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70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123892.3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硫酸盐还原菌制氢使用的发酵基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将底物进行处理,先粉碎底物粒度小于5mm的碎末;将底物碎末与有机溶剂混合;对有机溶剂与底物混合物在350W的功率下超声萃取2h,有机溶剂的萃取对底物碎末的物理形貌产生破坏,并萃取部分无机物小分子从而使底物碎末的孔隙变大、结构更疏松;过滤分离有机溶剂液和底物,加热干燥处理过后的底物挥发残余有机溶剂使底物碎末的粒径的分布均匀化、更容易被外源菌所利用,最终产物即为发酵基质。其通过有机溶剂的预处理对难降解褐煤进行活化,改变褐煤的物理性质,能明显提高产氢效率;将褐煤的资源化清洁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84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811777.1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快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提高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的复合菌剂及制备方法,适用于煤炭清洁利用领域使用。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混合微生物菌剂培养液9.1%、风化煤81.8%和稻壳9.1%。活化里氏木霉、微紫青霉、白腐真菌后活化枯草芽孢杆菌。其有效降解风化煤生产有机肥料,有效提高固态发酵的腐殖酸含量,从而达到腐殖酸肥料的缓释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98508.6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95 , E21C41/18 ,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煤层进行碳捕集、封存和生产低碳可再生天然气方法,适用于生产天然气以及碳中和。向含有产甲烷菌的目标煤层中注入液态有机碳,目标煤层为废弃或者关闭煤矿,或者是煤矿采空区,或者是产能较低的煤层气抽采井,目标煤层中的产甲烷菌将液态有机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其中二氧化碳被吸附在煤层中从而防止被释放到大气中,而产生的甲烷则利用抽采装置抽出,实现了低碳可再生天然气生产。用过氧化氢对煤改性,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和甲烷气的抽采,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实现碳捕集和低碳可再生天然气的生产,达到负碳排放,解决了生物甲烷反应器受限,二氧化碳封存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8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11777.1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快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提高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的复合菌剂及制备方法,适用于煤炭清洁利用领域使用。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混合微生物菌剂培养液9.1%、风化煤81.8%和稻壳9.1%。活化里氏木霉、微紫青霉、白腐真菌后活化枯草芽孢杆菌;里氏木霉、微紫青霉、白腐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液体培养至培养液在600nm处的吸光值达到OD600=0.8-1.0,之后按照菌液的体积比混合,里氏木霉:微紫青霉:枯草芽孢杆菌:白腐真菌=4:1:3:1;将风化煤与稻壳粉按照质量百分含量为81.8%的破碎筛分后的风化煤和9.1%的破碎筛分后的稻壳粉加入PDA培养基混匀,接入质量百分含量为9.1%的混合微生物菌液,于28℃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培养,获得复合菌剂。其有效降解风化煤生产有机肥料,有效提高固态发酵的腐殖酸含量,从而达到腐殖酸肥料的缓释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06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477896.5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藻快速筛选装置及微藻快速筛选方法,解决传统筛选不能实现藻株与外界气质交换且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培养缸、浮力装置、孔板和藻液培养管;培养缸设有玻璃盖,玻璃盖上方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浮力装置设置于孔板下方,孔板上设置至少1个微藻培养孔,微藻培养孔用于放置藻液培养管,藻液培养管底部设有微孔;微藻快速筛选方法包括:将培养缸中添加培养液;采用橡皮套圈将藻液培养管固定在微藻培养孔内;将藻菌落接入藻液培养管中进行培养,将目的藻株通过酶标仪检测筛选出来。本发明能够实现藻株与外界的气质交换,并可以确保生长环境的稳定性,提高培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1304.9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还原菌在煤表面吸附率的方法,属于煤层气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将硫酸盐还原菌SRB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将培养好的SRB菌液置于厌氧环境,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测试体系,然后将制备好的样品置于密闭比色皿,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强度,通过SRB菌株标准曲线、生长曲线和在褐煤表面吸附率的测定进行方法验证。其避免了环境中氧气对厌氧微生物的损害,解决了煤微细颗粒干扰吸附测定的问题,提高了样品测量的特异性和准确度,实现了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硫酸盐还原菌对煤的吸附率,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3892.3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硫酸盐还原菌制氢使用的发酵基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将底物进行处理,先粉碎底物粒度小于5mm的碎末;将底物碎末与有机溶剂混合;对有机溶剂与底物混合物在350W的功率下超声萃取2h,有机溶剂的萃取对底物碎末的物理形貌产生破坏,并萃取部分无机物小分子从而使底物碎末的孔隙变大、结构更疏松;过滤分离有机溶剂液和底物,加热干燥处理过后的底物挥发残余有机溶剂使底物碎末的粒径的分布均匀化、更容易被外源菌所利用,最终产物即为发酵基质。其通过有机溶剂的预处理对难降解褐煤进行活化,改变褐煤的物理性质,能明显提高产氢效率;将褐煤的资源化清洁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77896.5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藻快速筛选装置及微藻快速筛选方法,解决传统筛选不能实现藻株与外界气质交换且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培养缸、浮力装置、孔板和藻液培养管;培养缸设有玻璃盖,玻璃盖上方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浮力装置设置于孔板下方,孔板上设置至少1个微藻培养孔,微藻培养孔用于放置藻液培养管,藻液培养管底部设有微孔;微藻快速筛选方法包括:将培养缸中添加培养液;采用橡皮套圈将藻液培养管固定在藻液培养孔内;将藻菌落接入藻液培养管中进行培养,将目的藻株通过酶标仪检测筛选出来。本发明能够实现藻株与外界的气质交换,并可以确保生长环境的稳定性,提高培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75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91332.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5G3/00 , C09K17/40 , C05G3/40 , C05G3/80 , A01B79/02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矸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煤矸石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所述土壤改良剂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煅烧改性的煤矸石置于生活污水中,通过生活污水强化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质、矿物营养元素和微生物吸附在煤矸石材料中,然后经过静置陈化处理,改变煤矸石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矸石中有机质和矿物营养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静置陈化15~45d,得到土壤改良剂。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改良剂富含氮、磷、钾、有机质及丰富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将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改良剂施用于盐碱土壤中,可以改良盐碱土质,进一步提高作物发芽率和生物量,实现了煤矸石生态梯级利用和盐碱地改良一体化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598508.6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95 , E21C41/18 ,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煤层进行碳捕集、封存和生产低碳可再生天然气方法,适用于生产天然气以及碳中和。向含有产甲烷菌的目标煤层中注入液态有机碳,目标煤层为废弃或者关闭煤矿,或者是煤矿采空区,或者是产能较低的煤层气抽采井,目标煤层中的产甲烷菌将液态有机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其中二氧化碳被吸附在煤层中从而防止被释放到大气中,而产生的甲烷则利用抽采装置抽出,实现了低碳可再生天然气生产。用过氧化氢对煤改性,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和甲烷气的抽采,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实现碳捕集和低碳可再生天然气的生产,达到负碳排放,解决了生物甲烷反应器受限,二氧化碳封存成本高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