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保护气囊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33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76595.0

    申请日:2008-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5 B60R21/203 B60R21/206 B60R2021/23169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膝部保护气囊系统,气囊包括进口部,进口部位于气囊完全膨胀时的纵向和横向中央附近,进口部与充气器相连接。在进口部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前系带和后系带,前系带和后系带连接驾驶人员侧壁部与管柱侧壁部。前系带和后系带对从进口部流进的膨胀气体进行调整,使膨胀气体向中部的左右或横向端部流动,之后,再使膨胀气体经由出口通道部流出而进入前部和后部。比较开口面积的总和,使膨胀气体流出而进入前部的出口通道部大于使膨胀气体流出而进入后部的出口通道部。

    气囊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6672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81859.4

    申请日:2008-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9 B60R21/2338 B60R2021/23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在该气囊装置中,气囊的排出孔可以利用衬片部件进行开闭。衬片部件由衬片主体和调整带构成。调整带将前端侧作为缝制在衬片主体上的连结部位,使根部侧与开闭控制装置连结。连结部位与衬片主体之间的缝合部位形成大致直线状,使连结部位的根部侧的第1末端配置于比前端侧的第2末端更从开闭控制装置远离的位置上。调整带在气囊膨胀时维持其与开闭控制装置的连结时,使构成缝合部位的缝合线从第1末端侧断裂,解除连结部位和衬片主体之间的缝制,使排出孔开口。

    气囊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34452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145944.8

    申请日:2007-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37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构成为具有被折叠收容的气囊和可向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的充气机。充气机具有第1气体供给部和第2气体供给部,它们分别可以向气囊内供给膨胀用气体,同时由控制装置对动作进行控制。第1气体供给部设定为,可以在第2气体供给部的动作前进行动作,同时,将独立动作时向气囊的每单位时间的膨胀用气体的供给物质量,设定为小于第2气体供给部向气囊的每单位时间的膨胀用气体的供给物质量。

    气囊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34452B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710145944.8

    申请日:2007-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37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构成为具有气囊和充气机。充气机具有第1气体供给部和第2气体供给部。第1气体供给部设定为,可以在第2气体供给部的动作前进行动作,同时,将独立动作时向气囊的每单位时间的膨胀用气体的供给物质量,设定为小于第2气体供给部向气囊的每单位时间的膨胀用气体的供给物质量。控制装置构成为,在输入了来自碰撞预测传感器的信号时,使第1气体供给部动作,在输入了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时,使第2气体供给部动作。充气机构成为具有由分隔壁分隔开的第1气体发生室及第2气体发生室,第1气体供给部配置在第1气体发生室处,第2气体供给部配置在第2气体发生室处,第1气体供给部及第2气体供给部,分别独立地进行动作。

    气囊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2446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710149546.3

    申请日:2007-09-06

    Inventor: 尾藤和彰

    Abstract: 气囊装置具有动作时膨胀的气囊(22)、系带(36)、排气机构(50)以及致动器(44)。致动器动作时:使系带由致动器的动作片(45)卡止,以可将其设为突出量抑制模式;使排气机构解除其与动作片的卡止,而打开排气孔(51),以可将其设为排气量增大模式。致动器非动作时:使卡止部(40)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以可将系带设为突出量增大模式;使阀体(55)由动作片卡止,而闭塞排气孔(51),以可将排气机构设为排气量抑制模式。此外,气囊装置可以在将系带设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后,使致动器动作而打开排气孔(51),使排气机构变为排气量增大模式。气囊装置即使仅对一个致动器进行开关控制,也可使气囊以三种约束形式膨胀。

    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16687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6050.3

    申请日:2007-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膝部保护气囊装置(M1),包括折叠并收纳在管柱罩(16)内的下部(16a)中的气囊(61)。气囊(61)在展开时推压并打开管柱罩上的门部(34)。当这样打开门部(34)时,通过将门(35)的后缘部(36)邻接方式置于仪表板(7)的后侧面(12)上、或者仪表板(7)后侧面(12)上的安装开口(10)周缘(11)的下缘(11a)上,使门部(34)的门(35)挡住在管柱罩(16)(经过位置调节)的外周(18)与仪表板(7)上安装开口(10)(用于安装管柱罩(16))周缘(11)的下缘(11a)之间所形成的裕量间隙(H)。

    气囊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5614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160809.6

    申请日:2006-1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有以下部分而构成:气囊,其具有排出孔,该排出孔可以使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排出;开闭控制装置,其可以控制排出孔的开闭;以及风门件,其设置为,与开闭控制装置和远离气囊外周面侧的开闭控制装置一侧的排出孔周缘相连接,可以使排出孔开口的开闭,在气囊的排出孔周缘上设置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在维持与气囊膨胀时的风门件的开闭控制装置的连接时,被风门件挤压外周面侧,维持排出孔的闭口状态,并且,在解除气囊膨胀时的风门件与开闭控制装置的连接时,被膨胀用气体挤压而以增大排出孔的开口面积的方式打开。

    气囊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29801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4265.3

    申请日:200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系统,包括:具有放气口的气囊,当打开放气口时放出一部分充气气体,以及开闭控制单元,其对放气口的开闭进行控制。气囊包括:气囊主体;放气部,设置在气囊主体中;以及连接件,设置在气囊主体内,并使连接件在其底部侧与放气部连接,而在其顶端侧与开闭控制单元连接。当维持连接件与开闭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借助连接件将放气部拉进气囊主体中时,使放气口维持在封闭状态,而解除连接件与开闭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时,放气部从气囊主体凸出,从而打开放气口。

    气囊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38973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149546.3

    申请日:2007-09-06

    Inventor: 尾藤和彰

    Abstract: 气囊装置具有动作时膨胀的气囊(22)、系带(36)、排气机构(50)以及致动器(44)。致动器动作时:使系带由致动器的动作片(45)卡止,以可将其设为突出量抑制模式;使排气机构解除其与动作片的卡止,而打开排气孔(51),以可将其设为排气量增大模式。致动器非动作时:使卡止部(40)从动作片的卡止位置脱离,以可将系带设为突出量增大模式;使阀体(55)由动作片卡止,而闭塞排气孔(51),以可将排气机构设为排气量抑制模式。此外,气囊装置可以在将系带设为突出量增大模式后,使致动器动作而打开排气孔(51),使排气机构变为排气量增大模式。气囊装置即使仅对一个致动器进行开关控制,也可使气囊以三种约束形式膨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