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装体和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93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0352369.1

    申请日:2019-04-29

    Inventor: 坂秀之

    Abstract: 通过本发明提供以低成本效率良好地制造在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有由来于NMP的被膜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技术。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装体是初充电前的电池组装体。在该电池组装体中,正极具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NMP的正极合剂层,并且,在非水电解液中包含草酸配位化合物和FSO3Li。并且,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装体中,正极合剂层中的NMP含量为50ppm~1500ppm,正极活性物质的DBP吸油量为30ml/100g~45ml/100g,非水电解液中的FSO3Li含量为0.1wt%~1.0wt%。由此,能够抑制由在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由来于NMP的被膜所引起的输入输出特性的降低,因此能够抑制与NMP的含量的调整相伴的设备成本的增加和制造效率的降低。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37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580047762.X

    申请日:2015-09-02

    Abstract: 正电极混合物层(12)包含具有主表面MS的第一层(12a)和形成为比第一层(12a)更靠近正电极集流体(11)侧的第二层(12b)。第一层(12a)的体积相对正电极混合物层(12)的体积的比率为20体积%至75体积%。第一层(12a)包含磷酸铁锂(LFP)(1)和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NCM)(2)。LFP(1)的质量相对第一层(12a)中LFP(1)和NCM(2)的总质量的比率为大于0质量%且为80质量%或更少。第二层(12b)包含NCM(2)。LFP(1)的质量相对正电极混合物层(12)中正电极活性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7.5质量%至20质量%。第一层(12a)的最大孔隙尺寸为0.50μm至0.70μm。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该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0570301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510902543.7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兼具通常使用时的高的电池特性和过充电时的耐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16)。正极活性物质(16)由作为构成元素至少包含锂、镍、钴、锰和钨的粒子状的锂复合氧化物(16c)、和形成于该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的氧化镍层(16s)构成。在将构成锂复合氧化物(16c)的除了锂以外的金属元素设为100mol%时,所述钨的比例为0.05mol%以上、2mol%以下。在将锂复合氧化物(16c)设为100质量份时,所述氧化镍的含量为0.01质量份以上、2质量份以下。

    锂离子二次电池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4636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441027.8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SOC区域中的内部电阻小、且过充电时的气体生成量足够多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此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该电极体具有正极和负极。锂离子二次电池还具备压力式安全机构。非水电解液含有气体生成剂。正极具有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由LiNiaCobMncO2(式中,a、b和c满足0.35≤a≤0.45、0.15≤b≤0.25、0.35≤c≤0.45、a+b+c=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由LiNixCoyMnzO2(式中,x、y和z满足0.35≤x≤0.45、0.45≤y≤0.55、0.05≤z≤0.15、x+y+z=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它们的质量比为60:40~85: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