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980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284104.X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与隔膜零间距的电化学制备过氧化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含有阳极腔和阴极腔,其中阳极和阴极用阳离子交换膜隔开。阳极、阴极均采用与氢燃料电池类似的气体扩散电极,阳极的气体扩散电极一侧表面含有铂或铂钌合金催化剂,且该侧直接与阳离子交换膜贴合。阴极的气体扩散电极一侧表面含有碳粉催化剂,且该侧直接与阳离子交换膜贴合。阴极的另一侧与具有一定厚度的刻有气体流场的具有一定孔隙率的导电亲水多孔介质相连。该装置反应气的传质速率高,且传质效果稳定,反应器的性能高。其使用方法为:氢气通入阳极,氧气或者空气通入阴极;阳极与阴极之间接入外部电源,阴极电还原生成的过氧化氢被亲水多孔介质吸收并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0686195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510924412.9
申请日:2015-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的新型喷涂装置,其由外壳、抽真空加热台、xy轴机械装置、带有搅拌功能的浆料供应系统、静电喷头、静电发生器等几大部分组成。该喷涂装置工作时,通过静电发生器产生电荷,输送到经过喷头的浆料,使浆料带有静电荷,并雾化,然后趁机在质子交换膜表面,通过静电的作用,提高催化剂浆料的利用率,提高催化层的均一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9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37849.5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铱黑为载体的双效氧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作为载体的铱黑同时具有氧析出功能,通过水催化乙二醇还原方法于其上担载具有催化氧还原功能的贵金属铂。该催化剂应用于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氧电极,与传统的铂黑和铱黑催化剂的机械混合物相比,可使电池的燃料电池与电解水性能均得到提高。本发明方法在室温条件就可以用乙二醇还原出Pt纳米粒子,并沉积在铱黑表面,反应条件温和、易控,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双效氧电极催化剂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321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95312.X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04225 , H01M8/04223 , H01M8/04089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零度以下启动的装置,在阳极通混合气催化预热,阳极的尾气通入阴极,使得未反应的混合气在阴极发生催化反应,实现阴阳极同时升温的效果。本发明在传统催化冷启动装置上得以改进,阴阳极可同时发生催化反应,给电池提供热量,可以实现-45℃甚至更低温度范围的低温启动,燃料得到充分利用,降低电池启动功耗,大大缩减低温启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72027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410721271.6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用水传输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将纳米碳材料亲水化处理,再将亲水化处理后的纳米碳材料、导电添加剂、增强碳纤维与树脂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在模具中热压成形,即得亲水性水传输板,其中亲水纳米碳材料起到促进水传输的作用。本发明的水传输板将其作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双极板具有良好的透水特性,不仅可以直接利用电解池冷却水实现静态供水,而且可以降低阳极浓差极化现象,提升高电密下的电解性能,降低电解池系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28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1014908.3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制备燃料电池用铂纳米晶核壳催化层的方法。该催化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先直接制备Pd/C‑Nafion催化层,粘结剂可以选为PAA、PVP等聚合物高分子,然后在三电极体系中,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Pd/C催化层上沉积Pt纳米晶,最终制备Pd/C@Pt核壳催化层。Pd/C@Pt催化层作阴极,担量为Pd 0.038mg cm‑2,Pt 0.085mg cm‑2,其单池最大功率密度为680mW cm‑2(H2‑Air)优于商业化阴极担量为0.09mg cm‑2的膜电极。对两种催化层进行单池加速衰减测试,可发现Pd/C@Pt催化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561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410720355.8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准有序超薄催化层制备方法,包括有序微电极的形成以及催化层的装配。在基底上生长准有序的Cu阵列,然后以此阵列为支撑层担载催化剂涂层,形成微观有序的电极。将制备的电极热压于阴离子交换膜的阴极侧,阳极侧采用GDE结构。直接制备的准有序Pt/Cu催化层,其中不含有阴离子交换树脂AEI。所构建的超薄催化层可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及其它电池与电化学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62313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553993.4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88 , H01M4/86 , H01M4/92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基于铂或铂合金纳米管的膜电极的制备及应用,包括有序化电极微结构的形成,铂或铂合金纳米管的制备及膜电极的装配。首先在基底上生长具有规则取向的Co-OH-CO3纳米棒阵列,然后在此阵列上担载催化剂,并对担载有催化剂的Co-OH-CO3纳米棒阵列进行退火处理,最后将阵列热压于离子交换膜上得到膜电极,并对膜电极进行净化处理,所构建的膜电极可应用于燃料电池。本发明所构建的膜电极具有催化剂担载量低、催化剂利用率高、易于放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45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090894.8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网状隔膜的胶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网状隔膜代替传统的隔膜,该网状隔膜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将正、负电极隔开;胶体电解质充满正、负电极活性物质的孔道,并通过网状隔膜的网孔相互连通,构成电解质离子迁移通道。采用网状隔膜,既可以避免发生正负极短路,又可以大幅度降低电解质离子在正负极间的迁移阻力,与采用无隔膜结构和胶体电解质的超级电容器相比,该超级电容器具有安全性高和封装形式多样的优点。与采用聚丙烯无纺布等传统隔膜的胶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相比,采用网状隔膜的胶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具有内阻低和功率密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34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310691142.2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燃料电池阴极Pt基催化剂易吸附SO2而性能大幅降低的特点,提供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的阴极抗SO2中毒催化剂及中毒恢复方法。原子比Pt:Ru=1~5:0.5~5的Pt‑Ru合金电催化剂在作为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时,能够自催化氧化其表面吸附的SO2,具有较强的抗SO2中毒性能。采用该成分Pt‑Ru为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时,在燃料电池SO2中毒后,通过阳极通入空气或氮气,同时阴极通入空气或氧气吹扫0.01~10小时,催化剂的性能可完全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