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7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49069.3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正极包含正极混合材料层。负极包含负极混合材料层。正极混合材料层的全部和负极混合材料层的一部分隔着插入在它们之间的隔膜彼此相对。负极混合材料层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不与正极混合材料层相对的区域,并且是从与正极混合材料层的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延伸到与该位置间隔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10mm的地点的区域。第二区域是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第一区域包含掺杂有锂的硅氧化物。第二区域包含硅氧化物。

    正极活性物质及电池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310358.4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具有以LixNiaCobMncMdOy表示的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球形度标准差(Z)为Z≥0.018(在组成中,0.1≤x≤1.5,0.5≤a≤1.0,0≤b≤0.3,0≤c≤0.3,0≤d≤0.1,a+b+c+d=1.0,1.5≤y≤2.1,M表示选自由B、Nb、W、Sr、Pr、La、Ba、Mg、Al、Zr、Sc、Ti、Y、Hf以及Sn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电池和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99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580543.0

    申请日:2023-11-24

    Inventor: 大泽良辅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和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目的是在添加有铁的锂镍复合氧化物中减轻初始容量的降低。一种电池,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镍复合氧化物,锂镍复合氧化物含有铁,正极中的铁的K吸收边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在7132±2eV的范围内具有峰顶。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82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1092885.7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负极、正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包含选自碳酸亚乙酯、氟代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亚乙烯酯之中的至少一种。负极包含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含硅粒子和石墨粒子。在负极合剂层的Log微分细孔容积分布中,细孔直径为2μm时的Log微分细孔容积相对于细孔直径为0.2μm时的Log微分细孔容积之比在10.5以上且33.1以下的范围。

    电极和电池
    19.
    发明公开
    电极和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435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710171.4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电极,上述电极包含电极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层,上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单晶系电极活性物质和多晶系电极活性物质作为电极活性物质,上述单晶系电极活性物质和上述多晶系电极活性物质均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上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具有第1层和第2层,上述第1层包含上述电极集电体相反侧的第1表面,上述第2层包含上述电极集电体侧的第2表面,上述第1层含有上述单晶系电极活性物质作为上述电极活性物质的主成分,上述第2层含有上述多晶系电极活性物质作为上述电极活性物质的主成分。上述电极同时实现了电阻的降低和循环特性的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