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95152.7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蘑菇型断面隧洞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蘑菇型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合理性差、安全性差的问题。本蘑菇型断面隧洞的支护结构,包括位于拱部空间的拱部初期支护、位于拱部初期支护内侧的拱部二次衬砌、拱脚托梁、位于墙内空间两侧处的边墙初期支护、以及位于边墙初期支护内侧的边墙二次衬砌,拱部二次衬砌的下端分别作用在不两侧的拱脚托梁上,两侧拱脚托梁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侧边墙二次衬砌的距离。采用肋板式锚杆挡墙作为边墙初期支护,较常规喷锚支护其能抵抗的垂直压力更大,进而传递给边墙二次衬砌的作用力更小,可减弱边墙二次衬砌,进而降低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9540.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溶洞永临结合的迂回坑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一端与起始段连通的迂回坑道,迂回坑道的另一端穿越溶洞的上游后延伸至终点段,终点段内设有与迂回坑道连通的隧底箱涵,隧底箱涵的另一端与溶洞的下游连通,位于溶洞内的迂回坑道面向溶洞上游的一侧设有过水孔,迂回坑道位于溶洞上游与起始段之间的部分内设有封堵。于溶洞外侧设置迂回坑道作为临时施工通道,开辟前方隧道施工工作面,减少隧道施工与溶洞探察及处治的干扰,保证隧道不中断、安全施工,确保建设工期;后期利用迂回坑道作为永久排水通道使用,保证工程的有效利用,减少投资,确保隧道运营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20023073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271570.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刘贵应 , 杨昌宇 , 李正川 , 曹林卫 , 朱小兵 , 刘保林 , 肖强 , 刘乐川 , 王秋 , 吴伟 , 李爽 , 刘新荣 , 李林鹏 , 周小涵 , 祝鹏程 , 黄启淑 , 姜波 , 汪伟松 , 杨宝 , 田攀 , 李海军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瓦斯突出隧道超长距离揭煤防突通讯联络系统,包括多个基站,通讯终端,和电源模块;基站依次安装在隧道内,相邻基站间的距离相等,相邻基站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通讯终端的最大通讯距离,基站包括综合通讯模块和通讯天线,综合通讯模块的第一收发端与通讯终端连接,综合通讯模块的第二收发端与通讯天线的第一收发端连接,通讯天线的第二收发端远程连接有隧道外控制调度中心,相邻基站的综合通讯模块的第三收发端对应连接;电源模块安装在基站上,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综合通讯模块的供电端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基站和通讯终端,实现隧道内长距离通讯。
-
公开(公告)号:CN219344701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278999.0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泄压功能的盾构管片结构,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盾构管片结构不能实现对盾构管片周边地下水泄压的问题。它包括若干轴向对接的管片环,两相邻的管片环之间具有环缝,环缝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垫和第二环形密封垫,第一环形密封垫靠近管片环的外环面设置,第二环形密封垫靠近管片环的内环面设置,管片环内设有一端与环缝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与环缝的连接处位于第一环形密封垫与第二环形密封垫之间,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管片环的外环面,所述进水管内设有压力阀。当管片环外部的水压超过压力阀的设定值时,压力阀打开,周边地下水经进水管进入环缝,由环缝将水导至管片环各处,能降低管片环的外部水压。
-
公开(公告)号:CN220226966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271577.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李正川 , 杨昌宇 , 刘贵应 , 肖强 , 刘保林 , 曹林卫 , 朱小兵 , 刘乐川 , 王秋 , 吴伟 , 李爽 , 祝鹏程 , 刘新荣 , 周小涵 , 黄启淑 , 姜波 , 汪伟松 , 杨宝 , 田攀 , 李海军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过程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瓦斯突出隧道超长距离揭煤防突紧急避难洞室,包括若干避难洞室,避难洞室修建在围岩体中且位于隧道侧边;避难洞室包括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底部高于隧道底部平面,室内空间包括过渡室和生存室,过渡室位于靠近隧道的一侧,过渡室朝向隧道的一侧设有入口,入口处设有安全气密式防爆门,生存室与过渡室远离隧道的一侧连通,生存室与过渡室的连通处与过渡室的入口错开,生存室内设有人员生存保障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避难洞室,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20015249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271565.4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刘保林 , 朱小兵 , 李正川 , 杨昌宇 , 刘贵应 , 肖强 , 曹林卫 , 刘乐川 , 王秋 , 吴伟 , 李爽 , 祝鹏程 , 刘新荣 , 周小涵 , 黄启淑 , 姜波 , 汪伟松 , 杨宝 , 田攀 , 李海军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过程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瓦斯突出隧道超长距离揭煤防突紧急避难系统,包括若干避难洞室,避难洞室修建在围岩体中且位于隧道侧边;避难洞室包括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底部高于隧道底部平面,室内空间包括过渡室和生存室,过渡室位于靠近隧道的一侧,过渡室朝向隧道的一侧设有入口,入口处设有安全气密式防爆门,过渡室内设有喷淋机构,过渡室的入口处设有气幕机构,生存室与过渡室远离隧道的一侧连通,生存室与过渡室的连通处与过渡室的入口错开,生存室内设有人员生存保障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避难洞室,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20015251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271574.3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杨昌宇 , 李正川 , 朱小兵 , 刘贵应 , 刘保林 , 肖强 , 曹林卫 , 刘乐川 , 王秋 , 吴伟 , 王思长 , 彭国钊 , 刘新荣 , 周小涵 , 祝鹏程 , 黄启淑 , 杨宝 , 田攀 , 姜波 , 汪伟松 , 李海军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包括救援总站和和避难洞室,救援总站设置在隧道外,救援总站内设有饮用水储备箱和主消防水池,避难洞室设置在隧道内,避难洞室内设有应急自救终端,应急自救终端包括饮水机构和消防机构,饮水机构通过饮水管道与饮用水储备箱连通,消防机构通过消防管道与主消防水池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隧道内外的救援总站和和避难洞室,进行应急自救。
-
公开(公告)号:CN220015250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1271571.X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李正川 , 杨昌宇 , 刘保林 , 曹林卫 , 刘贵应 , 朱小兵 , 肖强 , 刘乐川 , 王秋 , 吴伟 , 李爽 , 周小涵 , 王思长 , 刘新荣 , 祝鹏程 , 彭国钊 , 黄启淑 , 姜波 , 汪伟松 , 杨宝 , 田攀 , 李海军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瓦斯突出隧道超长距离揭煤防突压风自救系统,包括位于隧道外的供氧设备,设置在隧道内的避难洞室中的送风设备,送风设备包括送风总管,过滤净化装置,以及呼吸装置;送风总管的一端与供氧设备连通,另一端与过滤净化装置连通,送风总管上设有压力控制开关;过滤净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出风总管,所述出风总管上设有出气口控制阀,出风总管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支管,第一支管与呼吸装置连通,第一支管上设有呼吸器进气口控制阀。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供氧设备和送风设备,实现隧道内的压风自救。
-
公开(公告)号:CN219780403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1271566.9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旷文涛 , 肖强 , 杨昌宇 , 李正川 , 刘贵应 , 朱小兵 , 刘保林 , 曹林卫 , 刘乐川 , 王秋 , 吴伟 , 李爽 , 刘新荣 , 周小涵 , 祝鹏程 , 李林鹏 , 黄启淑 , 姜波 , 汪伟松 , 杨宝 , 田攀 , 李海军 , 冉俊元 , 邓晓佳 , 邹锐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瓦斯突出隧道超长距离揭煤防突人员定位辅助定位系统,包括佩戴于人员身上的定位装置,多个定位基站,以及后台服务器;定位装置包括内壳和内置于内壳的定位标签,所述隧道内划分有若干个区域,定位基站安装在对应的隧道区域内,定位基站用于接收所在隧道区域内的定位标签发送的坐标信息及时间戳;后台服务器设置在隧道外部,后台服务器通过远程通信模块与定位基站的输出端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定位装置可实现对隧道内人员的实时定位,利于隧道内人员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17538717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602894.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溶洞永临结合的迂回坑道结构,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一端与起始段连通的迂回坑道,迂回坑道的另一端穿越溶洞的上游后延伸至终点段,终点段内设有与迂回坑道连通的隧底箱涵,隧底箱涵的另一端与溶洞的下游连通,位于溶洞内的迂回坑道面向溶洞上游的一侧设有过水孔,迂回坑道位于溶洞上游与起始段之间的部分内设有封堵。于溶洞外侧设置迂回坑道作为临时施工通道,开辟前方隧道施工工作面,减少隧道施工与溶洞探察及处治的干扰,保证隧道不中断、安全施工,确保建设工期;后期利用迂回坑道作为永久排水通道使用,保证工程的有效利用,减少投资,确保隧道运营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