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凿岩钻杆
    12.
    发明公开
    一种凿岩钻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05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93734.2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钻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凿岩钻杆,包括摩擦组件、对接组件、冷却组件以及六角中空合金钢钎,所述六角中空合金钢钎的外周面上螺旋焊接有圆钢,所述圆钢的材质为HPB300,所述摩擦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的外周面呈螺纹状,通过六角中空合金钢钎和圆钢等结构的设置,既提高了整体的强度,满足炮眼深度要求,又能将产生的岩粉排出,凿岩过程中不会出现折断的现象,可以达到预期爆破效果,提高了掘进速度,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凸起块的设置可以加大钻杆底部与岩石的摩擦,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钻孔效率的提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钻孔效率低和钻杆对接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高强度整体浇筑的隧道通风井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617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323915.2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井筒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强度整体浇筑的隧道通风井以及施工方法,包括用于移动设置在通风井中的工作吊台和用于设置在通风井中的输送组件,还包括用于浇筑的预制通风井筒的预制模具,预制模具包括柱形的第一模板,具有模板空腔,第二模板设置在模板空腔内,第三模板具有和第二模板相同的结构,第三模板与第二模板对称设置在模板空腔内,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形成第一中隔板浇筑空腔,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共同形成第一井筒浇筑空腔,第一中隔板浇筑空腔和第一井筒浇筑空腔连通,筋结构层设置在第一中隔板浇筑空腔和第一井筒浇筑空腔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井筒结构整体性差,施工速度慢的问题。

    一种高强度整体浇筑的隧道通风井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6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3915.2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井筒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强度整体浇筑的隧道通风井以及施工方法,包括用于移动设置在通风井中的工作吊台和用于设置在通风井中的输送组件,还包括用于浇筑的预制通风井筒的预制模具,预制模具包括柱形的第一模板,具有模板空腔,第二模板设置在模板空腔内,第三模板具有和第二模板相同的结构,第三模板与第二模板对称设置在模板空腔内,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形成第一中隔板浇筑空腔,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共同形成第一井筒浇筑空腔,第一中隔板浇筑空腔和第一井筒浇筑空腔连通,筋结构层设置在第一中隔板浇筑空腔和第一井筒浇筑空腔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井筒结构整体性差,施工速度慢的问题。

    一种高强度隧道通风竖井井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82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45062.2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竖井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强度隧道通风竖井井筒结构,包括在竖井内壁依次衬砌的一次支护层和二次支护层,二次支护层中具有将其分为两个通道的分隔层,一次支护层、二次支护层和分隔层均为混凝土浇筑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竖井一次支护安全性低速度慢的问题。

    隧道通风竖井井筒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52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78047.3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隧道通风竖井井筒施工装置,由竖井施工装置和中隔板施工装置组成,其中竖井井筒施工装置为伞形钻架凿岩机,中隔板施工装置包括施工吊盘和模板,井筒中隔板施工采用装配式模板,中隔板施工吊盘为六层吊盘,其中第一与第二吊盘为整体结构的双层吊盘,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层吊盘均为分体式对称月牙形临时吊盘,第一、第二层吊盘上设置有全封闭护栏和踢脚板,第三层吊盘、第四层吊盘、第五层吊盘、第六层吊盘上与隔板相邻部位设置便于组立模板的折页,与井筒邻近部分设置护栏和踢脚板,在第一层与第二层吊盘上预留有中隔板浇筑空间,月牙形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层盘吊盘两块月牙形盘之间的缝隙即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层盘吊盘的中隔板浇筑空间。

    环形风水联动捕尘帘喷雾降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778983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18886.3

    申请日:2016-06-01

    Inventor: 贾振刚

    Abstract: 环形风水联动捕尘帘喷雾降尘装置,由环形水管(2)和纱帘(1)组成,环形水管(2)与水管(7)和压风管(8)连通,在环形水管(2)上设置有若干喷嘴(3),环形水管通过巷帮预留钢筋(6)和与巷帮连接套(5)固定在巷道内,环形水管(2)和纱帘1)设置在综掘机截割头后方。与现有技术相比,1)解决了煤巷综掘施工时防尘效果不佳问题。2)自行研制并应用了环形风水联动降尘帘,安设在综掘机截割头后方,掘进机工作时通过该装置喷射水雾,实现了有效降尘。(3)该项创新技术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综掘降尘效果明显,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保证了职工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是一种实现煤巷综掘绿色施工的有效方法。

    一种隧道通风竖井溜矸孔安全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03573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996224.6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隧道通风竖井溜矸孔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顶面钢圈及底面钢圈,顶面钢圈与底面钢圈径向均设置有支撑梁,顶面钢圈直径大于底面钢圈直径,顶面钢圈与底面钢圈之间通过一组立柱连接,顶面钢圈、底面钢圈与立柱形成圆锥台结构,圆锥台结构,使安全防护装置成瓶塞状态,使安全防护装置可以与溜矸孔无间隙契合接触,防止矸石无计划从间隙坠落,造成安全事故;且不占用爆破平面,打眼数量增多,爆破效果好;可根据需要将安全防护装置提起适当的距离,使矸石少量有计划滑落,随时溜矸,避免大量矸石突然掉落或造成溜矸孔堵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铁篦子防护有间隙的安全问题并使爆破效果得到提升。

    风硐和井筒的一体成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163854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2122133.2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硐和井筒的一体成型结构,属于矿井通风技术领域,包括风硐、井筒,风硐包括由风硐顶板、风硐侧壁、风硐底板形成的通道,井筒包括由上层侧壁、中间层侧壁、下层侧壁形成的通道,风硐顶板、风硐侧壁、风硐底板与上层侧壁、中间层侧壁、下层侧壁为一体,的风硐侧壁包括一组混凝土桩、两端植入混凝土桩内的横筋、与横筋配套的侧壁用竖筋及浇筑于混凝土桩之间的侧壁混凝土,该结构有效降低了施工时所占用范围,明挖作业深度小,避免了深基坑边坡失稳,人员长期处于高处作业状态的安全风险,同时缩短施工工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