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2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5845.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溜水压裂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滑溜水压裂液包括:壳聚糖、聚合物基体、多聚甲醛及溶剂。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滑溜水压裂液中,壳聚糖与聚合物充分溶解,两种高分子主链间发生物理的互穿与缠绕。在多聚甲醛的存在下,聚合物主链与其发生化学交联,形成初级网络结构。然后,壳聚糖能够与二硫化钼形成配位交联位点,获得次级网络结构,进而形成无法拆分的多重网络结构,具有较高的粘度;而且上述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好,易于在线混配,制备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19007.0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致密纵向多岩性储层立体改造的压裂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靠近砂泥、砂页界面位置处开设射孔;步骤2,在步骤1中的射孔处开始体积压裂施工,将前置液注入射孔中,使地层起裂并造人工地层裂缝;步骤3,采用携砂液携带不同粒径支撑剂脉冲式循环交替注入步骤2中的地层裂缝中;步骤4,将顶替液注入地层裂缝中,关井、放喷及求产。本发明通过采用大排量高低粘液体循环压裂和多粒径支撑剂脉冲式交替加砂方法,实现多岩性储层立体充分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45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0598557.5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64 , C09K8/502 , C08G63/692 , C08G8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压裂油溶性长效阻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开发领域。该长效阻水材料的基体为油溶高分子材料,极易溶于原油,在70~80℃水中可以固化成型,密度1.05g/cm3,可根据需求加工成不同粒径和形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无机杂环三聚膦腈化合物为核,合成高度支化的聚丙交酯,实现极易溶于原油的特性;用直链聚膦腈与聚丙交酯合成,得到四支化聚合物,增强产品的韧性;在油溶性聚合物中加入聚羟基脂肪酸酯、纳米增强材料等改性产品,进一步改善其长效阻水性能。该材料具有易溶于油、遇水固化成型、力学和耐温性能好、密度适中、作用时间长等特点,是油田长效阻水压裂的新型理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3274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510113332.5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控砂浓度的体积压裂方法,包括:A、将混合液体注入目标压裂层段,在所述目标压裂层段的裂缝中形成支撑剂架桥;B、将所述支撑剂架桥解除;C、循环执行A~B,直到所述目标压裂层段的裂缝达到预设复杂度;其中,所述混合液体包括:携砂压裂液和非携砂压裂液,所述携砂压裂液的含砂量大于预设阈值。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井下控砂浓度的体积压裂方法,通过循环执行A~B使得目标压裂层段的裂缝中重复地形成支撑剂架桥以及解除支撑剂架桥,在此过程中,目标压裂层段的裂缝中的净压力随着支撑剂架桥的形成和解除不断变化,增加了目标压裂层段的裂缝的复杂程度,同时增大了目标压裂层段与裂缝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单井的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652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71745.0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水平面射孔配合酸化改造底水油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电缆或者油管将射孔枪下放至目的层段;步骤二,射孔枪对准预先设定的射孔平面,射孔平面垂直于设置在目的层段处的直井井筒的轴向中心线,且射孔平面为水平方向,各射孔枪以12孔/m的射孔密度依次向所述射孔平面进行射孔,射孔平面上的射孔数为6个;步骤三,完成上述射孔工作后,以0.3~0.5m3的酸化排量向射孔平面上的射孔中注入酸液,当酸液进入所述预先设定的射孔平面上的射孔后,对射孔平面附近的储层进行改造。本发明提供的准水平面射孔配合酸化的改造方法,是专门针对底水发育油藏的技术,保证了人工裂缝在油层内部延伸,避免沟通底水,达到增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443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59487.0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3/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 E21B43/11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定面射孔控制缝高的压裂方法,射孔枪在目的层段进行集中射孔,射开厚度0.5m,形成两个射孔面,两个面之间相距0.3m,每个射孔平面上的射孔数为三个。其中,每个射孔平面的位置为预先设定的,每个射孔平面都与设置在所述目的层段处的直井井筒的纵轴方向垂直。本发明提供的定面射孔控制缝高的压裂方法,对于底水发育油藏和遮挡条件差缝高易失控的油藏,保证了人工裂缝在有效储层内部延伸,避免沟通底水或无效地层,达到增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24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238884.5
申请日:2012-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8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密度陶粒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低密度陶粒支撑剂以铝土矿为主要原料;配入粘土、石英、白云石、锰矿;并添加少量二氧化钛、碳酸钙、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各种原料分别磨成细粉,过500目筛后,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一混合粉料;将所述混合粉料造粒得到一生料颗粒;将所述生料颗粒于100℃干燥10-24h,然后于1250-1350℃下烧结0.5-1h,冷却筛分后得到成品。本发明的产品具有低密度、高强度的特点,可用作油气井压裂用固体支撑剂材料。本发明的产品所需原料易得,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推广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35925.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66 , C09K8/68 , C09K8/88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低压高凝油储层的压裂液,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热剂A3~5%、生热剂B3.5~5.5%、生热反应催化剂0.5~2%、耐酸增稠剂0.25~0.5%、交联剂0.2~0.5%、破胶剂0.08~0.15%、余量为水,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的用于低压高凝油储层的压裂液进行压裂的方法。本发明的用于低压高凝油储层的压裂液及采用其进行压裂的方法,可同时实现改善原油流动性、增加地层能量、降低液体滤失的作用,提高单井产量,提升区域低压高凝油储层改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4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98557.5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64 , C09K8/502 , C08G63/692 , C08G8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压裂油溶性长效阻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开发领域。该长效阻水材料的基体为油溶高分子材料,极易溶于原油,在70~80℃水中可以固化成型,密度1.05g/cm3,可根据需求加工成不同粒径和形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无机杂环三聚膦腈化合物为核,合成高度支化的聚丙交酯,实现极易溶于原油的特性;用直链聚膦腈与聚丙交酯合成,得到四支化聚合物,增强产品的韧性;在油溶性聚合物中加入聚羟基脂肪酸酯、纳米增强材料等改性产品,进一步改善其长效阻水性能。该材料具有易溶于油、遇水固化成型、力学和耐温性能好、密度适中、作用时间长等特点,是油田长效阻水压裂的新型理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0174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46051.1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80 , E21B43/2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支撑剂为微粒材料,支撑剂颗粒包括本体和壳体,本体通过铝矾土烧结制成且位于壳体内部,不同支撑剂颗粒的壳体外表面均带有同性电荷。由于不同的支撑剂外壳表面带同性电荷,支撑剂颗粒被压裂液携带进入裂缝后,颗粒与颗粒之间由于均带同性电荷,从而产生同性相斥作用,使支撑剂颗粒不会在裂缝底部堆积,而是均匀分散在整个裂缝中,整条裂缝的内容积都得到了支撑剂的有效充填,裂缝闭合后,裂缝从上到下各部位都保持有较好的导流能力,完善铺砂剖面,为油气顺利由储层流入井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和储层纵向动用程度,最大限度地释放油气藏的增产潜力,提高单井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