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46391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1294353.7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栅式絮凝沉降装置及其构造方法,包括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中心设置有絮凝单元,所述沉降槽顶部外接溢流水收集槽,所述絮凝单元包括布水漏斗、布水格栅、絮凝格栅,所述布水漏斗、布水格栅和絮凝格栅自上而下串联,本装置利用小直径栅条强化小涡生成,有利于颗粒的碰撞絮凝,同时,通过连续调节栅条间距,使水流的速度梯度逐步降低,可有效避免絮凝体的破碎,采用本装置进行絮凝沉降,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大絮凝体,并及时沉降分离,有效提高絮凝沉降效率,利用本装置替代传统浓缩机进行煤泥水的絮凝沉降,可减少设备占地面积,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4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1940.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1/02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煤泥水絮凝沉降性能快速评价装置,包括沉降壳体,沉降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多级涡旋絮凝结构,相邻两级涡旋絮凝结构间均设有间隔,且每级涡旋絮凝结构都包括多个三棱柱式扰流子,每个三棱柱式扰流子均具有与沉降壳体的内壁连接的两个三角形面,每级涡旋絮凝结构中各三棱柱式扰流子的三角形面的高度相同,自下而上各级涡旋絮凝结构中的多个三角形面高度依次递增;每级涡旋絮凝结构中的多个三棱柱式扰流子分为多行,位于同一列的多个三棱柱式扰流子的竖向中心轴线重合,每行的多个三棱柱式扰流子的排布方向一致。本发明可快速絮凝沉降煤泥水,并用于反馈控制煤泥水加药。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781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227135.2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流溶气共聚气浮系统及工艺,系统主要由包括入料泵、射流泵、加药器、气液混合泵、鼓泡式溶气罐、气浮柱构成,采用气液混合泵-鼓泡式溶气罐溶气工艺,溶气水出水指标稳定;利用射流泵实现混药、气-固-液三相混凝共聚的同步一体化,无需单独设立混凝工艺单元,简化流程,并可产生稳定的气固液三相絮凝体,提高气浮效率、稳定气浮效果;采用双层套筒柱式气浮池,占地面积小,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可实现混凝共聚气浮,降低溶气能耗,提高气浮效率,简化气浮工艺流程,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其工艺简单,无噪声污染,能耗低,气浮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76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66669.3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像法的煤浆灰分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选煤厂浮选尾矿实时在线测灰系统及方法。所述的装置的煤浆在线灰分传感器的接收端安装在煤浆管路内,煤浆在线灰分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数据交换机的接收端连接,数据交换机的输出端与图像采集及数据分析机的接收端相连,图像采集及数据分析机的输出端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与电磁控制风阀连接,电磁控制风阀上端与高压气源连接,下端与煤浆在线灰分传感器的高压风入口管连接。优点:(1)测灰数据与用传统方法的测灰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对现场决策具有指导意义;(2)采用图像法测灰,减轻了测灰劳动量,测灰数据稳定;(3)工艺流程简单可靠,可控制性强;(4)占地面积小,测灰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0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28334.6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 , C02F2201/002
Abstract: 一种絮凝沉降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凝聚剂贮槽、凝聚剂计量泵、与原水相连的自吸泵、射流泵、絮凝剂计量泵、絮凝剂贮槽和絮凝沉降槽,凝聚剂与原水在自吸泵和管道c中混合后进入射流泵的工作流体入口,絮凝剂贮槽配制好浓度的絮凝剂经管道d进入射流泵的吸入口,在射流泵中充分混合后,经管道e送入絮凝沉降槽体的切向入料管;加药原水沿螺旋隔板形成的螺旋流道向下流动,形成大的絮凝体沉降到底流收集斗中,溢流水由中心管向上流动,经中心管上锥斗进入絮凝沉降槽体上部,部分未沉降的絮体进一步沉降到大倾角隔板上,并沿隔板向下流动,经旁通管进入絮凝沉降槽体下部的底流;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进入溢流水收集槽中,再由溢流水管排出。沉降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7950775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707150.1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流式流化床絮凝沉降装置,包括絮凝单元、沉降槽和溢流水收集槽,所述絮凝单元设置于沉降槽中心,所述沉降槽顶部外接溢流水收集槽,所述絮凝单元包括布水漏斗、布水格栅和降流式流态化絮凝反应床,所述布水漏斗、布水格栅和降流式流态化絮凝反应床由上而下依次串联设置,所述降流式流态化絮凝反应床水流自上向下流动,床层内混合充填密度不同且密度低于水的颗粒,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絮凝沉降,混合充填的低密度颗粒可提供絮凝所需的涡流和调节水流速度梯度,使絮凝体快速成长,同时由于水流与颗粒沉降方向一致,絮体颗粒不易返混,可有效减少流体对絮体的剪切破碎,絮体穿过床层后及时沉降,提高沉降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