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716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458184.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1B7/03 , C01B7/01 , B01J35/10 , B01J35/08 , B01J23/745 , C07C1/30 , C07C17/08 , C07C13/20 , C07C23/10 , C07C11/06 , C07C19/01 , C07C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回收氯代烯烃生产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并实现氯化氢安全储存、运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催化剂存在下使烯烃与氯化氢反应,反应温度为50至120℃;2)储罐储存;3)在催化剂存在下使氯代烷烃分解释放出氯化氢气体,反应温度为200至500℃。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相同的催化剂,通过低温和高温下氯化氢与烯烃的反应及其逆向反应过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氯代烷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氯化氢气体的尾气的分离回收处理和存储运输困难难点。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16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58184.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1B7/03 , C01B7/01 , B01J35/10 , B01J35/08 , B01J23/745 , C07C1/30 , C07C17/08 , C07C13/20 , C07C23/10 , C07C11/06 , C07C19/01 , C07C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回收氯代烯烃生产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并实现氯化氢安全储存、运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催化剂存在下使烯烃与氯化氢反应,反应温度为50至120℃;2)储罐储存;3)在催化剂存在下使氯代烷烃分解释放出氯化氢气体,反应温度为200至500℃。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相同的催化剂,通过低温和高温下氯化氢与烯烃的反应及其逆向反应过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氯代烷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氯化氢气体的尾气的分离回收处理和存储运输困难难点。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1492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039678.6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nventor: 安增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氯化氢和低碳烯烃的混合气体中的分离回收氯化氢的系统和分离回收方法,所述分离回收氯化氢的系统包括:缓冲罐、吸收塔、低碳烯烃收集器、氯化氢加热分离器、氯化氢收集器和溶剂收集器等。采用本发明的分离系统的分离方法利用特定溶剂在室温‑60℃下可以选择性吸收氯化氢、分离低碳烯烃。吸收氯化氢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又可以释放氯化氢气体,并通过溶剂的循环吸收和释放过程,可以实现氯化氢和低碳烯烃的经济性分离,达到减少排放,节约资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1967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375428.9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酚类物质二氯化的方法,该方法定向选择催化酚羟基的一个邻位和对位的C-H被Cl原子取代。所述二氯化方法包括将浓盐酸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催化剂和酚类反应物,剧烈搅拌下油浴加热,然后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60%的H2O2水溶液。反应2至26小时后结束反应,收集有机相并用乙腈稀释以制备用于分析的样品。根据本发明的二氯化方法采用水作为反应介质,避免了传统VOC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的使用,更安全环保。同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便捷,产品收率高,具有高的原子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9209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49008.6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酚化合物直接氧化制备对苯醌化合物的方法,其特点是:以苯酚化合物作为原料,在液体介质中使用氧气或含氧气体作为氧化剂,在过渡金属化合物主催化剂和两亲性分子助催化剂作用下,在温和条件下高选择性制备对苯醌化合物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86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8353.7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nventor: 安增建
IPC: B01J27/224 , B01J23/20 , B01D53/86 , B01D53/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氯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属于催化剂领域。针对有机氯副产物的处理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钽负载的多孔载体催化剂,可将有机氯副产物催化分解为炭、氢气和HCl。附着在催化剂表面的炭经空气煅烧可以除去,除碳后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氢气和HCl混合气使用乙二醇或甘油为吸收剂,使HCl吸收溶解在吸收剂中达到分离的目的,分离后氢气作为燃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50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943074.3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镧合金催化剂在氯化氢氧化制备氯气中的应用。本发明以导热性能优异的0价态的铜为基体,掺杂0价镧金属为活性组分,作为氯化氢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相比现有的催化体系,该催化剂不含铬等有毒金属元素,较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稳定性、机械性能、抗积碳能力优异突出,且经多次除碳再生后催化剂活性仍稳定,适用于混杂有机杂质的氯化氢氧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36738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18697.8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苯醌制备对苯二酚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液体介质中,以纯度较低的对苯醌作为原料,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高选择性加氢还原制备对苯二酚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4443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71575.4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对苯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对苯二酚化合物作为原料,在碱/碱土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制备对苯醌化合物的工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过程的放大及实现工业化生产;2)可以合成各种对苯醌化合物,是一种通用的对苯醌化合物制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76144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472324.5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苯醌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其特点是:向含有对苯醌化合物的液态混合物中加入促进对苯醌化合物聚集/自组装的促进剂,实现对苯醌化合物在室温或低于室温条件下的沉淀析出,实现对苯醌化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