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344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99504.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采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肉苁蓉采收机构、肉苁蓉种植采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包括框架;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底部且用于铲割肉苁蓉;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呈相对式设置且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的第一端均与框架相连接,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均位于框架的第一侧端面,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第二侧端面;以及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设置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的上端面,驱动部件驱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进行上下交错振动,以将由所述铲割部件铲割并进入到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内部的肉苁蓉连同土壤一起输送到外部。该肉苁蓉采收机构具有采收效率高、节约经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0527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0960110.5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荒漠化草场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围栏结构、封育围栏及荒漠化草场生态修复方法,围栏结构包括围栏组件和支撑部件;围栏组件用于拦截地表物质流,围栏组件包括第一围栏和第二围栏,第一围栏与地平面呈锐角,第二围栏的下端与第一围栏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部件与第一围栏或第二围栏连接,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围栏组件。本发明提供的围栏结构、封育围栏及荒漠化草场生态修复方法,所述围栏结构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一围栏和竖直的第二围栏,并利用支撑部件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支撑,不需要在围栏单元的下方专门设置混凝土地基,整个装置直接置于地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由于第一围栏的倾斜结构能够阻止牲畜和人类的靠近,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03445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1911399504.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采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肉苁蓉采收机构、肉苁蓉种植采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包括框架;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底部且用于铲割肉苁蓉;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呈相对式设置且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的第一端均与框架相连接,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均位于框架的第一侧端面,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第二侧端面;以及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设置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的上端面,驱动部件驱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进行上下交错振动,以将由所述铲割部件铲割并进入到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内部的肉苁蓉连同土壤一起输送到外部。该肉苁蓉采收机构具有采收效率高、节约经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344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51286.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草原沙地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草原斑块沙地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沿着斑块沙地的边界且朝向主风向的一侧边缘进行挖沟;步骤S2,将挖出的土方堆放在所述主风向的一侧并形成土堆挡风墙;步骤S3,在所述沟的底部沿所述主风向的一侧边界种植灌木;步骤S4,在所述斑块沙地的所述边界内部表面覆盖格网。该草原斑块沙地修复方法具有有效防止斑块沙地出现水土流失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691785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1688938.1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场荒漠化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围栏结构和封育围栏,所述围栏结构包括:围栏组件和支撑部件;围栏组件用于拦截地表物质流,围栏组件包括第一围栏和第二围栏,第一围栏与地平面呈锐角,所述第二围栏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围栏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围栏或第二围栏连接,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围栏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围栏结构和封育围栏,所述围栏结构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一围栏和竖直的第二围栏,并利用支撑部件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支撑,不需要在围栏单元的下方专门设置混凝土地基,整个装置直接置于地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由于第一围栏的倾斜结构能够阻止牲畜和人类的靠近,安全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71667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135477.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遮阳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遮阳装置。该植物遮阳装置包括支架和遮阳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呈环状间隔布置的至少三个龙骨,各龙骨均从上至下倾斜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每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均设有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连接在两个龙骨之间的多个遮阳板,各遮阳板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物遮阳装置,能够遮挡阳光直射植物,避免干热风直接侵扰植物,创造一个透风良好、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微环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搭建方便、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便于野外操作使用,且能够有效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植物失水,大幅度提高植物幼苗或移植植物的成活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71407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486845.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采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肉苁蓉采收机构及肉苁蓉种植采收一体化装置,包括框架;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底部且用于铲割肉苁蓉;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呈相对式设置且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的第一端均与框架相连接,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均位于框架的第一侧端面,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第二侧端面;以及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设置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的上端面,驱动部件驱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进行上下交错振动,以将由所述铲割部件铲割并进入到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内部的肉苁蓉连同土壤一起输送到外部。该肉苁蓉采收机构具有采收效率高、节约经济成本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69000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22377552.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水分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近地表水通量的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括:内筒、重量检测装置、湿度监测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内筒的底部具有底板,重量检测装置设于内筒顶部的空仓内,用于实时检测内筒内部的土壤重量。湿度监测装置为多个,且沿内筒的轴向等距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重量检测装置可检测土壤的蒸发和凝结水的质量,通过计算实验时间、计算内筒的横截面积得出近地表水通量,利用湿度监测装置可检测土壤水汽凝结的深度,从而精确反映和重现土壤中水汽凝结的发生过程。本实用新型的近地表水通量的测量系统结构合理,重量轻便,可自动记录,观测精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90986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778943.1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树木幼苗保护装置,包括自降解套筒,自降解套筒的内径大于1.5倍树干的直径,自降解套筒的底部与地面连接,自降解套筒的高度小于树干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木幼苗保护装置,将自降解套筒套设在幼苗树干外,使矮小脆弱的幼苗树干免受风蚀和沙埋,避免荒漠动物的啃食,自降解套筒内径和树干之间的空间在有效满足幼苗初期生长的前提下,也产生一定遮阴面积,抑制幼苗基茎周围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水保墒的目的,形成一个有效保湿和减缓温度变化的区域,进而能够在极端干旱区和典型沙漠地区严酷恶劣的外环境中,为幼苗生长提供一个更为适宜的微环境,对树木幼苗产生保护,有效提高幼苗成活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744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4505.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浅层湿沙免灌造林的方法,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浅层湿沙免灌造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地下水埋深小于1.5m的盐碱地或沙丘丘间地后,按照“品”字型确定定植点,清除定植点内石块并挖好树坑;(2)采用深植植苗的方式造林,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根系完整的苗木栽植在树坑中,栽植完成后进行埋土并进行补水,完成浅层湿沙免灌造林。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浅层湿沙免灌造林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对淡水资源和地下咸水资源的依赖,从而有效节约水资源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