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85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894382.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增强方法、设备、主机、从机、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在室内设置一个主机和若干个从机,利用主机接收基站信号,并通过无线移频技术将主机信号通过无线空口传输到从机,以使从机对覆盖区进行信号覆盖,并回传终端信号至基站,从而实现室内无线信号中继放大;另外,在主机与从机通信过程中,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频段测试操作,在符合变频条件时切换通信质量最佳的下行通道或上行通道,可以自动识别信道环境并完成切换,响应速度快,切换时间短,不会影响用户体验,节省了网络优化的人工成本,以及加强了室内信号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205952.0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通信网络覆盖、定位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系统包括:接入天线、第一信号放大设备、覆盖天线和第二信号放大设备;接入天线和第一信号放大设备均设置于目标空间外,第二信号放大设备和覆盖天线均设置于目标空间内;第一信号放大设备分别与接入天线和第二信号放大设备连接;第二信号放大设备还与覆盖天线连接。在目标空间外设置接入天线和第一信号放大设备,在目标空间内设置第二信号放大设备和覆盖天线,这样可以将外部运营商已覆盖的通信信号转入目标空间内,实现运营商信号在目标空间内的覆盖。相比于普通的泄露光缆覆盖方式,本方案无需在管廊内部施工,建设难度小,运营成本低,可以大量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151878.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射频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天线振子模块,包括接收振子和发射振子,接收振子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上行信号,发射振子用于接收下行信号,并发射下行信号;功率放大模块,包括放大器,放大器对接收振子输出的上行信号的传输功率进行放大;信号同步模块,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源。本申请通过分离接收振子和发射振子,从而实现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分别控制。通过放大器对上行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了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弥补了上下行信号覆盖不平衡,大大提升了室分场景下信号覆盖深度;通过信号同步模块将放大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源,实现了对上行信号的高效接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62013.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40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输出装置及信号输出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单元、耦合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输出口一与所述第二单元输入口一连接,所述第一单元输出口二与所述耦合单元的输入口连接,所述耦合单元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二单元输入口二连接,所述耦合单元还具有耦合输出口,所述第二单元输出口一、第二单元输出口二和所述耦合输出口即为所述装置的输出口,且所述输出口中任意两个输出口间输出的信号正交,每个输出口输出的两路信号均电平平衡。本发明第二单元输出口一和第二单元输出口二中,每个输出口的两种信号电平强度更加接近,当利用两个输出口中某个输出口的信号做室分覆盖信源时,可以使室分覆盖更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541267.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晨曦 , 吴其林 , 陆南昌 , 肖勇 , 高峰 , 林涛 , 刘大洋 , 余俊松 , 陈炫灏 , 余超 , 黄雯君 , 余金海 , 吴锐康 , 臧非 , 张锐 , 王艳 , 栾帅 , 唐双望 , 邱禹 , 孙文瑞 , 刘容 , 陈祖昊 , 朱文涛 , 高明皓 , 赵永红 , 吴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机柜,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设备柜、开关电源柜和蓄能柜;所述主设备柜、所述开关电源柜和所述蓄能柜均为独立柜体且可组合使用;所述主设备柜与所述开关电源柜组合时相邻设置;所述蓄能柜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组合时至少一个所述蓄能柜与所述开关电源柜相邻设置;所述开关电源柜内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主设备柜内和所述蓄能柜内均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为一体式连接器。本发明可以通过将应急机柜划分不同功能的独立柜体,并利用一体式连接器实现设备快速转运部署,可根据实际应急通信场景组合或独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8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883524.9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提供一种场景适配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场景适配分析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的室内分布系统,场景适配分析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目标采样点,筛选所述目标采样点中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基于所述第一采样点和所述第二采样点,确定重叠覆盖率和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差;根据所述重叠覆盖率、所述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差以及所述目标信噪比,确定待识别场景是否适配所述室内分布系统,所述目标信噪比是基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采样点确定的。本申请能够实现场景是否适合错层双路改造方式的准确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53267.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Q3/00 , H04B7/0456 , H04W16/28 , H04W24/02 , H04W24/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管理与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用户MDT数据;基于用户MDT数据和预设的扫描范围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得到目标方向角和目标下倾角;将天线方位角和目标下倾角发送至参数管理模块,以供参数管理模块基于现网天线参数,生成调整指令,并输出调整指令至天线调整子系统,以供天线调整系统根据调整指令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完成天线调整优化,也即,对目标区域扫描,根据目标区域和扫描范围的用户MDT数据,判断用户分布和活动的规律与趋势,以此为依据确定目标覆盖范围,得到天线准确的目标方向角和目标下倾角,也即天线的射频姿态的最优解,改变了人工判断网络调整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6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386103.6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频天线与基站,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多频天线包括:反射板;振子单元,振子单元设置于反射板的一侧,且振子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高频振子与至少一个低频振子,且至少两个高频振子与至少一个低频振子均沿反射板的长度方向交替且彼此间隔设置;以及至少两个龙勃透镜,龙勃透镜设置于振子单元背离反射板的一侧,且相邻龙勃透镜彼此紧密连接;其中,龙勃透镜与高频振子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多频天线在可以达到高增益、窄波束的辐射效果的情况下,体积和重量都得到了较大的缩减,从而满足天线小型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72118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691628.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40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输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单元、耦合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输出口一与所述第二单元输入口一连接,所述第一单元输出口二与所述耦合单元的输入口连接,所述耦合单元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二单元输入口二连接,所述耦合单元还具有耦合输出口,所述第二单元输出口一、第二单元输出口二和所述耦合输出口即为所述装置的输出口,且所述输出口中任意两个输出口间输出的信号正交,每个输出口输出的两路信号均电平平衡。本实用新型第二单元输出口一和第二单元输出口二中,每个输出口的两种信号电平强度更加接近,当利用两个输出口中某个输出口的信号做室分覆盖信源时,可以使室分覆盖更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222053384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280664.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晨曦 , 高峰 , 李涛 , 陈祖昊 , 王梓丞 , 栾帅 , 张锐 , 王强 , 黄雯君 , 刘容 , 高明皓 , 朱文涛 , 肖闯 , 靳侃侃 , 吴远 , 刘斐 , 徐金鹏 , 赵永红 , 杨泽一 , 林佳华 , 姜自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站。基站包括基站柜体和光伏模块,光伏模块包括光伏支架、光伏板和支撑架,多个光伏支架环绕基站柜体间隔设置,光伏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光伏支架连接,支撑架包括压杆和斜杆,斜杆的一端连接至压杆,斜杆的另一端连接至光伏支架,压杆压接至基站柜体。根据本申请的基站,光伏模块和基站柜体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占地面积小,安装区域灵活,并且光伏模块能够提供电量,具有电力自给能力,减少了缆绳,压杆压接至基站柜体,建设难度低,运营成本低,拆装便捷,适应力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