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3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328388.3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4/14 , E21B34/10 , E21B33/122 , E21B41/00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管线控制六层位滑套的井下液压系统,包括地面作业设备,6组井下解码器系统,6个封隔器,套管,油管等部件,在每个开采的储层布置一组井下解码器系统和封隔器,将井筒内环空隔开使每个层位形成独立空间;每个井下解码器系统均包括一个解码器、一个泄压阀、一个滑套、一个单向阀和一个油管开孔,解码器通过泄压阀与滑套连接,油管开孔通过单向阀与泄压阀连接,通过解码器系统中的泄压阀能够有效减小地面注入压力。通过三条液压管线向解码器系统传递动力,至多可对六个储层的滑套进行独立的编译解码控制,时间层间的精细控制,达到平衡层间矛盾,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91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340554.6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材料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及生产管柱与油水分离方法,为安装在井下生产管柱中的膜材料工作筒,所述膜材料工作筒包括外筒、疏水亲油网膜、亲水疏油网膜和打捞头。本发明通过膜材料工作筒将整个井下生产管柱分隔为三个通道:产液进液通道,油相举升通道,水相回注通道;通过内部膜材料和通道实现油水两相在工作筒内的分离、油相举升及水相回注功能;工作筒根据产液量不同可多级并联使用;膜材料工作筒不需要配置复杂的辅助设施,操作简单,在常规管柱中位置为电潜泵之后,具备打捞接口,可实现定期投捞更换网膜材料;同时,在回注通道设有回注水含油监测装置,可实现回注水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适用范围广、分离效果较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96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85205.5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IPC: E21B3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环空应急开启装置,上接头、活塞腔、上段筒体、中段筒体、止回套筒、下段筒体和下接头依次固定密封连接;活塞腔、上段筒体和中段筒体内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剪切活塞和挂接芯管;活塞腔和剪切活塞之间通过剪钉轴向定位;中段筒体、止回套筒和下段筒体内部设有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挂接筒体、止回芯管和密封接头;上段筒体和挂接芯管形成的环空内设有处于自由状态的弹簧Ⅰ,且所述弹簧Ⅰ的下端面与中段筒体上端面接触配合;下段筒体和止回芯管形成的环空内设有挡环和弹簧Ⅱ,弹簧Ⅱ与止回套筒下端面和挡环上端面接触配合且处于压缩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173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95987.4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井下双筒单级调节式气液分离器,由相互套设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构成,内筒体内部设置叶轮和排液区段;外筒体顶部的气相引出口下方设置分离挡板,内筒体和气相引出口之间设置重力分离腔室;外筒体下部侧壁设置液相引出口,控制器获取差压传感器实时测定的压差,并将实时测定的压差与设定压差比较,通过比较结果驱动电机控制液相引出口的大小。本发明通过叶轮和排液区段的配合实现一次分离,依靠重力分离腔室实现二次分离;利用分离挡板实现三次分离;有机结合了离心分离、重力分离、碰撞分离三种分离原理,体积小、结构紧凑,可在较宽的气相和液相流程下实现气液混合物的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42008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585670.8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悬挂式的实时调控井下气液分离组合举升系统,包括油管,所述油管连接有悬挂式三通总成,所述悬挂式三通总成内设置有射流泵举升系统,所述悬挂式三通总成的下端第一端口悬挂有电泵举升系统总成,其下端第二端口通过采气油管连接有气液分离系统总成;还包括位于地面的流量控制阀和可视化控制装置;所述可视化控制装置与电泵举升系统总成、气液分离系统总成和流量控制阀相连接。本发明建立的电泵+射流泵组合举升系统无需外来高压动力液,利用流经电泵的高压富液流作为动力液抽吸所分离的富气流而举升至井口,实现了井下气液分采,本发明实现了常规电泵在高气液比油井中的应用,拓宽了常规电泵在高含气量油井井况中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837275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28171.9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排量单管分层注聚可调装置,包括测调工具导入机构、注入量调节机构和聚合物降压保粘机构;测调工具导入机构具有导向作用和定位功能;注入量调节机构具有可螺旋升降配注芯体,调节聚合物降压保粘机构注入量大小的作用;聚合物降压保粘机构具有降压、保粘特性的梭形波配注流道;配注芯体有足够的内通径保证剖面测试等作业的开展,同时分层注聚测调工作筒内具有桥式通道,在当前层进行测试作业时,不影响其余层的聚合物注入。本发明具有注入量大、保粘性好、注入量可调的特性,实现单管分层注聚测调多层段注入,解决海上油田分层注聚目前面临的困难,能够有效提高聚合物的利用率和驱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4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35685.4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井下气液分离举升工艺管柱,包括设置在生产套管内的采液套管、井下安全阀、封隔过液装置、采气油管坐落接头、采气油管、过电缆封隔器、采液油管、采液油管坐落接头、速度采气油管、Y接头、插入密封、工作筒、调控电缆、气路调节装置、动力电缆、电泵、泵工况、气液分离器、顶部封隔器。本发明建立气相和液相独立流动通道,有效避免气路通道二次积液风险和液路流体对气路流体的举升抑制作用,并且所建立的三个独立流动通道上设置有安全封隔装置,可确保海上生产作业安全;具有作业施工方便、工作稳定性高,处理液量及处理气量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海上油田高气液比油井和大产水量积液气井的举升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8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18422.6
申请日:2018-05-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8 , E21B43/40 , E21B43/20 , E21B33/127 , F04D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前油水分离单机组双泵注采系统,包括套管和生产管柱,生产管柱包括通过油管连接的过电缆封隔器、罐装电泵注采系统、油水分离回注装置、油水分离器、上部封隔器和下部封隔器,上部封隔器内设置定位旁通,下部封隔器内设置插入密封;罐装电泵注采系统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潜油电泵机组和自膨胀封隔器;潜油电泵机组包括上级泵、上级保护器、单电机、下级保护器和下级泵;自膨胀封隔器设置于下级保护器和下级泵吸入口之间,自膨胀封隔器设置油相导管,油相导管下端口与油水分离回注装置连接。本发明实现油水混合液泵前分离,回注水中含油率大幅降低;采用单电机双作用电潜泵注采举升工艺,可实现定比例采出和增压回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40554.6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材料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及生产管柱与油水分离方法,为安装在井下生产管柱中的膜材料工作筒,所述膜材料工作筒包括外筒、疏水亲油网膜、亲水疏油网膜和打捞头。本发明通过膜材料工作筒将整个井下生产管柱分隔为三个通道:产液进液通道,油相举升通道,水相回注通道;通过内部膜材料和通道实现油水两相在工作筒内的分离、油相举升及水相回注功能;工作筒根据产液量不同可多级并联使用;膜材料工作筒不需要配置复杂的辅助设施,操作简单,在常规管柱中位置为电潜泵之后,具备打捞接口,可实现定期投捞更换网膜材料;同时,在回注通道设有回注水含油监测装置,可实现回注水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适用范围广、分离效果较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24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669101.8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Abstract: 具有防垢功能的纳米颗粒增强合金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Cu45%~75%,Zn15%~30%,Ni6.0%~22%,Sn2.0%~10%,Pb1.0%~15%,Al2O30.1%~1.0%,以上各组分质量份数之和为100%。本发明还公开其制备方法,将各原材料融化形成均匀熔体,浇注至不锈钢锭模中,浇注5~8秒后进行30~40秒旋转电磁搅拌,冷却,结壳形成金属锭,浇水冷却成型即可。本发明的纳米颗粒增强合金材料,硬度为180~220HV,组织为均匀等轴晶,晶粒度为7~8级,合金在水中的阻垢率为75~85%,可用于油田管道的金属防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