泡生成装置输送气体;所述超声波振荡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微气泡生成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气泡生成装置生成微气泡。利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可以有效利用水气分散体系进行驱油,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53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8108.0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气泡生成装置及设备,该微气泡生成装置包括:微气泡生成机构,具有外壳体和穿设在外壳体内的芯管,外壳体的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过滤板,外壳体与芯管之间形成有环空;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环空中并与芯管相连,芯管通过流量控制机构与环空相连通,流量控制机构内设有封堵球,在注入流量控制机构内的气体压力减小的状态下,封堵球能封堵流量控制机构;压力平衡机构,设置在外壳体的外部,压力平衡机构具有压力平衡管及与压力平衡管相连的流体单向阀。本发明能在井筒内由地面到达油层部位时经受巨大的压差,并对失效情况下作出预防措施,本发明的注气过程不仅能满足微气泡体积量的要求,同时也能提供安全的控制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6556678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60977.7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 G01N33/18 , C02F9/04 , C02F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 C02F1/001 , C02F1/42 , C02F1/5245 , C02F9/00 , C02F2103/10 , C02F2301/08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注入水精细化预处理模拟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剂注入输送油田注入水的管道中,油田注入水和药剂在管道中混合后送入斜管除油器进行油、水、泥渣分离,并收集分离后的水相;所述药剂包括水处理剂和/或离子调整剂;(2)将所述水相送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处理,并收集滤液;(3)所述滤液经离子交换器处理后,得到油田注入水精细化预处理后的水样;(4)对所述水样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油田注入水精细化预处理模拟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水处理剂的净水效果,污水停留时间对斜管除油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各种过滤介质在不同流速情况下的过滤效果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43071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60038.2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40 , C02F1/42 , C02F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注入水精细化预处理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水系统、加药系统、斜管除油系统、过滤及离子交换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其中,进水系统与斜管除油系统连通;加药系统与连通进水系统和斜管除油系统的管线连通;斜管除油系统与过滤及离子交换系统连通;进水系统、加药系统、斜管除油系统、过滤及离子交换系统分别与微机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油田注入水精细化预处理模拟实验装置既能高效率处理油田污水,同时又能调整注入水离子类型和离子浓度,因此,能够实现在室内条件下便捷、经济的评价不同药剂、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入水的精细化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7792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68983.7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17/028 , C02F1/40 , C02F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7/0211 , C02F1/40 , C02F2103/10 , C02F220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进水端盖、出水端盖和斜板组件;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分别设置于本体的两端,并与本体密封连接;进水端盖设置有用于定位斜板组件的第一限位件;出水端盖设置有用于定位斜板组件的第二限位件;斜板组件置于本体内部,包括支撑件和斜板;支撑件包括用于放置斜板的孔板以及用于支撑孔板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一支脚通过第一限位件固定于进水端盖,第二支脚通过第二限位件固定于出水端盖。利用上述装置可方便地研究不同水处理药剂的净水效果、流速、斜板倾斜角度、污水停留时间对斜管除油器分离效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15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61246.1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匹配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检测、离子匹配水的选择、岩心流动性试验等。该方法是以低渗透砂岩油藏为对象,以深化离子匹配水驱-油/水/岩石微观作用机理为目标,攻克离子匹配水驱降压增注技术,突破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瓶颈,建立以离子匹配水为载体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匹配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0582025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710064960.4
申请日:2007-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72 , B01J23/34 , B01J21/04 , C02F103/10
Abstract: 一种油田污水催化去活制备配聚水源的设备及工艺,它是由一台内装有鹅卵石和核桃壳填料的核桃壳过滤器,一台内装有纤维束的TCLW过滤器,一台内装有锰砂和石英砂填料的除铁罐,一台结构为迷宫体,内装有MnO2-ZnO-CeO2/Al2O3催化剂的催化反应罐,它们之间的连接管线和阀门组成,核桃壳过滤器的下部出口通过管线与TCLW过滤器的下部入口连接,TCLW过滤器的上部出口通过管线与除铁罐的顶部入口连接,底部出口与催化反应罐顶部入口连接;工艺运行平稳安全,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合理、经济高效,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催化去活处理后污水配聚溶液粘度提高大于100%,污水配聚利用率达100%。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8096.4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气分散体系生成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气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导管、孔隙板和壳体;所述气管与第一单向阀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导管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壳身包括孔隙板;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注入气进入所述导管;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壳体外表面,用于控制注入水进入所述壳体内。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降低了孔隙板受到的瞬态冲击强度,保护孔隙板不受破坏,同时提高微气泡生成数量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5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446644.9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孔隙柱体、气体流量控制阀及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安装方法,孔隙柱体包括:用于设置在注气通道内的管道以及沿该管道长度方向填充在管道内部的多个管束;各个所述管束内部分别形成单流道以使所述管道内部形成渗流通道;其中,所述管束的内径、长度和渗透率预先根据用于表征流经所述管道内的气体的流动状态的雷诺数确定,且该雷诺数为小于2300的正数。本申请能够有效实现注气通道内的气体稳定流动,进而能够为提高注气技术的应用效果发挥辅助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