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的层状解藕式燃烧方法及机械层状解藕式燃烧炉

    公开(公告)号:CN1148528C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1131238.6

    申请日:2001-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煤的层状解藕式燃烧方法:原煤在预燃室中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入气化室和烟道,产生的半焦输送至气化室机械炉排上;半焦层上的原煤从下部引燃,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下部氧化,上部还原的缺氧燃烧和气化热解;烟气中的NOX在半焦催化下,经与NH3、CHi、C、O2及CO反应还原成N2;穿过煤层内被还原成N2;穿过煤层后在气化室内上部与烟道中被还原成N2;剩余NOX在进入主燃室或烟道前再次通过半焦层被还原;通过半焦吸附、扰混及与半焦区后段送入的二次供风混合,CO和烟黑燃烬;半焦在主燃室燃烧,使剩余挥发份热解氧化,氮氧化物被还原,CO和烟黑被燃烬;本发明通过机械炉排层状解藕式燃烧炉的分级分路燃烧,可降低污染物排放,提供燃炉的燃烧效率。

    一种排烟温度可控的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9611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110206434.3

    申请日:2011-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烟温度可控的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所述预热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4)和与之连通的空气通道(5)、烟气通道(7),沿空气流动方向在所述空气通道(5)上空气预热器(4)前设置低温放热装置(18);沿烟气流动方向在烟气通道(7)上空气预热器(4)前后分别设高温吸热装置(6)和低温吸热装置(1);低温放热装置(18)上与蒸汽联箱相连的蒸汽总管(15)通过支管分别与高温吸热装置(6)和低温吸热装置(1)连通;低温放热装置(18)凝结水联箱相连的凝结水总管(16)通过支管分别与高温吸热装置(6)和低温吸热装置(1)连通。本发明中可根据煤种和机组负荷的变化,调整余热回收量和烟气排烟温度。

    一种回热式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9809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10207356.9

    申请日:201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热式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所述预热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3)以及与之相连的烟气通道(4)和空气通道(5),沿空气流动方向在所述空气通道(5)上空气预热器(3)前后分别设置低温放热装置(22)和空气回热吸热装置(6);沿烟气流动方向在烟气通道(4)上空气预热器(3)前设置高温吸热装置(8);所述与低温放热装置(22)连接的蒸汽总管(19)通过支管分别与空气回热吸热装置(6)和高温吸热装置(8)连通;所述与低温放热装置(22)连接的凝结水总管(20)通过支管分别与高温吸热装置(8)和空气回热吸热装置(6)连通。本发明可根据煤种季节和机组负荷的变化,灵活调整余热回收量和烟气排烟温度。

    一种煤粉解耦燃烧器及其解耦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7425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175439.4

    申请日:2011-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解耦燃烧器及其解耦燃烧方法。所述解耦燃烧器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一次风管(12)、惯性分离器(11)、气流导管和喷口,所述气流导管分成浓侧气流导管(7)和淡侧气流导管(8)两个,淡侧气流导管(8)与三级喷口(1)连通,浓侧气流导管(7)与一级喷口(3)相连;浓侧气流导管(7)上与一级喷口(3)之间的管路上引出与之连通的二级喷口导管(6),该二级喷口导管(6)与二级喷口(2)连通;所述一级喷口(3)呈渐扩喷口,并且在一级喷口(3)的前端内部上下两侧相对设置一对集粉稳焰器(4),所述集粉稳焰器(4)沿气流方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大,气流通道横截面的面积沿气流方向变小,实现了解耦燃烧。

    一种高效分控相变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075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53486.9

    申请日:201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分控相变换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过蒸汽管和冷凝液管相互连通而形成分控相变换热回路的热源换热器(3)和冷源换热器(12),在该回路上设有对其进行控制的气流调节阀及液流调节阀,以及设置在冷凝液管上的储液箱(16),热源换热器(3)顶部的蒸汽管母管分成两蒸汽管支管,其中第一蒸汽管支管与冷源换热器(12)相连,在该蒸汽管支管和冷源换热器(12)之间设置气流调节阀(11);第二蒸汽管支管经由设置在储液箱(16)内的冷凝液加热器(18)后与储液箱(16)相连通;热源换热器(3)的热源换热器上集箱(7)内设置上集箱内配液管(6),上设有若干喷头,用于蒸汽与冷凝液进行混合式热交换。本发明的系统效率更高。

    一种W型火焰解耦燃烧炉及解耦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742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74601.0

    申请日:2011-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型火焰解耦燃烧炉及解耦燃烧方法。该解耦燃烧炉的炉膛由前后侧墙、上炉膛侧墙(12)、下炉膛拱(13)、下炉膛侧墙(14)和下炉膛冷灰斗壁(15)围成,在所述的下炉膛拱(13)上由炉膛中心往外依次设置若干组对称的超浓一次风喷口(8)、浓一次风喷口(7)和淡一次风喷口(6),若干组一次风喷口(8、7、6)在下炉膛拱(13)上在前后墙之间均匀设置,喷口方向向下,在所述的下炉膛侧墙(14)上对称设置若干侧墙上二次风喷口(4);侧墙上二次风喷口(4)与一次风喷口(8、7、6)沿前后向交错设置,所述下炉膛侧墙(14)上在前后墙之间设置若干侧墙下二次风喷口(3)。本发明装置降低了NOx的生成以及飞灰可燃物。

    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4808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410098606.X

    申请日:200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包括位于热水锅炉上方的水箱;水箱内设垂向隔板将水箱隔成热水室和冷水室;冷水室内设与热水室相通并控制其内水位的水位控制装置,顶部设排气管;换热器与热水锅炉间的连接管路上设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的三通分别与入口单向阀、出口单向阀和平衡管相连通;平衡管与冷水室下端相通;热水锅炉与水箱下端相通;换热器一端与水箱下端相通;另一端依次通过回水管、单向阀组件和进水管与热水锅炉相通。该系统在供热负荷较低时采用自循环,负荷较大时采用强制循环,循环方式随负荷变化而自动切换;管路及热水锅炉布置灵活,供暖范围大,采暖效果好,故障率低;投资和维护成本低;节水、结垢少,使用寿命长。

    生物质的低NOx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4795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410098604.0

    申请日:200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的低NOx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其装置包括:立式燃烧炉,其上方有烟道出口,其内腔被隔板分为底部相通的热解室和燃烧室,隔板下部有连通热解室与燃烧室的连通口;热解室上方安有料斗;在燃烧室下部依次设倾斜炉排和旋转出渣装置;燃烧室内位于热解室之下的燃烧区分为还原区和燃尽区,还原区在倾斜炉排之上,燃尽区在还原区之下,在与倾斜炉排、还原区和燃尽区相对应的炉壁上分别设有一次风进口、二次风进口和三次风进口;该方法结合生物质燃料挥发分燃烧与焦炭燃烧的特点,在炉内组织形成不同燃烧气氛来实现良好燃烧,减少黑烟的形成。利用缺氧燃烧以及灼热焦炭的还原作用降低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降低污染物的生成。

    实现煤炭清洁燃烧的多面立体燃烧炉及其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5860C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410098603.6

    申请日:200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煤炭清洁燃烧的多面立体燃烧炉和方法,其燃烧炉包括:圆柱筒型炉体,其上盖上设烟道出口,设在炉体底部的旋转式炉排;将圆柱筒型炉体内腔垂向间隔成至少一对气化室和一对燃烧室的立式对称交叉的隔板组件,隔板组件下端至旋转式炉排之间的空间为燃烧口,气化室和燃烧室从下端部相连通;每一气化室的上部炉壁上设有各自的加煤口;每一燃烧室的上部有烟气出口,下部炉壁上设有出渣口,出渣口同时也是二次风进口,其燃烧方法是而且通过旋转式炉排与炉膛上方多个气化室的相互配合作用,充分利用循环灰渣中的余热,使煤炭先气化热解然后形成多面立体燃烧;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能耗小,可降低锅炉的氮氧化物、烟黑和一氧化碳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